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天空愈发阴沉,飘起了细雪。
沐安轻轻抚摸着手臂上早已淡去的疤痕,那些看不见的伤痕却依然鲜活地疼痛着。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慢慢收拾行李。
她的动作机械而缓慢,每折叠一件衣服都要停顿片刻。
行李箱最底层藏着一个铁皮盒子,里面是她两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钱,还有一张去往s市的车票,那是她能找到的最远的城市。
明天她还是要回家过年,但已经在心里埋下一个决定,等职高毕业,她就去最远的s市打工,再也不回这个叫她遍体鳞伤的地方。
这个决定像一粒种子,在两年的孤独与沉默中悄悄生根发芽,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再也无法撼动。
十七岁那年的冬天,沐安第一次独自离家,踏上了去S市的列车。
车厢里挤满了归乡的旅人,唯有她逆着人潮,怀揣着对自由的渴望逃离那个令人窒息的家。
母亲最后的叮嘱还萦绕在耳边:“女孩子要安分些”,但她只是将耳机塞得更深了些,让音乐淹没一切。
兼职的连锁餐厅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玻璃窗外是永远川流不息的人潮。
沐安穿上服务生的制服,学会微笑问候、端盘倒水,每天站到小腿肿胀,却第一次尝到了自由的滋味。
深夜回到员工宿舍,她会在社交软件上记录这座城市的一切。
晨曦中雾气朦胧的摩天轮,午后巷弄里飘来的咖啡香,甚至只是路边一只不怕人的三花猫。
第三天起,一个陌生账号开始给她留言。
起初只是简单的点赞,后来变成更长的评论。
直到那个ID叫“许见川”的人发来私信:“照片拍得很美,你是学摄影的吗?”
沐安没有理会。陌生人的搭讪在她看来并无特别之处。
但这个人异常执着。每天都会发来新的问候,语气始终温和有礼,却又不容忽视。
他谈起自己昨天路过外滩时看到的落日,恰巧与她发的照片是同一片天空;他说注意到她总在晚上十一点后上线,提醒她不要熬夜。
周五的晚上,沐安结束了一周最忙碌的晚班。
回到宿舍打开手机,99 的未读消息弹出来,大部分都来自那个已经变得眼熟的头像。
“今天降温了,看到你发的照片穿得很少。”
“餐厅工作应该很累吧?”
“冒昧问一句,你多大了?”
“希望没有打扰到你,只是觉得你很有趣。”
最后一条是半小时前发的:“或许,可以见一面吗?”
沐安累得几乎睁不开眼,手指却鬼使神差地动了动:“好呀。”
几乎瞬间,对话框顶端显示“对方正在输入...”。
“现在可以吗?我去找你。”
冲动之下,沐安分享了定位。
等到裹着单薄外套站在宿舍楼下的寒风中时,她才开始后悔。
街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四周只有风吹过光秃树枝的沙沙声。
她看了一眼手机——晚上十一点二十七分。
一阵寒意突然窜上脊背,她下意识握紧手机,指尖悬停在紧急呼叫键上。
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在陌生城市的深夜等待一个完全陌生的男人,这恐怕是她做过最疯狂的事。
正当她犹豫着要不要转身回去时,一辆黑色轿车悄无声息地滑到路边,停在了梧桐树的阴影下。
车窗染得深沉,反射着街灯冰冷的光。
沐安的心跳突然加速,下意识后退两步,已经做好了随时逃跑的准备。
傍晚的阳光斜斜地穿过树叶,在车窗上洒下斑驳的光点。
沐安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壳边缘,看着驾驶座的门打开,一双修长的腿迈了出来。
那人很高,肩线宽阔利落,合身的黑色大衣更衬得他身姿挺拔。
他关上车门,金边眼镜后的目光不经意扫过街角,恰好与沐安的视线相遇。
就在这一刹那,她掌心的手机震动起来。
“我到了,你在哪里?”听筒里传来低沉的男声,带着电流特有的沙哑,却奇异地抚平了她内心的慌乱。
那声音像是冬日里温过的清酒,不疾不徐,带着令人安心的沉稳。
沐安的目光仍定格在不远处那个男人身上,他正将手机贴在耳边。
她看见他镜片后微微眯起的眼睛,看见他薄唇轻启:“我穿黑色外套,戴眼镜。”
这句话通过电波传入耳中,又与眼前景象完美重合,沐安不禁屏住了呼吸。
她仔细打量着他。
看上去不过二十七八的年纪,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下颌线清晰利落。
但当他抬眼望向远处时,眼神里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深思,那是沐安在同龄男孩眼中从未见过的神采。
他的姿态从容不迫,没有任何突兀的动作,就连站在那里的方式都让人莫名感到安心,就像他早已习惯了等待,从不会匆忙或强求。
他显然也注意到了她,脚步不疾不徐地朝她走来。
随着距离拉近,沐安能看清他镜框边缘细微的金属纹路,能数清他白衬衫领口下整齐扣好的每一颗纽扣。
他身上有淡淡的雪松香气,随着夜风若有若无地飘来。
“你好,我是许见川。”他在她面前站定,伸出手。
手指修长,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
他的目光坦诚而温和,没有任何闪烁或回避,让她想起深夜的海面,平静之下有着令人安心的深度。
沐安歪着头笑了,马尾辫随着她的动作轻轻甩动,几缕碎发挣脱皮绳拂过光洁的额头。
“你好呀!”她的声音里带着这个年纪特有的清亮,眼睛弯成月牙状,长睫毛在暮色中染上一层柔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