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压力测试

严序像一位沉浸在交响乐中的指挥家,敏锐地捕捉着舞台上每一个声部的细微变化。

李振坤这个“首席小提琴”已经就位,并按照他提供的乐谱,奏响了充满攻击性的序曲。

现在,严序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沃斯这个“首席大提琴”身上,等待着他如何应和,甚至是不慎暴露的杂音。

李振坤的行动高效而刁钻。

他并没有大张旗鼓地起诉或公开指控——那太慢,且正合沃斯利用法律程序拖延的心意。

相反,他发动了一场“冷骚扰”。

首先,瑞安保险内部的气氛明显紧张起来。

严序监控到,与李振坤关系密切的几家律师事务所,以“咨询潜在理赔争议细节”为名,与瑞安保险的法务部门进行了数轮高强度的、近乎质询的会议。

同时,李振坤掌控的一家财经媒体,开始不动声色地搜集近年来艺术品市场保险纠纷的案例,重点聚焦于“鉴定权威性”与“保险条款模糊地带”等话题。

这些举动,像两根冰冷的探针,同时抵住了沃斯赖以生存的两大命门:保险公司的信任和公众领域的声誉。

沃斯的反应,正如严序所期待的那样,迅速而略显焦躁。

沃斯加密通讯的频率再次陡增。

通过流量分析,严序发现这些通讯主要指向三个方向:

一个是瑞安保险高层。

显然,他在试图安抚和稳住这个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动用的可能是长期积累的人情或利益交换。

一个是神秘的海外IP地址。

严序高度怀疑这与“黑海艺术基金会”或其关联方有关。

沃斯似乎在向他的“上游”寻求意见或支援。

还有就是本市几个看似不相关的私人调查与安全顾问公司。

这是一个关键信号!

沃斯开始寻求外部安防力量,这意味着他感觉自身的安全边界受到了直接威胁。

严序仔细记录了这些公司的名称和其通讯模式,这不仅是沃斯感到压力的证明,这些公司本身也可能成为反向调查的突破口。

沃斯雇佣他们来保护什么?

答案很可能指向那个隐藏的“工作室”。

沃斯取消了原定的一场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画作真伪辨析”的公开讲座,官方理由是“身体不适”。

但严序调取的其住所外围监控显示,那几天他出行频繁,且路线诡谲,多次绕行,明显是在反跟踪。

更值得注意的是,沃斯研究所的垃圾清运记录显示,近期的销毁文件数量异常增多,甚至动用了专业的碎纸车。

这种“大扫除”行为,通常意味着有人在急于清理可能存在的隐患。

沃斯核心团队成员的电子设备上,检测到了新型加密工具和反监控软件的安装痕迹。

同时,沃斯研究所内部服务器对一些敏感关键词的访问日志被更严格地定期清理。

这种技术层面的加固,本身就在无声地宣告:有些东西需要被严密保护起来。

“压力起效了。”严序在心中默念。

李振坤在明处的施压,就像用力摇晃一棵大树,而严序则在暗处,仔细观察着哪些枝叶晃动得最厉害,甚至是否有隐藏的果实被震落下来。

沃斯调动资源的方向、他急于清理的痕迹、他行为模式的改变,所有这些“破绽”,都在潜移默化地勾勒出那个隐藏工作室的轮廓和重要性。

沃斯就像一只被惊扰的寄居蟹,开始紧张地缩回壳中,并挥舞着螯钳试图吓退敌人。

而这个“壳”和它最脆弱的腹部,正因为外部的压力而暴露得更加清晰。

严序冷静地记录着这一切。

他并不急于趁现在发动总攻。沃斯的防御正处于高度警觉状态,此时强攻代价太大。

他要让李振坤这把“火”继续烧着,持续消耗沃斯的精力和资源,直到沃斯出现更致命的失误。

比如,在情急之下,不得不与那个隐藏的“工作室”进行紧急联络或转移物品。

猎手极有耐心,他知道,最好的时机,往往出现在对手疲惫不堪、以为危机已经过去的那一刹那。

这场“压力测试”,才刚刚进入最具悬念的中段。

严序的“数字案板”上,几条原本看似平行的线索,在李振坤制造的持续压力下,开始出现诡异的交汇点。

李振坤的进攻升级了。

他不再满足于侧翼骚扰,开始直捣黄龙。

他手下的人不知用什么方法,联系上了一位早已移居海外的、曾与“黑海艺术基金会”有过短暂合作的中间人。

虽然没拿到决定性证据,但这条调查路径本身,就像一根针,扎中了沃斯最敏感的神经。

同时,一家受李振坤影响的艺术评论网站,发表了一篇看似学术探讨、实则绵里藏针的文章,重提沃斯十年前经手的一桩颇有争议的古代壁画鉴定案,质疑其当时采用的“非常规”分析技术。

