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传出他不能光明正大的打败独孤猗,只能恼羞成怒,杀害病弱幼小泄愤的流言,那将会直接让他声名崩塌。
同时,也是为了让独孤猗可以肆无忌惮的向他出兵。
最疼爱且最有潜力的嫡长子,与自小一块长大的表弟齐齐死在政敌手中,那独孤猗还需要忍让什么,还需要顾忌呢。
真是好会打算。
越闻韶想通一切后,只心惊杜瑜的狠绝——
亏他还感动于杜瑜舍己为主,已经想好要放他一条生路。
可惜他就算想通一切,也为时已晚。
杜瑜已死,他也不能阻止独孤无恙的死亡。
亲眼见到教养他长大的小叔父死在眼前,且遗言若此,独孤无恙是绝不可能冷静下来思索和谈之事,只会选择完成杜瑜的意愿,不要命的杀出去。
事实也正是如此。
不过片刻之间,独孤无恙已经收敛情绪,将杜瑜背了起来,用带子束紧,伸手提枪,不发一言,就疾步朝越闻韶冲了过去。
随着独孤无恙奋起的身影而轰然响起的,是因燃烧而断折的楼阁。
——那显然是杜瑜的备用手段。
就算有那么万分之一的可能,独孤无恙能冷静下来,可大火冲天而起,也不给他们冷静和谈的机会。
更何况独孤无恙甚至比想象中还要失态呢。
漫天纷飞的烟火与枫叶中,一身红衣的独孤无恙背着已经死去的杜瑜,浑身浴血杀出一条通道。
红色的火,红色的叶,红色的衣,红色的血。
自高空下望,目之所及,是层叠不穷的红。
在层叠不穷的红衬托之下,从一开始无数士兵阻拦,到最后更多士兵主动放开通道,静默旁观。
连越闻韶本人也站在火灭后的焦楼上垂眸远眺。
看着悲痛欲绝的少年人不过几个时辰,竟然发染白霜,面覆血泪。
看着他背着早已冰凉的躯壳,在无数人的注目中,一步步走向城门口。
越闻韶心中泛起无限悲凉,却是前所未有的感到挫败。
——这才是计划的最后一部分。
杜瑜活着,独孤无恙不一定会如此决绝,越闻韶也一定更愿意想方设法,留他们做活口,然后传出他仁慈的美名。
杜瑜死了,那才没任何和谈的可能,才能叫独孤无恙一心求死。
而越闻韶其他不提,品德上倒是真君子。
他能将独孤无恙逼至绝境,因为是势均力敌的对决。
但若叫他在为时已晚的境况下,去用诸多士兵围杀一个同样被蒙在鼓里,亲眼看着最亲近之人死在眼前,还要用死亡逼迫其不能退缩,使其哀极痛极,一心求死的少年人,他却会于心不忍。
——这是唯一让独孤无恙能够活下来,且不会被俘虏的机会。
可惜,杜瑜是目的至上的谋士,而不是心慈手软的君子。
***
杜瑜的魂魄飘荡半空,看着独孤无恙成功活着走出城门口,才松了一口气。
才完全没有忧虑,了无遗憾,决定魂归地府。
但他闭眼又睁眼,却来到这处有着奇怪镜子和声音的房间。
然后就听到这道声音说,他是昭朝一开始就埋下的亡国隐患。
这对吗?
他死的时候,独孤猗甚至还没登基称帝,把亡国隐患按到他身上,会否有些强词夺理。
然而这道声音却理由充足。
【杜瑜死的太意难平,如果他也能活到独孤猗登基后几年,那说不一定也会成为蚊子血白米粒,被独孤猗猜忌杀害,可是他偏偏死在登基前夕,还是为了独孤猗而死,还是自己死了也要把太子活着送出去,那就真是高悬永恒的白月光。】
【甚至是整个昭王朝从上到下,从太祖到厉帝,所有朝臣,乃至广大民众都念念不忘的白月光,心头血。】
【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站在那个时候的角度来看,杜瑜平常就算再怎么混吃等喝,被嘲讽说无用谋士,让人不满,结果最后竟然为主公替死,这谁还不为他的壮举震惊的无以复加,直接白月光滤镜拉满。】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昭朝几乎所有臣子感觉自己死的冤屈,都会下意识拉上他,说杜瑜替死不值啊之类,当然臣子们也不是谁都和将军一样胆大敢直白说出来,大多数还是只喊冤,说他活着会怎么样怎么样。】
……
声音说到这里时,那镜子中的画面又再次消散,换了几个横着排列的文字故事:
一次没来由的毒杀,致太子失明,帝后反目;
太子独孤无恙道:心眼早盲,徒留鱼目,失之也罢;
皇后更是满怀怨恨:先迫瑜卿替死,又害我儿若此,圣人圣心,惴之恐矣!
