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 71 章

吕中还把户曹仓曹等官员都叫来了。

“渭南一带已干旱多日,怕是今年又是个旱年。”吕中叹气。

“河流都干枯了?”前几日不还是才下过雨吗?京兆附近看着还好啊?

吕中:“那倒没有,不过目前也只他们报了灾情过来,如今开春正是要水的时候,可老天已多日没下过雨了。”

渭南若是没了粮,整个关中也要闹起来,要提前报给朝廷才行,陛下銮驾在此……

李仙惠摇头,正因为陛下在此,现在还不能说,不然一个旱情就会被渲染成饥荒,朝中那些人必定会劝陛下回神都。

李仙惠有自己的小心思,她觉得陛下回神都对自己不太有利。

“有没有别的办法解决?”这也就是在古代,要是现代,没水,从别的地方调水来。

调水?

“把舆图拿来。”

她记得那附近有好几条河流,水量充沛,吕中也说了,只是渭南没下雨,应该不会让河流枯竭,目前只要把水从河流中抽上来灌溉缓一缓,等过些日子老天下了雨,也就误不了什么了。

“这里这么多河流经过,就不能把水引上来灌溉?”李仙手指指着图上的河流。

吕中苦笑:“这低洼处倒是好说,他们能挖渠建池引水。”他指着地势高的地方,“农田主要都在这一块,这要是一桶桶的背上去,只怕杯水车薪啊!”

“没有其他的引水方法?”

吕中比划一下:“若是从这里开一条河道倒也是能行,可这费时费力,如今远水救不了近火。”

李仙惠咬手指,没有动力好像是不能把水从那么低的地方抽上来,但不对啊,古代也有灌溉工具的。

她眼睛一亮,要是她还没忘光,历史书上是总结过灌溉工具的。

“你去给我找几个木匠来,多找几个。”她对吕中道。

然后她让人把薛辟疆找来,因为自己手笨,绘画这方面的技能一直点不亮,只能她口述让他来画了。

可她不记得其中那些机关设置,只记得大概样子,算了,描个样子,让工匠们去研究吧,他们比较专业。

“这是什么?”这圆圆的是做什么的

李仙惠轻轻吹干墨迹:“筒车,引水的。”

吕中知道郡主肯定是想到办法了,立刻就吩咐人把京城中所有木匠都带来,他的人也很有效率,薛辟疆的图纸刚画好,人就陆陆续续都到了。

李仙惠大概给他们说了一下工作原理,以及她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

刚开始工匠们觉得不可能,可等她说完后,一个个神情变得很郑重。

他们明白,这东西若是改好了,那可是能救很多人,关乎万民生计,他们都是小老百姓,太知道饿肚子是怎么回事了。

“贵人,那我们试试?”他们也不敢一口保证,万一没做出来,贵人怪罪起来担不起。

李仙惠理解他们的顾虑:“你们大胆尝试,做出来的赏金百两,做不来也没关系,到时候每人领一贯钱回去,官府不会让你们白做工的。”

工匠互相看着,脸上都有些跃跃欲试,竟然有赏金,那他们总得试试,这可是他们刨一辈子木头也赚不到的钱。

“贵人,那我们现在就开工了。”他们两眼冒光,一个个蠢蠢欲动。

工匠忙活起来,李仙惠和吕中便离开了。

“吕京兆,这赏金就由我来出,还有每日给他们多备点好菜,这笔钱也从我府上出。”

吕中惭愧:“这怎么可以,郡主也是为了公务,这钱我们京兆府还出的起。”

李仙惠摇头:“我也没把握他们要什么时候才能造出来,这笔钱就由我出吧,免得让你为难,衙门也不宽裕。”

“我们不能就等着这筒车,你找几个水利方面的能手,我们去一趟渭南吧。”还是要实地看看才行。

总能就这么干等着,再试试其他办法吧!

吕中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次日,李仙惠和吕中去了渭南,薛辟疆有公务在身未能跟去。

十日后,她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不过好在工匠这边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有人做出来了,但还没有那么成熟,不像郡主说的,用一两个人就能把水引上来。

李仙惠脸色总算轻松了一些,看工匠丧气,她鼓励道:“有很大的进步,说明你们已经找到门道了,接下来大家就按照这个继续改良,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成,赏金的事情大家不用担心,只要有特别突出的成就,做到关键改良技术都能得到赏金。”

工匠们纷纷围到那个做出雏形的人身旁,把他做的东西仔仔细细研究,原以为赏金只有一份,被人拿走了他们也就没干劲了,如今贵人说了,只要改了更好还能有,那他们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事实证明,利益驱动是真的很有用!

三日后,有人又改良了一项技术,四日后,李仙惠印象中的筒车完工了。

五日后,筒车被搬到护城河边进行实操实验,引来无数百姓观看,连宫中都被惊动了。

“你这那东西做什么用的,折腾动静不小,朕听说你都花出去几百金了。”

李仙惠答道:“那是筒车,能把河流中的水打上来灌溉农田。”

皇帝坐直了,神色郑重:“怎么好端端的,你想起折腾这个了。”

李仙惠这才把渭南旱情的事情说了出来:“陛下恕罪,本来吕京兆是想禀报朝廷的,是被我拦了下来。”

皇帝脸上辨不出喜怒,声音轻飘飘传来:”那你为什么要拦下来?”

李仙惠跪下:“儿说实话,陛下能不能不罚我。”

你都跪下来,说明事情做的不对,倒是先替自己求护身符了。

“你说说看。”皇帝哄她,罚不罚的要等她听完再决定。

李仙惠:“因为我知道,只要说了渭南旱情,朝廷那些大臣一定会让陛下离开西京,百姓私底下一直流传一句话叫逐粮天子,我不想陛下也被人这么议论。”

皇帝神情陷入沉思中,片刻后才叫她起来。

这应该是不罚了吧。

“渭南旱情如何了?”

李仙惠:“筒车已经用上了,农田及时被灌溉上,旱情已经得到缓解。”

皇帝冷哼一声:“这次你补救及时,朕就饶你一回,下次再隐瞒不报朕可就要重罚了。”

李仙惠噢了一声,皇帝看的头疼。

“你别嘴上应,给朕放到心上,别仗着宠爱都任意妄为。”

李仙惠撒娇地笑:“知道了阿婆。”

“你这个筒车倒是不错,吕中也上了奏疏为你请功,说是你自掏腰包出得钱,既然是利民生大计,朕也不占你的便宜,钱由朝廷出,再给你补点钱。”

皇帝强调,这不是赏赐,这只是给她补偿,可李仙惠还是咧开了嘴。

皇帝这么慷慨,她那不能藏藏掖掖的,刚好有这么多厉害工匠在,索性把犁也改改,提高下翻地效率。

事情传到了宫中,皇帝乐了:“她啊,一肚子小机灵。”

徐容看着皇帝骄傲的神情,适当配合:“但郡主都用在了正道上。”

皇帝点头:“你说的对,这孩子招人疼是有原因的,知道为朕分忧啊!”,还不抢功,工匠们提议用她的封号做名字,她还给拒绝了,说工具要以实用性取名字,大家才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

“你说朕让她关中走一趟如何?”

徐容大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1章 第 7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一觉醒来多了个童养夫
连载中九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