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整,手机准时震动起来,屏幕上“阿宇”的名字格外醒目。叶望舒立刻接起,屏幕里瞬间出现了陆霏宇的笑脸——他穿着国家队的蓝色训练服,背景是宿舍的白墙,墙上还贴着世锦赛的合影。“哥!生日快乐!”陆霏宇的声音带着雀跃。
叶望舒看着他眼底的光芒,忍不住笑了:“谢谢阿宇,你也辛苦了,训练这么忙还记着我的生日。”他拿起打火机,点燃蛋糕上的蜡烛,“咱们一起吹蜡烛吧?”
“好!”陆霏宇立刻凑到镜头前,双手合十,闭上眼睛认真许愿。叶望舒也跟着闭眼,心里默念着“希望阿宇能顺利备战奥运,希望自己能通过语言测试,希望我们明年能一起迎接更好的未来”。几秒后,叶望舒吹灭蜡烛,陆霏宇则是隔空吹蜡烛。
屏幕里传来陆霏宇开心的笑声:“哥,我许愿说,明年奥运要拿金牌,然后亲手给你戴上!”
叶望舒笑着点头,眼眶却悄悄发热:“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吹完蜡烛,陆霏宇突然神秘地笑了笑:“哥,还有个惊喜要给你!”说着,他点开微信,把队友们提前录好的生日祝福视频发了过来。视频里,队友们挤在训练馆的角落,有的举着写着“叶望舒生日快乐”的纸牌,有的对着镜头比心,队长还笑着说:“望舒啊,谢谢你平时帮霏宇整理康复笔记,也谢谢他每次看你消息时傻笑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也祝你们早日‘团聚’!”
叶望舒看着视频里大家热闹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心里满是温暖。他一边吃着蛋糕,一边跟陆霏宇聊着天,从队友们的趣事聊到训练的进展,从E国语言测试的准备聊到交换生的学术计划,两人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就快到九点了。
就在叶望舒笑着说起“今天的蛋糕很好吃”时,陆霏宇突然收住笑容,眼神变得格外认真:“哥哥,我有一份给你的生日礼物,请你务必收下!”
叶望舒挑了挑眉,放下手里的勺子,故意逗他:“你先说是什么?我再考虑——上次你说给我带奖牌当礼物,结果现在还没见到呢。”
陆霏宇被戳中“小遗憾”,赶紧挠了挠头,语气里带着点急切,叠声喊着:“哥哥,收下吧!肯定是你需要的!我保证不是恶作剧!”他的耳朵都红了,眼神里满是期待,像只等着被认可的小狗,吵得叶望舒哭笑不得。
“行,我收下。”叶望舒无奈地笑着点头,“快拿出来吧,到底是什么礼物?”
陆霏宇立刻眼睛一亮,低头快速捣鼓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点击着,嘴里还念叨着:“马上就好,哥哥你等一下!”
叶望舒疑惑地看着他,刚想追问,手机突然“叮咚”响了一声,屏幕上弹出一条银行短信——“您尾号0816账户于20:58收到转账250000元,余额285437.26元。”
看到“25万元”这个数字时,叶望舒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变得凝重起来。他拿着手机,指尖微微颤抖,还没来得及开口,屏幕里的陆霏宇就赶紧解释,语气里带着小心翼翼:“哥,你别多想!这次世锦赛奖金税后给了我32万,我想着你要去E国,虽然学校承担了学费和部分生活费,但那只够最低生活标准,我不放心。我想让你在E国能专心读书,不用为钱操心,不用去做兼职耽误学习。”
他顿了顿,赶紧补充道:“你不用担心我,那32万我还留了7万应急呢,除了这笔钱,还有因为拿了亚军,队里的集体代言费上涨了,估计9月底就能到账。我在基地里几乎没有什么开销,吃饭住宿都不用花钱,工资和奖金全部都在卡里还有十来万。你就当……你就当我提前预约你做我的专属康复师,好不好?”最后那句“好不好”,声音放得很轻,带着明显的忐忑,生怕叶望舒拒绝。
叶望舒看着屏幕里陆霏宇紧张的样子,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一样,又暖又酸。他知道,这25万元对陆霏宇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是他一场场比赛拼来的,是他日夜训练的回报。可陆霏宇却毫不犹豫地转给了自己,只为了让他能在E国安心读书,不用为生活发愁。
他吸了吸鼻子,努力压下眼底的湿意,声音带着点沙哑:“阿宇,你不用给我这么多钱……学校给的生活费够我用了,我自己也有点存款,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做些学术兼职,不会耽误学习的。”
“不行!”陆霏宇立刻反驳,语气里满是坚持,“学术兼职多累啊,你本来就要学专业知识,还要适应国外的生活,哪有精力再去兼职?我赚钱就是为了能让你和我都能安心追逐梦想,你在E国好好学康复,我在国内好好练排球,咱们一起努力,不好吗?”
