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追随

方凝略一沉吟,坐了下来。

随后徐徐说道:“凝游历四方,所见甚浅,谈不得高见。只是时常会慨叹朝代兴亡,最苦的莫过于底层百姓。如今社稷不安,战祸不断,致使苍生罹难,饱受涂炭之苦。但乱世出英雄,虽然当今天下英雄有如过江之鲫,不胜数也,但关键还在于英雄之上的人物,也就是能够引导号召英雄之士。”

周瑜本是一番玩笑试探,见她无恙,便不欲在此久留,未曾料到能够听到这般见解,不由肃清心神。

方凝见状,适时露出一个微笑,目光熠熠地看向他道:“我看周公子便可是这领士之一。有此才能,何处都可作为!”

周瑜听完她的话,反而慢慢眯起了眼睛,一语不发。

见周瑜目光幽深,意味不明,方凝干笑两声,赶紧回想自己说过的话中是否有所歧义。

因为她毕竟是临时想好的措辞,而一般人这个大脑想好的事情,到了说出来的时候总会出现可大可小的区别。

嗯……

想来,大概就是那最后几句话。

引导号召英雄之士……

她借着对历史的一知半解,想表达的是周瑜有统帅三军、指挥将士的能力,但是周瑜现在毕竟没有官职,只算是位富家公子。

且周瑜缺少一定的野心,自年少时与孙策结识,初衷便是为辅助孙策建功,而不是割据称王,其志向与性格更倾向于辅佐明主。??

而周氏名门大族,其中利益关系盘根错节。方凝回味过来,她这话颇有煽动人家起义自立为王的意思。

虽然劝人自立门户没什么不好,但说不到人家的心坎上,两人话不投机。

若不能圆回来,只怕今日之后,与周瑜再无相谈的可能。

方凝面不改色,找补解释道:“另外,公子若要有所作为,有三样东西缺一不可,那便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庐江周氏家业宏大,已占地利。”

方凝故意说一半留一半,试图将话题的中心慢慢拉回来。

周瑜也似乎是想看她还能说出什么话来,便顺势接话道:“那不知先生口中所谓的天时、人和又是指什么?”

面对周瑜有些不善的语气,方凝坦然道:“人和便是,择一知己之明主,上下同心,生死与共,方可成就大业。然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我所说天时,便是遇明主之时机。难在不知明主何人,在何时出现于何地。”

见周瑜目光一亮,方凝语气低缓,转而幽幽道:“我叹那姜太公古稀之年,于渭水钓鱼十载才等到文王。如今大厦将倾,若都要花上个十来年等到明主,届时已不知这天下是谁人称帝了。”

至此,周瑜也放下了戒心,看向她的眼神中转而多了一丝敬意与赞赏。

还有些许相见恨晚。

他周瑜之谓便是:遇知己之明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情,言必行,计必从,福祸共之,荣辱共之,同心同德,共谋战功!

未曾想,能在此地遇见这般知己!

“先生此话虽然有理,但事在人为,若是我等能如姜太公候上十载,遇到文王,开周朝八百年基业,便是等上二十年,两鬓斑白,余生则无憾矣。”

周瑜至此,态度已然有了大转变。只见他眼中重现神采,望着方凝的目光真诚而又欣喜。

方凝故作不察,面不改色地轻叹一声,起身踱步至窗口,望向天空道:“公子少年英杰,志向远大,令我心羡。只憾凝三尺薄命,孑然天地间,纵有匡扶社稷之心,却无遇明主之幸,更无辅助明主之才,只有一身医术……”

周瑜亦起身到她身旁,正要说话,只见方凝转过身来,面对着他,继续道:“公子于我有大恩,若公子不弃,凝愿追随公子左右,略尽绵薄!”

见她言辞恳切,神色认真,周瑜叹道:“举手之劳,方先生不必挂在心上。今日能与先生相识,是瑜之幸也!先生有心相助,瑜亦正有此意!”

“多谢公子!”方凝这下是真高兴了,可以名正言顺跟着名人混吃混喝了。

却见周瑜面上忽升起一抹愧色,“先生洞悉局势,虚怀若谷,且恕瑜方才目光短浅,轻视先生的无礼之处。”

方凝微微一愣,不曾料到他会这么坦诚地说出来,转念一想,君子当如是也。

“凝只是就事论事,不知恩公何处无礼,纵有无礼,我既未察,便是没有。”方凝笑道。

周瑜毫不掩饰对她心胸宽广的赞叹,道:“既如此,今后唤瑜公瑾即可。不知先生可有表字?”

“……”刚才她没说自己的表字吗?

