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武周时期的活祭】
公元697年,监天司首任司主袁天罡之侄袁青阳在骊山古墓发现一面青铜镜。镜背铭文记载:"以九十九童男女血饲镜,可得通幽冥"。
实验记录一(《监天密录·残卷三》)
"择庚申年七月十五,缚童男女于青铜柱,剖心沥血。镜面现异纹,有黑气出,触者皆化为青铜俑..."
后果:
? 实验场方圆十里草木金属化
? 参与者出现"青铜癫"(症状:皮肤浮现齿轮纹,最终全身僵化)
? 诞生首个"镜灵容器"——被选中的童女心脏转化为青铜,仍保持跳动
------
【发展:宋代的血脉筛选】
1083年,监天司发现某些家族血脉可延缓青铜化。
实验记录二(《汴京异闻录》)
"王氏子七岁入司,饲以铜屑粥三月,心口现铜钱纹。取其血滴镜,镜灵躁动减半..."
关键发现:
1. 王家男性血液含特殊酶(现称"青铜溶解酶")
2. 李家女性子宫环境能孕育抗性胎儿
3. 混血儿可同时继承钥匙与锁芯特性
代价:
? 实验组78名儿童仅存活3人(王二直系祖先)
? 幸存者需每月饮铜汁维持能力
------
【巅峰:明代机械改造】
嘉靖年间,监天司开始尝试人机融合。
实验体档案(编号甲子七)
? 对象:王守忠(王二十世祖)
? 改造内容:
? 替换左臂为青铜齿轮臂
? 心脏加装青铜泵血装置
? 头骨镶嵌星象铜盘
? 结果:
"子时狂性大发,连杀十三人后自碎天灵。残躯仍行三日方僵,剖之见心脏已全化为青铜..."
技术突破:
? 发明"血祭傀儡"雏形
? 发现青铜基因可遗传
? 制成首把"铜钱剑"(用实验体心头血淬炼)
------
【异变:清代的基因污染】
康熙十二年,实验出现致命纰漏。
事故记录
"七月望日,三百实验体同时暴走。青铜瘟自监天司始,染者三日即僵,碎之见体内俱生青铜菌丝..."
应对措施:
1. 将感染者封入青铜棺(现存于秦岭地宫)
2. 王家全族迁至湘西避祸
3. 研制"镇魂钉"(含陨铁成分,可抑制青铜化)
副作用:
? 幸存者后代出现返祖现象(如王二的青铜门印记)
? 镜灵获得通过血脉寄生的能力
------
【现代:隐秘的延续】
1975年,西安"防空洞事件"揭开新篇章。
考古队内部报告(绝密)
"在编号7的唐代尸骸心腔发现微型青铜齿轮组,与现代机械构造高度相似。DNA检测显示与王姓志愿者匹配率达99.7%..."
最新发现:
1. 青铜基因会选择性表达(通常青春期觉醒)
2. 混血儿可能产生抗体(如王二妹妹的锁芯血)
3. 镜灵正通过电子设备寻找新宿主
------
【血脉实验树状图】
监天司血脉实验
├─ 活祭阶段(唐)
│ ├─ 镜灵容器培育
│ └─ 青铜瘟疫起源
├─ 筛选阶段(宋)
│ ├─ 钥匙人(王家男性)
│ └─ 锁芯人(李家女性)
├─ 改造阶段(明)
│ ├─ 血祭傀儡
│ └─ 铜钱剑锻造
└─ 潜伏阶段(现代)
├─ 基因返祖现象
└─ 电子镜灵寄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