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云 阙

玥国,崇华殿。

金砖墁地的崇华殿内,青铜獬豸香炉悠悠吞吐着龙涎香的袅袅青烟,那馥郁的香气在殿内弥漫开来,却也驱散不了满殿的凝重与压抑,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

崇政帝萧彻高坐于龙椅之上,手中紧握着那封染血的八百里加急战报,紫檀御案上,战报微微颤动,似在诉说着边关的惨烈与绝望。

“祈峰山以南五城……屠城……”

萧彻的指节缓缓叩在“屠城”二字上,每一下都似敲在众人的心尖,那声音仿佛带着无尽的愤怒。

他身着玄色冕服,上面的日月纹绣在黯淡的光线下泛起冷冽的寒光。

“连三岁稚童的颅骨都垒成了京观?”声音如沉到冰底,冷得让人不寒而栗。

兵部尚书陈正风正站在御阶前,绯袍下摆浸着冷汗,宛如刚从水中捞起。

“莫丹狼骑破城后,将三万祈国守军斩首筑塔。如今祈江下游...鱼虾三月不食。”

他的声音颤抖,带着稍许的恐惧,那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鎏金蟠龙柱投下的阴影里,沐若锦的犀角玉带忽明忽暗。

他凝视着殿外翻卷的彤云,陷在自己的思绪里,直到听见“屠城”二字,才突然回神。

回忆起,恍若看见血色残阳下插满箭矢的城垣,他明白这就是战争原本的样貌——残酷。

工部员外郎孙平眯着眼,虽低着头,但嘴角却挂着一抹不屑,仿佛被屠城的士兵就是一群无能的废物——活该被屠。

礼部侍郎陈康也神色平静,眼神里尽是漠然。淡淡开口道:

“陛下,莫丹国信使传信,莫丹正使请求两日后抵京都,当面会谈联盟之事,据说随行携带了三十车财物。”

语气,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崇政帝萧彻眉头紧锁,在龙椅前来回踱步,沉吟良久,缓缓开口:

“时间太仓促了。”声音里,满是犹豫与思量。

随即转身座在龙纹椅上,寻声问道:“诸位怎么看?可有良策?”

这一问,仿佛是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话刚落音,赵德铭立刻上前一步,抢先回答:

“陛下,臣以为,此次莫祈两国之战,祈国实力虽有所损耗,但其底蕴深厚,但仍不容小觑。况且,我们与祈国素百年来,边境之战不断,更不得不说‘天江之仇’。”

抬头看看崇政帝,见其并未示意停止,便继续道。

“何不……借助此次时机,与莫丹结盟,一起灭了祈国”。

“反观莫丹,虽此战胜了,但主要是人数多,以其十万对祈国三万,并非实力有多强劲。”

“另外,莫丹刚刚统一,其根基必定不稳。各部落之间肯定有隐患。等灭了祈国之后,我们可以再找机会瓦解莫丹内部各部落联盟,逐个击破。”

“陛下,之前,莫丹就数次想与我们结盟,还承诺送大量珍贵毛皮、药材、金银珠宝。可我们都以为只是蛮荒之地,不成气候,全都拒了。”话语中带着满满的可惜。

“现在看来,若此时与莫丹结盟,不但能联合莫丹灭了祈国,以报世仇,还能充盈国库。此乃一举两得。”话语间眼中带着藏不住的贪婪和精明。

宰相李崇山,两鬓斑白、其为玥国历经数朝的老臣。缓缓走出,躬身行礼,声音略显沙哑却不失沉稳,拱手反驳:

“赵大人,你这是与虎谋皮。二十年前北燕联羌灭狄,次年羌人便用北燕宗室的血祭了长生天!”

他的声音里带着警告,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惨痛的历史。

“陛下,莫丹野心勃勃,观其屠城之举,便知其心狠手辣。虽表面上可能示弱于我玥国,但难保不是阴谋。如若联合灭祈,谁又能保证,玥国不会是下一个被屠之地。绝不能轻易与莫丹结盟。”话语坚定,如同洪钟般响彻朝堂,让人心生敬畏。

赵德铭弯腰拱手,继续反驳:

“陛下,与莫丹结盟,收下送来的大量东珠、物资。西南、东北,西北战军未来两年的军粮就都有了,就算真的打仗,我们也不用担心军粮问题呀!”