沃斯的反应骤然激烈。

严序监控到,沃斯与其海外联系人的加密通讯内容虽然无法解读,但持续时间更长,且结束后,沃斯研究所的网络流量出现了短暂的紊乱,像是核心人物情绪波动的数字映射。

更重要的是,那个神秘的海外IP地址,开始主动、高频地尝试反向探测李振坤相关企业的网络边界。

这是一种带有攻击性的防御姿态。

这种激烈的反应,如同在黑暗中挥舞的火把,虽然没能照亮全貌,却让严序注意到了之前忽略的阴影轮廓。

他立刻调整侦查方向。

沃斯研究所的日常物流平淡无奇。

但严序将搜索范围扩大,时间线拉长,重点筛查那些收货地址分散、但收货人姓名或联系方式与沃斯核心圈子存在弱关联的包裹。

终于,他发现了一个规律。

每隔一到两个月,总有一批特定品牌的、高纯度化学溶剂和特种纸张,被送往城西一个老旧艺术区的一处小型私人仓库。

这个仓库的租赁人是一个空壳公司,但注册代理人的信息,与沃斯一位远房表亲有过交叉。

这条物流线,微弱但持续存在了数年。

严序通过一些非正式渠道,调取了那个仓库的智能电表数据。

数据显示,该仓库的用电模式极其古怪。

平时耗电极低,宛如空置;但会在不规则的时间点出现短时、高强度的用电峰值,这种峰值特征,非常符合大型专业扫描仪、特定波长的干燥灯或精密调温调湿设备启动时的负载曲线。

这与一个“偶尔使用的艺术品处理工作室”的用电模式高度吻合。

就在严序对着仓库地图和用电图表苦思冥想时,他无意中又瞥见了线索墙上易小天的那幅漫画。

扭曲的蛇缠绕着倒三角。漫画的角落,易小天不经意地画了一个窗户的轮廓,窗外是几根交错的大型管道,像是工业区的特征。

严序猛地将漫画视角与那个老旧艺术区的卫星图进行比对。

艺术区的前身正是小型纺织厂,遍布着那种特有的、粗大的通风和消防管道!

易小天可能只是瞥见过沃斯草图上的某个背景元素,却凭直觉捕捉到了这个容易被忽略的环境特征。

这个看似荒诞的关联,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那里!

物流、能源、环境特征,再加上沃斯在压力下与海外频繁联络所暴露出的焦虑感……

所有这些线索,如同散落的磁针,最终齐刷刷地指向了城西艺术区那个不起眼的仓库。

严序的心脏有力地跳动起来。他放大地图,那个红色的定位标记,像一只终于找到猎物的眼睛,死死钉在了仓库的位置上。

沃斯的“炼金术”圣殿,那个将赝品“转化”为真迹的秘密工作室,终于暴露了。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李振坤在明处的“完美表演”。

正是他不断加剧的追查,让沃斯感到了实质性的威胁,促使他可能加大了工作室的“生产”或“清理”力度,从而在物流和用电上留下了更明显的痕迹。

也正是李振坤直指其历史污点的攻击,让沃斯方寸微乱,露出了更多数字层面的马脚。

李振坤就像在台前高声叫阵的猛将,吸引了对手所有的目光和招架。

而严序,则如同隐于阴影中的刺客,趁着对手门户洞开之际,找到了那一击致命的要害所在。

**的前奏已然响起。

严序深吸一口气,他知道,下一步,就是如何潜入这个龙潭虎穴,拿到决定性的证据了。

而李振坤这把明处的火,还得继续烧得更旺,才能为他的暗度陈仓创造最佳时机。

真正的对决,即将开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臣妻

貂珰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遗觉象
连载中易小天生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