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太傅对新政有千般不服万般不愿,但皇帝心意已决,他又无法与皇帝在朝堂上针锋相对,于是索性称病不朝,孙明扬则留在朝中,时不时提出些反对、以佐政令,不过不影响大局,这新制还是慢慢推行了下去。
这天,陶希仁欲游学天下,因一去日久,特地进宫向皇帝辞行。皇帝将手中奏折放在一边,问:“如今老师抱恙,希仁却要远行?不如再等上一段时日、待老师病好再说?”
陶希仁自幼与皇帝相识,对他从来直言,也不多想,只道:“陛下清楚,其实父亲是心病,希仁就算侍他身边也无益处,不如云游讲学、宣扬忠君一统之道,反能叫他稍感安慰。”
皇帝叹:“老师还是生我的气啊!”
陶希仁答:“父亲对新政确有微词,但父亲也说,他已垂垂老矣,青壮时尚不能维护君威,如今老眼昏花不过略尽心意,陛下若皆依父亲所谏未必能达成宏愿,所以陛下能有所坚持、父亲心中甚是欣慰。只是……”陶希仁犹豫一下,仍道,“只是父亲说,李三公子心不在朝,还请陛下小心……”
皇帝苦笑:“老师所言朕岂不知?可平州毕竟肯送女入宫,十三州中能稍稍信任的也只有他们了!自李承平拒封朕便明白,他对朕未尽全心。他为平州公子、提出税权下放自然是有私心,可这本来就是与各州的交易、更是李承平与朕的赌局,赌的就是朕的才干!若之后京畿政通人和、万民归附,平州便不会反叛,等容妃诞下子嗣他们就会安心扶持;若之后京畿依然如今,那容妃的子嗣就是他们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关节,朕就要被弃于路野了!”
“陛下!”
皇帝笑道:“希仁何必焦急,咱们的处境向来如此,咱们能与他们一赌已是好大的进步了!何况这新政是放权地方,可咱们也从中获利,咱们缺的不正是这点机会么!李承平敢提出这事,朕为君上,难道还不敢应!朕自登基便涉险,贯听豺狼虎豹声,雷电霹雳照前路,万仞浪涛送我行!”
陶希仁甚是感慰:“父亲若听陛下此言也能放心了!学生见识短浅于朝堂无助,愿行千里扬我君威!”
皇帝起身走到陶希仁身前:“朕本欲你早入朝堂,但你毕竟年轻,若能游历四方、树立名望,日后也好接儒门传承。去吧,路上辛苦、小心身体,朕在京都等你载誉归来!”
陶希仁一去便是三年,他家学深厚、自己又勤勉刻苦,游历四方既开坛讲学也与别门论道,待重回京都,他已名满天下。他回京时正是赵熹长子满月,听闻他回京赵熹特命人送来请柬,陶希仁攥着请柬楞了许久,仍是赴约。
这三年新政初行,虽问题不断,但也略有成效。承平每日忙于政事,在朝中声望越来越重,他的长子满月,来往宾客险将门槛踩破。好在陶希仁为贵客,被管家陈玉特地请入内院,陶希仁虽觉不妥、但不喜外堂嘈杂,更想见见赵熹,便也随他安排。
赵家人离开后承平便将赵府与平园打通重新修整,如今的平园比先前大了一倍,陈设也更加精致。陶希仁随陈玉走过月门穿过花廊,走进内堂,听得欢声笑语阵阵,绕过层层暖帐,就见男男女女一众人围在一起,赵熹正在中央。
三年未见,赵熹仿佛还是昨日少年,眉目如画、容光烨烨,骄阳一般灼灼逼人,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并未让他更改半分。陶希仁有些难过,也很欣慰,至少他还是他。
赵熹见了他,眼睛一弯,笑道:“陶大先生光临寒舍,有失远迎啊!站那么远做什么,快过来啊!”
陶希仁这才回过神,忙走上前,向赵熹道:“恭喜赵小君喜得贵子!”
赵熹两手空空,拍了拍身旁的承平,承平忙抱了孩子上来给陶希仁看。陶希仁瞧承平又长高不少,面容也褪去青涩、更为沉稳可靠,如今抱着孩子、面上的喜悦叫他看上去和善可亲,全然不像朝上翻云覆雨的人物,心中暗暗叹息。
一旁的怀章笑道:“堂里这么多人、还未跟陶先生说说话呢,您又急忙忙让三公子抱了孩子给人家看!陶先生别见怪,大君他只将小公子当做新鲜玩具、见了人就想显摆显摆呢!”
燕无异也笑:“可不是么,我也是一来就被拉了进来,连句话都没说孩子就塞了过来,险些让我给摔了,真没见过这样做母亲的!”
赵熹不服:“这可是我的孩子,你们难道不想看看么!无异你先前还说要给孩子做干爹呢,抱都抱不住,反倒还要怪我!哪有这样的道理!”
承平忙道:“怪我怪我,我没看好他!熹儿你别老站着,快坐下说话吧,大家也都坐下,都是自己人随意些就好,我抱着给希仁看看、然后就让乳娘带去喂奶,之后还要去外面呢!”
陶希仁这才去看孩子。孩子不过满月,白白嫩嫩,瘦瘦小小,缩在襁褓之中看不清五官。可他是赵熹的孩子,只这一点就代表了无限美好。陶希仁不由伸出手,碰了碰孩子的脸颊,孩子竟睁开了眼,笑眯眯地看着陶希仁。
承平笑道:“这孩子很喜欢希仁呢!”
赵熹拍手:“那不正好!陶先生现在可是大儒,以后不如就叫孩子拜你为师、跟着你学习,如何!”
裘蕴明佯装不满:“原来你把我们叫来就是给孩子找老师的啊!可刚刚还叫我教孩子辞赋音律呢,怎么不过一刻就反悔了呢!”
赵熹笑:“辞赋音律要学、儒学也要学!我还请无异教他骑射呢!无异骑射天下无双,辞赋音律舍裘大公子其谁?可要学做人的道理,还是要跟着陶先生才行!”
兰英很是心疼:“可怜的小公子,才在襁褓之中已有了骑射、辞赋、儒学三位师父了,还没玩呢就要学习,以后可怎么呢!”
承平道:“熹儿不过这么一说罢了,三位都非闲人,有时间时能指点一二已是孩子荣幸,哪里敢劳烦三位呢!”
陶希仁努力想从小孩身上看出些赵熹的影子,未果,有些失望,却还是道:“父亲年岁已高,陛下也有意招我入朝,我应该会久留京都,可以做他的老师。不过我家两岁启蒙,学习辛苦,赵小君不心疼就好。”
赵熹是真心想让陶希仁做孩子的老师,闻言立刻答应下来:“不经磨砺哪能成人!他即身为我子,我自然要为他筹谋,总不能叫他茫茫无知糊涂度日!这孩子就拜托你了!”
陶希仁点点头,又问:“这孩子叫什么?”
“李温。”
改一下年纪……小孩长大好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8章 李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