他直起身子,忧心忡忡的说:

“再者,马上入冬祈国的难民会不会涌入北边边境,这如果来了,允不允许入边城,如果真的入了城,这救济的粮食也要有出去。”话语里,既有贪婪,又有担忧。

朝堂霎时陷入死寂。

七宝琉璃灯将众臣扭曲的影子投射在蟠龙金柱上,恍若百鬼夜行,那诡异的画面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机。

崇政帝萧彻端坐在龙椅之上,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冷峻地扫向殿下群臣,最后落在站在玉阶下方不远处的沐若锦身上。

沐若锦立于群臣之中,身形挺直,沉稳站立。

墨兰色的朝服在摇曳的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领口与袖口处的银线勾勒出精致的云纹,随着他轻微的呼吸微微起伏,仿佛暗流涌动的深海,藏着无尽的秘密与力量。

面容沉静如水,眉宇间却隐隐透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凝重,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仿佛有风云暗涌,却又被他极好地压制在那层冷峻的外表之下。

目光微微低垂,似在沉思,又似在权衡,手指在袖中轻轻摩挲,指尖微凉,仿佛能感受到远方战火带来的寒意。

崇政帝萧彻原本面色如霜,玉旒发出细碎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那声音仿佛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与朝堂上嘈杂的争论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目光在落到沐若锦处时,面色稍有缓和,开口询问道:

“若锦,你常年与祈国交战,就此事可有不同见解?”

这一问,仿佛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让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沐若锦身上。

沐若锦原本静静地聆听着众人的争论,低头思索和权衡着各方观点的利弊。

听到崇政帝的询问后,眉眼微微一皱,但又极快地被沉稳淡定的神色所代替,无人察觉。

他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从群臣中阔步走出。

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弦上,他拱手向崇政帝萧彻行礼,声音在崇华大殿内悠悠响起,清朗而坚定,清澈且沉稳:

“陛下,依末将之见,此时与莫丹国无论是否联盟,都需万分谨慎。”

原本嘈杂的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仿佛在这混乱的局势中,他是众人寻求答案的希望所在,是黑暗中的灯塔。

崇政帝萧彻身子从龙纹椅上往前倾了一下,继续问到:“若锦,你且细细说来。”

沐若锦神色冷峻,他眼神坚定,拱手说道:

“陛下,莫丹屠城,意在改变三国局势。”

“其向玥国示弱,提出进贡,看似诚意满满,实则可能是隐藏实力,欲借助玥国之势,实现其更大的野心。”

“同时,祈国底蕴深厚,此次被屠城之事,其定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借机报仇。我们若贸然与莫丹一方达成联盟,则可能引发祈国的敌意,陷入被动。祈国,有百年根基,此次虽受重创,但仍有举国一战之力”。

他的话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让人听后不禁为之折服,仿佛看到了局势的真相。

“那依你之见,当如何应对?”崇政帝萧彻追问道。

沐若锦的玄铁护腕与玉带銙相击,发出清越龙吟,他的声音似昆吾剑斩开迷雾:

“陛下,臣明白赵大人的顾虑,但莫丹可汗今日用五座京观在祈国疆域刻下战书,明日就会将它拓在我玥国边境。”

声音仿佛是划破夜空的闪电,划过众人的思绪。

“请陛下准臣三事:其一,着鸿胪寺以国礼迎莫丹使团,示以怀柔,探其虚实;其二,命工部在祈玥边境修筑十二连城,加强防御,固我疆土;其三...”

沐若锦解下腰间鎏金虎符,“调沐家军进驻云阙关——三日内。”

他的话语坚定有力,即是对未来的规划,也是对危机的应对之策。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让众人在这混乱的局势中明白,切记不可自乱阵脚,给众人在黑暗中劈开一条出路。

崇政帝听罢,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他深知沐若锦素来沉稳果决,善于运筹帷幄,此番分析更是切中要害,令人信服,他一直以来都信得过。

“若锦所言极是。”

崇政帝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一锤定音,压下了朝堂上纷乱的议论声。

是对沐若锦的认可,也是对未来决策的定调。

继续道:“各位爱卿,莫丹国不容小视,切记轻敌,与祈国的‘天江之仇’也要铭记在心。但,也无需过多担忧,积极刺探消息,好为日后做准备。另,关于莫丹的任何消息可直奏于朕。”他的话语有着对局势的清醒认识。

“臣等遵旨。”

众臣抬手鞠躬,那整齐的声音,仿佛是对崇政帝的忠诚宣誓。

他目光扫过群臣,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继续说:

“莫丹与祈国之战,虽与我玥国无直接干系,但局势瞬息万变,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诸位爱卿,当以若锦之策为基,谨慎行事。”是对众人的警告,也是对未来的担忧。

崇政帝萧彻沉吟片刻,再次开口:

“若锦,调沐家军进驻云阙关,及其他边境防务一事,朕便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加强戒备,严防莫丹与祈国任何一方趁机生事。”带着对沐若锦的信任,也是对他的重托。

“末将领命。”

沐若锦拱手应声,声音沉稳而坚定,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僵尸缪斯

含情夜

同居

月的情书[先孕后爱]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鹰拓天下
连载中熙熙泰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