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 70 章

枝头的嫩柳抽出新芽,又在春风抛出一个个绒绒的毛球,然后是碧绿柔软的柳条在和暖的微风里抚动。就这样,时间在风物转换中不知不觉流逝,夏天到了。

李贤来了歧州大半年,除了刚到地头时烧了一把火之外,他就没有其他大动作,在他的观念里,只要当官的别没事找事地今天一拍脑袋想个主意,明天一拍脑袋出个花招,老百姓一般情况下不会自己折腾自己玩,他只需要把手下一帮官吏盯好了,别贪赃枉法,搜刮民脂民膏就好。

虽然没有大动作,小动作倒还是做了一点。

李贤来到歧州之后,属官中有两个跟着王科去了益州,还有两个因为贪苛无度被他黜了,因此州政府目前一共有四个缺员。几个月来,歧州当地有名望的家族陆陆续续通过不同的渠道向他表示愿把家中子弟送来,以效犬马之劳。

对此,李贤的态度是来者不拒,但仅限于态度,并没有真的把谁延揽进来,补员的事从冬天拖到过完春节,李贤终于大手一挥,对外宣布将进行歧州地方公务员考试。与此同时,他在府衙设宴,把跟他接触过的人家的家主请来,解释道:“歧州如今不过缺员四人,各家贤郎皆是有大才的,若是歧州庙小,我也可向朝廷举荐。”

他这么一说,其中便有一个冯姓的家主放下茶盏道:“大王言之有理。今日在座就不止四家人,您不论任命哪家子弟,那没入选的都难免不服,如今朝廷开科取士,咱们便上行下效起来,谁优谁劣只看白纸黑字的文章,也省得磨牙。”

这位冯家主与雍县洪县令关系密切,也是今天找来的托。年前洪县令被李贤揪了一堆小辫子,此时正是积极表现,力争在领导面前挽回形象的时候,因此听李贤一说,当即表示可以找人帮他打开局面。

历史课本告诉我们科举制产生于隋朝,成熟于唐朝,但唐朝享国将近三百年,也不是说刚立国的时候就大张旗鼓的搞科举的,现代人熟知的什么殿试、什么武举都是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才有的。

在隋朝之前,官员选拔主要靠的是魏文帝曹丕时制定的九品中正制,简而言之就是由中正将辖区的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再根据等级来授予官职。从曹魏道隋朝,这套制度一直执行了四百年的时间,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能让中正知道的人99.999%就不可能是田间地头上苦读的张小二、李小三,从根本上杜绝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可能。

即使家里有些钱有些地位,属于贵族阶层,但不幸的是仅仅只是低级贵族,即所谓的“寒门”——这里要插一句,李贤还是李弦的时候,常听人自称寒门,或者听人鼓励“寒门子弟”应当如何如何,穿到大唐才知道,后世人们口中的寒门在唐朝以及唐朝以前,只能自称“黔首”“庶民”“黎庶”“黎氓”,连“寒门”边都沾不上——转回来,九品中正制人才选拔制度,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一个人的官爵地位是由家族决定的,所以当时的大诗人左思才感叹“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到了隋朝,杨坚有感于士族权利强大,于开皇十八年诏令诸州举贡士,到了唐高祖武德年间,更进一步明确有意愿应考的读书人不必先由官员推荐,士人可以“投碟自荐”,下层寒士得不到举荐的“亦听自举”,由此标志着以自主报名考试为特点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任何制度的改变,都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都会受到阻力,何况从武德到如今不过五十多年,所以用了四百年的九品中正制依然死而不僵,和科举制并列为人才选拔制度。

不用想都知道,一定是平民支持科举,世家支持荐举。

这就是李贤为什么要把大户人家的家主请来的缘故了,目的就是给大家画大饼。作为亲王兼歧州的一把手,李贤有权利直接向朝廷推举人才,等于变相向他们保证自己这次公务员考试,一方面给本地补充官吏,另一方面也是储备向朝廷推荐的人才。

地方上的豪门在本乡本土当然是横着走,但也仅此而已,任何时代都是不到首都不知道官小,地方豪强的子弟想混到京城去也没那么容易。

听了他的话,各家家主虽然不满意,但还在可接受范围,便都嗯嗯啊啊地表态会挑家里顶尖的晚辈应考。

送走这帮人,李贤抹了把头上累出来的汗,薛顗忙给他端上一盏刚刚沏好的茶,道:“累着了吧,润润喉,歇一歇。”

“歇不了,”李贤结果茶盏豪饮一口,道:“咱俩再把拟好的题目推敲推敲。”

上辈子公务员考试被行测、申论折磨的死去活来,有朝一日扬眉吐气,终于可以难为别人了。李贤心想。

“出题也就罢了,你怎么还要去看他们考试?如今正是春耕农忙的时候,多少事忙不过来,何必陪着他们枯坐一两个时辰。等他们写好拿过来,横竖还不是你看。”薛顗抱怨道。

“这你就不懂了,”李贤调整了个舒服的坐姿,老神在在道:“他们写文章时的神态也能看出各人性情。再说,我考的加上我选的,此后一生的荣华富贵都是由我得来,自然得死心塌地做我的人。”

唐朝此时考试的评判标准有四项——身言书判,第一项就是看脸、看身材,如果长相不达标,不能体现大唐的国威,文章、书法、才干统统都只是零。

然而李贤亲自主持考试并不是要看考生长得怎么样,他的根本目的其实是趁武则天还没来得及创立殿试,他先在歧州小范围的打个样,京城一帮人都是人精,见此自然能意识到其中的含义。此时李治还活着,武皇后不可能越过他亲自面试年轻的贡士,所以要么是李治自己受累,要么就只能是太子代劳。先把开创之功从武则天手里抢过来,天下读书人要感谢也只能感谢姓李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原子大碰撞

糙汉与娇花

错撩未婚夫兄长后

宝贝又说我们不熟(gl)

渣a竟是我自己[女a男o]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一世长安
连载中杏花风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