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们之间的秘密,一个小小的地点都是特殊的象征。
约兰达生气时也躲在橄榄树上,哪怕是在生他的气,如果她真的想要躲起来就算是自己也找不到,她的举动其实是在告诉他,还想当好朋友就快点来找她。
里苏特不太会生气吵架,但不是完全没有,他自己都不记得那次是为什么生气,约兰达哄了他两句就不耐烦跑了,他就更生气。
他很生气,很难过,他不想要其他的朋友,孩子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能装下一个人,如果约兰达不理他了呢。
里苏特去她经常待着的橄榄树找她,风声很大,窸窸窣窣像在哭泣,他抬头看向上方,期望那个女孩突然冒出来。
约兰,你在吗?
短暂的几秒时间里只有风声,里苏特掌心都紧张到出汗了,心高高悬起,她应该就在这里,他们约定过的,想要和好就喊对方的小名,不能不理对方。
我在这里,里兹。
她还是冒出头来看向他,黑色的发丝垂落下来,像蜘蛛丝,但是太短了,他触碰不到。
她从他家的橄榄树上直接跳了下来,没有接过他伸出的手。
里苏特本来还在纠结,这一下把他吓得赶紧去接她,没接到,她已经快一步完成利落的落地式,还高高兴兴的表示她跳树和爬树的本领一样好,根本不用担心。
里苏特又生气了,板着一张脸愣是忍着不跟她说话,不担心危险就算了,居然还得意洋洋的炫耀,他非得要她记住才行。但是告状给她姐姐就算了,伊莎贝尔姐姐真的会狠狠敲约兰达脑门,她会很痛的,他不想她挨批评。
和好是很自然的事,约兰达从不记仇,里苏特生气不起来,他只是不想不被在乎。
无奈,这是里苏特面对约兰达的奇思妙想时的首要心理反应。然后就是支持和陪伴,她不会因为得不到支持就放弃,与其让她一个人面对可能的挨骂风险,不如一起,起码还有个伴。
里苏特觉得约兰达就像一头结实有活力的小牛犊,她简直不知道什么是累,在山上跑一天下来还有力气做木工,他为了不丢脸硬是咬牙坚持陪着,他真的说不出口他好困想睡觉这句话,尤其被她那双亮晶晶的浅灰色眼睛注视着,他什么都愿意做。
在还不懂那些复杂感情的时候,里苏特已经凭直觉遵循内心的感受行动,他想多在她身边待着,不管是热闹还是安静。
约兰达也开始跟着家里学做木工了,她展现出几乎不属于这个年龄的专注力和耐心,大人都需要反复记忆才能记住的要点她一听就能记住,还能举一反三。
有一天她兴趣大发找到他说要比谁做的第一个成品更好看,这是未成年体的木匠和铁匠之间的比拼,当然不论输赢都没有奖励惩罚。两个孩子带着满满的斗志回了各自的家。
里苏特不想输,他一瞬间就想好要做一个怎样的模型,最适合约兰达的果然是小牛。
他打定主意后一天到晚都在琢磨怎么把小铁牛模型做得更好,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还找到他堂兄学习经验,因为太过着迷堂兄都以为他被什么锻造之神附体了。
他白天已经困到大人们都担心他吃饭栽进盘子里,堂嫂神神秘秘的微笑,让他多吃点才有力气,仿佛已经看破小男孩的心事。她怀孕了,这个家庭即将迎来新生命。
里苏特依然没放弃对约兰达进行小牛犊塑,并且真心认为就算变成小牛她也是世界上最神气的那个,他要锻造一个最好的小牛礼物,明明一开始说的是比较开刃作,他已经单方面把它当成礼物比拼了。
里苏特满心想着约兰达,突然对这个小牛这里那里都不满意,她要可爱生动太多,任何制品都不如她本人,他跟犯了强迫症似的精益求精,不允许一点瑕疵出现,他要看到约兰达哇的惊叹。
要进行比较的当天,里苏特还有点紧张,他知道约兰达手有多巧,他不想输给她,同时又非常期待她做了什么。
约兰达没有卖关子,她交出的是一个小鸟木偶,还仔细的上色了,小巧的小鸟木偶有着深黑与银灰的羽毛,眼睛则是鲜艳的红色,体型流畅格外美观。
里苏特不认识这种鸟类,她则是大方的解释这叫黑翅鸢。
“它跟你一样都有红色的眼睛,酷酷的和你很像不是吗?”
她一脸骄傲的解释完就催他快点收好,这可是由未来的木艺大师约兰达亲手雕刻的世上绝无仅有的珍品,她只会为他一个人做这一个,别人都不会得到。
里苏特安静的接过小鸟木雕,他看到约兰达手上已经结痂的血泡痕迹,为了这个小木偶她一定也费了很多力气,他简直能想象出她皱着眉认真打磨细节的模样。
他很开心,不止是因为这个用心的交换品,当他在想着约兰达时,她也在想他,她也忘记最开始他们是在比拼手艺了。
没多久里苏特的侄子就出生了,他和约兰达一起围在婴儿床边放轻呼吸看着,生怕吵醒这个不比土豆大很多的娃娃,新生命如此脆弱,但也如此可爱,堂嫂还教他们怎么抱小婴儿。
里苏特手脚僵硬到不敢动弹,约兰达还笑他,结果轮到她自己了也没好到哪里去。
小侄子出生后里苏特变忙很多,他在学着照顾小婴儿,堂嫂看他那么认真还打趣他以后一定是一个好爸爸,也不知道他会和谁结婚呢。
她说着没有指向性的话,眼睛却看向跑来找他的约兰达,然后她把两个孩子赶出去玩,小孩子就应该多玩一下,童年可是很短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