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帖早在半个月前就发出了,亲戚之间是不用,由阿爸告诉,要给请帖的是宏宇的同学朋友。
至于子昂,宏宇想了好久,却下不了决心要请他来。
上一次联系他,还是去年年底,子昂来了一封信,说是寒假要回家一趟,然后只过完年,就要回学校准备大学新生开学。
宏宇心里盘算着日期,猜测着如果子昂接到请帖,会不会来呢?
阿爸也问过一次,眼看着能请的同学都请了,单单不请他一个人,倒显得很奇怪。大家都知道,上学时他们俩是最要好的同学,简直是形影不离,他要结婚了却不请他来,不合常理。
那一天吃午饭时,阿爸还问,“你那些同学都请了吗?”
“都请了,就是,就是子昂那个...”
阿爸看了他一眼,“子昂?他怎么了?来不了吗?”
宏宇躲闪着他的目光,扒了口米饭,“不是不是,我还没想好要不要请他来呢。”
说完这句话宏宇就后悔了,这不是直接把他的心思摆在了桌面上让人窥探一样。
“人家正上大学,来不来是他的事,请不请是你的事。”阿把放下碗筷,“咱们做事不能不讲究,依我看还是请人家来,他要是忙就另说。”
啪啦一声,火柴摩擦的声将宏宇吓了一哆嗦。阿爸端起烟斗,看着他,“破火柴,天天断。”
“你和他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阿爸的话一字一字传到宏宇耳边,又一次一次地敲打着宏宇的心。
“没,没有,我是怕人家事情多,不惜地来罢了。”这话,宏宇自己个都知道破绽百出。
阿爸又重新点燃一根火柴,那黄铜烟锅冒出了几个细微的火星。
“同学一场,你们俩上学时又那么要好。”宏宇感觉阿爸把“要好”这两个字说得格外重。
“人家是上了大学,以后前途无量,这层关系不要断了,说不定还能帮你呢。”
“嗯,我知道呢阿爸,我请他就是了。”
阿爸点点头。
大红的请帖上,宏宇用钢笔在草稿上已经不知道写了多少遍,可总也不敢在红纸上落笔。那红色,就像是什么深渊一般,在死死地盯着他,让自己不寒而栗。他想写点别的,却又怕说的什么惹他不开心。
纠结了半天,宏宇才提笔,在红纸上写下:
吾于农历一月二十二日在本家举办婚礼,请李子昂先生务必准时参加
张宏宇农历一月初八日
宏宇知道,至此,多说无益。
这张请帖包在信封里,里面还有一封信,因为知道子昂爸爸在家,所以宏宇又在信封上重重写下了子昂亲启四个字。然后送到村部,等第二天送报的邮差一来,就可以将信送到县城了。
信送出去后,宏宇心中的那块大石头,也算是落了地。
宏宇是二十六号才看到的信,因为这几天正和爸爸回老家,那天傍晚到家时,才看到门缝里塞了一个信封。
子昂亲启,不用看地址就知道是谁寄来的。子昂下意识的塞进口袋里,旁边的爸爸还笑了笑,打趣的说是哪个姑娘寄来的信。
“是宏宇。”子昂冷冷地说。
“哦!听说宏宇要结婚了,没准是人家来的请帖。”
子昂手揣在口袋里,捏了捏信封的厚度,“可能是的,等我回屋再看吧。”
房间里,子昂打开台灯,从口袋里翻出信,用小刀小心地拆开,里面是一白一红两张纸。子昂先掏出请帖,扫了一眼,冷笑了一下,将它丢在一边,又打开另外那张白纸。
还是熟悉的字体。
子昂,最近好吗?
你应该会先看这封信。
而我,要结婚了。
我有好多话对你说,可是再多的话,也抵不过一句我结婚了,我知道,这些话都已经没用了。
也许我应该早点想到这样的结局,也许我应该在更早些的时候把我们之间的关系理清楚,或者提前告诉你,甚至早一些保持和你的距离。
可是已然这样,我很无助。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我现在的心情。
同样,我始终在探求你的心思和想法,却不可得。
我应该知道,自我们第一次相识后,一切的一切,都貌似在偏离着既定的轨道。我越来越发现,对于你的感情,不是一句复杂就可以概括的。
复杂吗?有时候并不是。越简单的事情越考验我们的耐心。
而我,好像并不合格。
我感到愧疚,很抱歉。那些画面,只能存在于我的想象中,我知道,我们没有任何能力能够改变这种现状。
即使我,深爱着你。
我不敢想象,你如果看到请帖时的表情。我更不敢想象,有一天你会给我发请帖的场景。
我们的爱,存在于阴影中,是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可是这些种种的疼痛,并不因为它的不可见性而减少一分,反而是更加深沉。
我感觉到,仿佛心被重重地撞击,剧痛过后,是迷茫的空洞。
我们可能再也回不去那时候了。
有很多夜晚,在梦中,我梦见是我们俩在给别人发请帖,那张大红纸上写的是我们俩的名字,我们办酒席,我们欢迎亲朋,我们举杯共饮...
大梦惊醒,环顾四周,是无尽的黑暗。
是那么的难过。
我无法想象以后的生活,我也无法去回忆从前的我们。我只能在每一天中徘徊,我纵想止步不前,可时间又一直把我往前推。不管是自己想看的,还是不想看的,统统反射到眼睛中。
我看到了那个时候,内向而又善良的你,看到了在你身边嬉笑的我。
看见了在哭泣的我,看见了远去的你。逐渐朦胧,逐渐模糊,逐渐失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