于是,在我搬到这里五个月后的这一天,我正式认识了我的邻居陶笑,开朗得甚至有些招人烦的年轻大男孩儿——这大概是每一个人见到他的第一印象。
后来我听我的女友跟我说过,在她收拾房子的第一天其实陶笑就来拜访过,嘘寒问暖地送了两大箱新鲜的蔬菜,说是他家那边的特产,外面买不到的那种。
我想起了信封上那个不曾听说过的小村子,以及有过几面之缘的落款“笑笑”。
不管怎么说,信的主人被找到,结局皆大欢喜,陶笑笑着挠头,听完快递员长达三分钟的说教,最后信誓旦旦地说“以后一定注意”的模样甚至都不怎么让人放心。
我又贴心地领着这位毛手毛脚的年轻邻居重新认了一遍门牌号。
“这里,上面的是我家,下面的才是你家的号码。”我指着两个挨得很近的门牌,“你住进来的时候没找房东确认过吗?”
“那个叔叔好像是说过一长串的话,不过太难懂了我完全听不明白啊……”陶笑搂着信傻笑着挠头,紧接着又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无害到可以用天真的眼神里闪烁着不符合他这个年龄的光,有些亮得让人想下意识地躲避,然后他开口,毫不吝啬地表达着自己的情绪,“能遇到姐姐真是帮大忙了!”
我叹了一口气。
抛开这个小插曲,我平时在家里很少看见这位活泼的邻居,除了偶尔在家住时的每次早上准时响起的大力关门声,我甚至觉得他关门产生的震动有可能会把我的门框震下来。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渐渐地,我几乎要忘记那天发生的事情。
书店开始走上正轨,虽然意料之中的门可罗雀,但靠着咖啡和小蛋糕也暂时吸引了一部分年轻人,好友来书店内巡视后言辞犀利地说我完全没有商业头脑,总是能精准地在99.99%都是赚钱的项目里挑中那另外的0.01%。
我笑了笑,不置可否。
“不过也挺符合她的风格的。”女友在一旁趴在桌子上,想起了什么,笑着附和,“毕竟我们的‘古董’姐姐现在还能收到好友寄的手写信呢,已经很少有人用了吧。”
说到信,我想起来还没跟女友说那十几封信的归宿:“那些信不是给我的,咱们那位小邻居写错地址了,是给他的。”
“给笑笑的信吗?”拜那两箱蔬菜所赐,女友对那位开朗热情的男孩儿印象不错,“看不出来啊,现在还有年轻人用这种方式联系?该不会是情书吧?”
好友对此表示好奇,女友对她转述了那天发生的事情,并且非常热情地介绍了陶笑。
刚开始还挺正常的,只不过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好友的神情变得复杂了一瞬:“哪个陶笑?你们房子地址是哪儿?”
女友说了地址,并且热情地欢迎好友来做客,表示要庆祝乔迁之喜。
好友听到地址后脸色变得再次难看,似乎很懊恼:“你们怎么买的那儿啊?!”
“怎么了?”女友不太理解。
我也回想了一下,那房子算是对比下来性价比最高的了。
“你们那邻居,”好友向四周看了看,压低了声音,“有精神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邻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