一场莫须有的谋反,令将军断头,九族尽诛;
将军龙青崖死前大笑:亏得杜君早亡,不必受此辱没。
又留血书遗言:白玉早碎,青石成灰,君恩长恨,不入轮回!
一起扯不完的结党,使丞相凌迟,群官具危;
丞相罗知简刑前叹息:唯有一人能解语劝圣,力挽狂澜,可惜斯人已逝;
百官更是泪水涟涟:君之生兮不逢时,君之亡兮无奈何……
……
杜瑜看着罗列的一行行文字,与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不由正襟危坐。
既没想到,这些人竟然还真对自己念念不忘,写个临终遗言,也要拉他做赔。
更没想到,这些为独孤猗立下过汗马功劳的重臣,最后竟然都不能善终……
独孤猗,你……
似乎是能够感应杜瑜所想一样,那声音随之而来谈论起独孤猗。
画面再次变化,这次显露出来的,是劳民伤财的观庙拔地而起,是夜半三更的席前坐问鬼神。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虽说清算将臣,是开国皇帝的必经之路。
但对昭王朝来讲,就像是展示的那样,是所有人都真情实感的认为,若杜瑜没死在铜仙城,或许还能劝太祖皇帝独孤猗不要那么快发疯清算臣子。
或许也同样能够说服太祖皇帝,不去大肆筹建寺观庙宇,劳民伤财,又沉溺炼丹制药。】
【结果暴毙而亡,在太子失明已不堪继承大统的前提下,没来得及新立太子,导致诸皇子都觉得自己能上位,互相残杀,最后却是最懦弱无能,毫无主见的一个皇子上位。】
【并把一个小小宦官,养成祸乱朝纲,掏空国库大奸巨佞,不知谋害多少忠臣良将,能人志士,使得群官自危,民不聊生。】
【此奸佞死后没多久,昭灵帝就被任性暴虐的儿子逼迫退位,让天下成为三代皇帝肆意凌虐的玩物。】
【使人间犹如炼狱,起义再反暴政,灭亡速度比前朝更快。】
【所谓草灰蛇线,祸起细微,正是如此。】
【如果杜瑜没死在铜仙城,那太祖皇帝不会留下心病,沉溺鬼神,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也能有个人可以劝太祖皇帝,对大臣不要那么刻薄寡恩,猜忌过重,进而就可以让很多大臣有机会逃过一劫。】
【太子也不会总觉得自己活着多余,没任何提防被人毒害,连带着叫帝后反目,少了一个能劝慰皇帝的人。】
【大臣活着,太子也没被废,那也就没有后面傀儡皇帝,暴政皇帝的事儿了,凭昭朝那么多能人异士,开创几代盛世都不是问题。】
【所以说如果真问复活谁能拯救昭朝,那必然是杜瑜无疑。】
【如果不是没死,而是死了又复活的杜瑜,那效果就更好了,想想看死掉的白月光复活,还不得是让所有人都痛哭流涕,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
杜瑜不认为一国之兴衰,是他一个人能够彻底改变的。
也不觉得他死了又活,真能让人听之任之。
但是……
但是,听着看着,又让他难免忍不住去想,如果他还活着,如果他真的死而复生,是否真的可以改变什么。
至少,是否真的可以让那些人不必死。
那强烈的,想要立刻复活做些什么的情绪,不可遏制的迸发出来。
却因为太过迅猛急切,将杜瑜滞留此间的魂魄思绪完全撞碎,化作千万流光,飘散虚空之中。
唯有心头一点赤诚血,飞入镜中凡尘世,落入帝子天灵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