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铁契寒心

现在,如果直接打电话给屈奋进,告诉他:你的手骨是你自己打我的时候用力过猛骨折的,和我根本没关系!他会信吗?叶凡几乎能想象出屈奋进的反应——那一定是更加激烈的愤怒和指责,认为他是在“耍赖”、“颠倒黑白”、“毫无担当”,是为了逃避赔偿而编造的卑劣借口!那扇刚刚关闭的、冰冷的铁门,只会被焊得更死!

叶凡痛苦地闭上眼。黑暗中,屈奋进那张冷漠的、只认钱的脸庞无比清晰地浮现出来,扭曲,放大,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那张脸,与记忆中那个递来军壶、推他一把的少年面孔,无论如何也无法重叠在一起。二十年的时光,究竟将什么冲刷得面目全非?

绝望像潮水般将他淹没。张彼得?那个被大家私下里戏称为“大草包”的活宝?一年前屈奋进“失踪”时,大家都在焦头烂额地想办法,只有张彼得还在没心没肺地张罗着聚会,仿佛永远不在调上。找他?无异于缘木求鱼。

只剩下最后一个了。叶凡的目光,带着最后一丝微弱的火星,投向通讯录里的另一个名字——李铭。他是他们四人小团体里公认的“能人”,父亲曾是新区大队的大队长,从小耳濡目染,见多识广,处事圆融。更重要的是,他是叶凡和屈奋进共同的朋友,应该……应该能理解其中的复杂,能说句公道话,或者至少,能帮忙从中斡旋一下吧?

叶凡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再次拿起手机,拨通了李铭的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李铭的声音带着一种惯常的、略显夸张的腔调传来,背景音里似乎还有轻柔的音乐:“哟!叶凡!最近你们闹的可够热闹的啊!” 那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谈论一场有趣的八卦,而非朋友间的重伤与决裂。

“嗯。” 叶凡只能发出一个沉重的鼻音,所有的苦涩都堵在喉咙里。

“你和涟漪怎么样了?” 李铭话题一转,语气变得有些暧昧和探究,“听说最近……不太顺?”

“不知道。” 叶凡生硬地打断他。屈奋进骨折这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他,他哪还有半点心思去谈涟漪?他现在只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嗨,感情嘛,就那么回事儿!” 李铭似乎没察觉到叶凡的烦躁,自顾自地说起来,带着一种过来人的感慨,“我上高中时不是和张炀搞对象么?那会儿可真是……啧啧。” 他咂咂嘴,仿佛在回味一段陈年旧事,“你当然不知道,那时候你眼里就只有涟漪了。这个张炀就跟涟漪一样,一会好一会坏的,情绪跟坐过山车似的。可能她们这种女孩儿,对于亲密关系都有一种天生的悲观情绪,就像……”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找一个更精准的词,“就像有精神疾病一样,总在自我消耗,也消耗别人。”

李铭的话像一根细刺,不经意地扎了叶凡一下。他想起了屈奋进。“嗯,” 他下意识地应和,声音低沉,“有一次我和屈奋进去逛他们门口新开的一家超市时,提起涟漪,屈奋进也随口说了一句,说涟漪是不是脑子不太正常。”

“逛超市?” 李铭的语调陡然拔高,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奇,“你和屈奋进还有此等闲情逸致?都闹成这样了还能一起逛超市?” 他的关注点再次奇异地跑偏了。

叶凡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他不得不费力地将话题拉回来:“哦,就是之前,还没出这事的时候。他拿到一张超市新开业的宣传单,说1分钱可以买个什么炒锅,我当时正好在他家附近开着车,就顺路去了。结果到了那儿,根本就没那么回事儿,纯粹是噱头。” 叶凡语速加快,只想尽快结束这段离题万里的回忆,“我没白跑一趟,买了件打折的衣服,最后出门时拿着购物小票去刮奖,嘿,运气好,刮中一个不锈钢的热水壶。屈奋进看见了,说正好他家缺一个,我也没多想,就给他了。他一分钱没花,白得一个壶,还挺乐呵。” 这段回忆此刻显得如此遥远而讽刺,那个占了小便宜乐呵呵的屈奋进,和眼前这个索要一万八月薪赔偿的屈奋进,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不能再绕下去了!叶凡强行掐断了自己的思绪,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的急切:“李铭,咱聊聊正事,聊聊屈奋进手骨折的那事儿,行么?” 他把最后三个字咬得很重。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似乎李铭终于意识到叶凡不是在找他闲聊。“行啊!” 李铭的声音恢复了那种带着点事务性的腔调,“屈奋进不是给你写了一份《协议书》么?该给医药费就给呗?” 他问得理所当然。

