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 8 章

王贞自幽于石头,饮食俱废,寝寐不安,半条性命已失。白日里虽强自支撑,于几案之前,手中卷册翻而不读。夜间寂静,灯火昏黄,唯独他一人对影而坐,长久无言,泪下沾襟。心中每念及楚王,一半盼其早来,一半又恐其涉险。盼则惶惶,惧则愈切。如此反覆,百思无解。往日与他把盏言笑之景,今或成空影,胸中愈发郁塞。

是夜更深,王贞独坐榻上,披一领中衣,长发散落。案上孤灯一盏,火焰微颤,忽明忽暗,似也支撑不得。思及自身处境,亦是风再大一分,便是性命难存。

忽闻殿外短兵声作,转瞬寂然。王贞惊惧未定,殿门微启,一人满身血污疾步而入。王贞瞠目欲呼,那人已近身,以手掩其口,低声道:「是我!」正是赵弘。道明来意,旋即半扶半抱,疾趋暗门。死士护在左右,遇有守卒,便一刀了之,不使出声,尸体皆塞于廊下。转瞬之间,已出石头城,至江岸处。

江边轻骑见赵弘而来,纷纷上前迎接。赵弘先取一袭厚袍,为天子披覆,以蔽风寒;复牵过良马一匹,叉手请曰:「陛下请上马,臣当护送。」王贞此时气力不支,开口尚自战栗:「我力已竭,恐不能独乘,累王共骑。」赵弘不敢多言,即将天子抱上鞍前,自身跃上,以手挟持在前,驱马而行。三千轻骑星散而出,众随赵弘,沿江北岸风驰电掣,直趋下游。其时夜色沉沉,江潮翻滚。

至建康稍下游无人处,赵弘命人举火为号,青黑江面上不见船只灯火,唯有波涛拍岸之声。他心道不好,已然意决纵使万难,也要护天子由陆路突围,杀出一条血路赴京口。

忽见远处一点微光,随水而动,继而数盏火把齐举,若星汉点点。赵弘神色一振,「是我军也!」遂护送天子上前。赵弘亲扶天子登船,复自随之。舟上士卒知是主上在舱内,皆屏息不敢语,迅速解缆,顺流而下。

既已按计登舟,众人犹不敢松懈。舟上灯火皆灭,唯江涛声隐隐,四顾漆黑,不见五指。探囊取素帛,为天子束发。天子本欲强自镇定,终因心惧而微微战栗,身子不觉偎近。赵弘起初欲避,旋即心下一横,任之不动。

舟行未远,城中喧喧犹似在耳,追兵或未断。赵弘连日奔波,救驾险象环生,心力已竭,勉强支撑。忽觉天子以手抚其面,未几,衔其口呜之,耳鬓厮磨,吐芬芳其若兰。赵弘心下骇然,本欲抑情自割,以守君臣之节;未料天子之情与己同,早已暗通。于是亦不复推拒,唯以真情相答。二人险遭生离死别,一时不能自已。

二人气息交错,急切若临敌阵,似要将胸中惶惑俱倾吐尽。久之,方才分开,喘息犹急。天子揽赵弘臂,复偃首偎于侧,疲甚,终不能支。江风渐厉,舟行愈远。赵弘独不敢寐,环抱愈紧。目注江流,只觉一往无返,此生再不得回头矣。

东方未白,舟抵京口。岸上无迎驾钟鼓,只有北府营门外几列军士,井然而立。建康往昔匆匆礼数今时再难苟求:时局未定,人心惶惶,谁知二人何时还来?军帐之外,旌旗低展。帐内灯炉犹剩余温,郑衍徘徊不定,行坐不安。见天子偕赵弘入,郑衍起身相迎,目中既喜,亦有未宣之虑。

赵弘本欲遣人护送天子至署邸;然天子执意推辞,意谓:「请与王同在,以安我心。」赵弘见拗不过,只得唤人取来便服与冠带,亲为整顿,天子神情渐定。是时,赵弘与郑衍议,言:「彼辈纵不明知是我返军,然圣驾不见,终究瞒不得多久。若待大军回合,反贻误时机矣。今不若先以北府余兵,我亲率之,直取台城,一鼓而定。」郑衍虽心下犹疑,终究首肯。