不过周瑜既然这么问,那便是她给忘了。

方凝好歹已经二十有一,来到这,少不了要与人结识相谈,便入乡随俗,翻了两天书,最后终于……

花钱找到了路边算命先生为自己取了一字。

“凝,表字子璋。”

璋字,五行属火,本义为古代瑞玉,象征祥瑞与才华。

算命先生为她搭了一个属水性的子字。说是用这两个字的人,不论男女,个性善良,拥有玉一样的品德,且头脑灵活,有才华,意志坚定,能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这话不管真假,反正说得方凝那叫一个舒坦受用!终于体会到为什么皇帝都喜欢听奸臣说话了……

“如此,公瑾也莫唤我先生了。”

两人相视一笑,到谈论称兄道弟的问题时,方凝忽然意识到什么叫岁月不待人。她二十一岁那年穿越,来这一年,已经二十二了。

而周瑜尚未足二十一岁,论起来,还得唤她一声大哥。

周瑜望着她白净的面庞,若有所思道:“瑜观子璋模样,以为年岁不过十七……”

“额,呵呵……”没想到吧,人不可貌相。

周瑜并非拘泥之人,但是要他唤其子璋兄,对着那张年轻的脸,不知为何,心里总觉得有些奇怪。

方凝适时善解人意道:“若公瑾不弃,你我之间,便是同岁相称又有何妨?”

周瑜朗朗一笑,道:“子璋所言甚是!今有缘结识,瑜已知子璋心志,有心将子璋引荐给一个人,不知子璋意下如何?”

方凝心下微叹,真是爽快,刚认识就准备把她引荐给孙策了!

方凝明知故问道:“不知公瑾所说何人?”

周瑜望着窗外映入眼帘的群山,唇畔微微上扬。

“殄寇将军,孙策,孙伯符。”

——

方凝回到茅屋时,温宇已经不在她这了。望着整整齐齐的桌椅,方凝有些愧疚,她半路遇险,一夜未归。

那孩子独自在这呆了一夜,山中夜晚常有动物鸣叫,温宇肯定害怕极了。

方凝心下微微叹了口气。

周瑜路过此处,在救完她后,便收到了来自孙策的信件。

孙策率军正在前往攻打曲阿的路上,特写信于周瑜,希望他能够前去相助。

周瑜本想请方凝一道前去,但方凝想到宇儿还在等她,在这个通信不发达的时代,有些人一旦分开,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到了。所以,她不能不告而别。

而且,虽然她那茅屋里没什么东西,但还是得回去一趟,好歹收拾收拾。

周瑜善解人意,便与她约定于曲阿见面。

方凝却笑道:“我与公瑾下一次相见,或许会是在丹阳了。”

周瑜不解其意,果然问道:“子璋此话何意?”

方凝向他娓娓道出其中缘由。

曲阿攻下之后,城内必定人心浮动,正需要有人留下操持招降曲阿旧部之事宜,而丹阳有周瑜伯父周尚镇守,周瑜自然是愿意留下来善后的。

但孙策如今攻势正猛,又有周瑜代表的周家大族相助,袁术定会设防,不待周瑜安顿好曲阿,便会借机将周瑜与周尚召回寿春。

顺势安插袁氏族人去丹阳镇守,将领地掌控在自己人手里袁术才会安心。

经她这么一说,周瑜思忖片刻,对其中利益关系一下子明朗了不少,不禁有些暗暗惊叹方凝的深谋远虑。

于是,方凝才会说与他约定丹阳相见。

至于能不能如约见到,还得看两人的缘分与造化了。

因为方凝自己也不确定期间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方凝收拾完几本医书和几身衣服后,便拎着包袱出发了。

临行前,她回身望了望这间简陋的茅屋,若是以后混不下去了,保全性命,回到此处来隐居避世也是个不错的退路……

……

太阳尚未西沉时,方凝来到温宇家,看着有些荒凉的大门口,方凝心底有一丝丝疑惑。

温家在这一片区域是做生意的,还没入夜,难免会有人进出前来谈生意上的事情,所以一般不会在白天紧闭大门。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方凝想着,不禁又扣了几下门环。

“温夫人?宇儿?有人在……”

“你不用喊了,这里面不会有人了。”

方凝看向说话的人,是一位卖糖葫芦的老大爷。

方凝按捺住心下不安,问道:“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好像听说温老板失踪了还是怎么的,这府里的母子俩都寻人去了。”

“大概去的是哪个方向,您知不知道?”方凝急切道。

方凝眼皮猛然一跳,她不断向上天祈祷着,希望不会是……

“听说好像是去了徐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婚后第二年

狩心游戏

骄阳似我(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医行三国——周郎顾
连载中青鱼有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