叶凡的心沉了沉,但还是顺着说:“是啊!我肯定会给他医药费的,这是应该的。而且我已经在微信上先行垫付给他2000块钱了,他立刻就收了。但是……” 他深吸一口气,准备抛出那个沉重的、荒谬的“但是”。

“那不就行了!” 李铭没等他说完,直接打断,语气轻松得像是在处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既然有了这个协议,那就是进入流程了,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按流程走就行。那就行了嘛!” 他仿佛觉得事情已经完美解决。

叶凡被噎住了。他没想到李铭会是这种反应。“可是……” 他艰难地吐出两个字,试图将那个巨大的“可是”后面的内容说出来。

“可是什么?” 李铭追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耐烦。

叶凡咬了咬牙,仿佛用尽全身力气,才将那串冰冷的数字从齿缝里挤出来:“可是他的误工费……协议书上写的,是每月一万八!一万八啊!而且写的是‘每月’,一直给到他好了为止!”

他屏住呼吸,等待着李铭的震惊,哪怕是一句“这也太离谱了吧”的质疑也好。他需要有人和他一起,戳破这个荒谬的气泡。

然而,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的却是李铭那依旧平淡、甚至带着点理所当然的声音:“那就给呗?”

叶凡以为自己听错了,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声音都在发颤:“一万八!每月!”

“给呀!” 李铭的声音陡然清晰起来,带着一种近乎天真的不解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他又没找你要四五十万!一万八,现在这年头,一个熟练技术工,或者有点手艺的,月入过万不是很正常吗?他写一万八,可能人家真就值这个价呢?再说了,协议都签了,还能反悔不成?按协议履行,大家都省心,别节外生枝了。”

“他又没找你要四五十万!”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叶凡的太阳穴上,砸得他眼前金星乱冒,耳朵里嗡嗡作响。最后一丝微弱的火星,在李铭这轻飘飘、理所当然的“那就给呗?”和“他又没找你要四五十万”的论调中,彻底熄灭了。

叶凡握着手机,僵立在黑暗里,像一尊瞬间被冰封的雕像。电话那头李铭似乎还在说着什么,关于契约精神,关于息事宁人,关于破财免灾……但那些声音都变得极其遥远、模糊,如同隔着厚厚的毛玻璃。

他原本的计划,是想将那个“拳击手骨折”的真相告诉李铭,指望这位见多识广、处事圆融的朋友能理解其中的冤屈,能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上,帮他向屈奋进递个话,或者至少,能说一句“这事确实有蹊跷,再谈谈”。他以为李铭会是他混乱泥沼中唯一能抓住的浮木。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最后寄予厚望的浮木,不仅没有拉他一把,反而用一种轻描淡写的态度,将他更深地按进了冰冷的水底。李铭关心的,从来不是真相,不是是非曲直,甚至不是他叶凡的感受。他关心的,只是表面的“流程”,是“按协议办事”的所谓体面,是“没要四五十万”这种荒谬的、向下比较的“庆幸”!

一种被整个世界彻底抛弃的、深入骨髓的寒冷,瞬间淹没了叶凡。他感到的不是愤怒,而是一种巨大的、令人窒息的荒谬感和悲凉。原来,在**裸的利益面前,在所谓的“麻烦”面前,二十六年的情谊,所谓的铁杆兄弟,竟是如此脆弱,如此不值一提。屈奋进只要钱,单朋立“没看清”,李铭则轻飘飘一句“那就给呗”。他们默契地组成了一道冰冷的、密不透风的墙,将他叶凡,连同那个被掩盖的真相,彻底隔绝在外。

手机屏幕的光,在黑暗中幽幽地亮着,映照着那份打开的《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甲方:叶凡。乙方:屈奋进。那冰冷的条款,那精确到分的赔偿数字,那要求粘贴身份证复印件的空白处……此刻在李铭那句“那就给呗”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刺眼,更加狰狞,像一张缓缓收拢的、名为“现实”的铁网,要将他最后一点尊严和对友情的幻想,彻底绞碎。

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垂下手,指尖冰凉,没有力气再去触碰那个屏幕,也没有力气再去挂断那通早已失去意义的电话。李铭的声音还在断断续续地传来,像背景里无关紧要的杂音。

黑暗的房间里,只剩下叶凡粗重而压抑的呼吸声,以及那份悬浮在手机屏幕上的、散发着幽幽蓝光的《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如同一座冰冷而巨大的墓碑,无声地宣告着一段长达二十六年友情的彻底死亡。铁契已成,寒心彻骨。

作者:赵同

斜杠青年,朝三暮四,比上不足,笔下有余,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怕折腾,才是人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2章 铁契寒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狩心游戏

折竹碎玉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一叶涟漪
连载中赵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