赵弘拍案起身,立刻传令整点营中将士,天子伫立一旁流涕呜咽,以手巾掩泪,道:「王但愿平安,我当惜身以候。」赵弘略一拱手以誓,遂披甲出帐。待其身影渐远,天子方自归军府署邸,暂作歇息。

赵弘行至城外,命门禁快报:奉天子之命,今来缉捕反贼周辅,别事不问。城内一时哗然,或以楚王尚在岭南,或以圣驾不见,皆自惊骇,军中多疑,士卒或退或观,军纪骤然涣散。荆州刺史周辅素性骄奢好酒,闻赵弘已至,竟辄以酒壮胆,自命出征以振威名。

周辅酒气方酣,及与北府军相接,马忽惊失蹄,周辅坠马,尚未自持,便被乱锋所及,首级落地。守军见其主将陨命,士气崩溃,多弃甲奔逃,或仓皇投降,周辅之乱遂定。赵弘乘胜入石头,迎诸皇子嫔妃回台城,又见子赵启亦在列,先前竟不知其安危,既得无恙,胸中如释千斤,命将士谨护宫闱,以免惊扰皇家亲眷。

及迎圣驾归朝,清点死伤,始知群臣折损甚多。朝中上下,无不哀恸。天子闻褚仆射于乱军中殒身,失声而泣,退入便殿,久不能起。赵弘素蒙褚公厚待,心下之痛,亦尤为深切。上乃下旨,命太常、司礼、御史并官奉旨往家慰丧,亲为殉职者设国哀。赐家属绢帛二百匹、粟米五百石,并发前俸若年;免其岁役,保其家产;若有幼子,命尚书署监护。

朝议既下,复以军功封赏,以定军心。念楚王赵弘仗节救驾,有功于国,特加大将军、大司马,且赐食邑若干,以绵其后。又念北府督统郑衍辅佐殷勤,授以镇军大将军,并赐锦帛千匹;持节出守荆州,领刺史之任,整饬州郡,安抚黎庶。朝中并下大赦,改元永兴,以彰王师之功,纪万民之安。

几日之内,叛党悉数伏诛,余众或流徙岭表,或削籍为民。朝廷由是稍复旧观,百官次第复职,禁卫重整,宫闱亦得宁息。是夜,天子微行至楚王府。自赵弘往岭南平乱以来,二人久未得晤,至此方能私下相见。赵启今居宫中,王府中少人出入,画堂静深。天子命退左右,与赵弘入内室,同坐榻上,「今朝局方定,而百司多阙,我欲召临川王归建康,权总庶政,以代行丞相之事。王以为何如?」

赵弘答道:「临川王乃陛下一母同生,镇守雍州,使北虏不敢南窥。然今方艰难之时,若得临川王入朝共理,实为万全之计。近来北方诸胡互争,兵疲粮竭,想一时无力南下,陛下可宽心也。」

「如此,我明日便急调其还京。」天子言罢,转首背身。烛光映照,只见青纱折上巾,缀以金簪,稍欹其身,似避还依,「我欲授王为北府军督统,然…有周辅之事在前,我怎忍与王复作远别?王若爱我,姑领其职,常驻建康,以副我意。北府诸事,王但择可信一人代摄,便可放心无虞。」

赵弘顿首应曰:「臣谨奉诏。」言毕,揽天子入怀。天子偎而笑曰:「我与王虽两情相悦,终不能同饮合卺。我有一女,今已十岁,不知可得配王世子乎?」赵弘道:「陛下抬爱,臣与寒门,何敢妄当天家姻好。惟圣意所赐,唯命是从。」

天子拈其衣带,含笑又叹:「可惜王膝下无女,不然亦可作太子良娣,结二姓之好。」赵弘亦笑曰:「陛下知臣□□空虚,此番是劝臣广延子嗣,是也不是?」天子嗔道:「你如何胡言!曲解朕意,该当何罪?」赵弘口中尚自赔罪,却是偕人同偎并枕,鱼水相依,低语笑声,未觉良宵将晓。

一个两个都喜欢喝了酒出战,然后大败[捂脸笑哭]不得不化用一下了嘻嘻

终于在一起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 8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应对江山各自羞
连载中伯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