他看着叶望舒,眼神里满是真诚:“哥,这钱你就收下吧。你学成归来为我的职业生涯保驾护航,让我能赚更多的钱,到时候咱们就能把小家装修得更舒服,还能一起去旅游。现在这25万,就当是咱们‘梦想基金’的第一笔存款,好不好?”
叶望舒看着他眼底的期待与坚定,心里的犹豫渐渐消散。他知道,陆霏宇不是在“施舍”,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他的梦想保驾护航,就像他之前为陆霏宇整理康复笔记、支持他的排球事业一样。这份双向的付出,这份彼此守护的心意,比任何金钱都更珍贵。
他轻轻点头,嘴角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好,我收下。谢谢你,阿宇。这笔钱我会好好存着,一部分用来做学习资料的开销,一部分留着应急,等我从E国回来,就用它给你买最好的康复设备,帮你做最专业的康复训练。”
陆霏宇听到“收下”两个字,瞬间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眼睛亮得像星星:“太好了!哥,你放心,我会继续好好训练,等你回来的时候,我说不定还能再拿个国际联赛冠军!”
两人又聊了会儿,直到快九点半,陆霏宇怕影响叶望舒休息,才依依不舍地挂了视频。挂电话前,他还反复叮嘱:“哥,钱不够了一定要跟我说,别自己硬扛。语言测试要是有困难,也跟我说,我虽然帮不上忙,但可以陪你聊天放松。”
“知道了,你也早点休息,明天还要训练。”叶望舒笑着点头,看着屏幕变黑,心里满是安稳。
他拿起手机,看着银行短信里的“25万元”,嘴角忍不住上扬。
他会带着这份心意,在E国好好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等明年回来,就以更专业的姿态,站在陆霏宇身边,陪他一起冲击奥运金牌,一起把他们的“梦想基金”,变成满是幸福的未来。
……
叶望舒抵达E国时,正是初秋。LD大学所在的城市飘着细碎的雨,空气里带着湿润的凉意,与C市干燥的秋天截然不同。初到的第一个月,他几乎每天都在“适应”中度过——去超市买东西,会对着满货架的陌生食材发呆;在校园里问路,要反复确认对方的E语发音;就连课堂上,教授快速的语速和专业术语,都让他不得不一边录音,一边在课后花双倍时间逐句翻译。
文化礼仪的差异也曾让他手足无措。第一次参加学术研讨会,他习惯性地鞠躬问好,却发现周围的人都只是微笑点头;和同学一起去咖啡馆,他想主动买单,却被告知“AA制是这里的常态”。这些细碎的不适应,像小石子一样硌在心里,让他格外想念C市的生活,想念陆霏宇在身边时的安稳。
但时间是最好的磨合剂。他开始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常见的E国礼仪,在超市拍照存下常用食材的包装,课堂上提前预习专业术语,甚至跟着学校的语言互助小组,每周去两次当地居民家“练口语”。渐渐地,他能熟练地和超市收银员聊天,能听懂教授课堂上的大部分内容,甚至能自己煮出一锅带着家乡味的番茄鸡蛋面——虽然用的是当地采购的番茄,味道差了点意思,却足以慰藉深夜的思乡之情。
饮食也慢慢习惯了。从一开始对着生鱼片沙拉皱眉,到后来能接受半生的牛排;从每天靠速食面充饥,到学会用烤箱做简单的烤蔬菜。偶尔路过中餐厅,他会进去点一份糖醋排骨,拍张照片发给陆霏宇,配文“没有你做的好吃”,总能收到对方带着委屈的回复:“等你回来,我天天给你做!”
语言课堂的压力也在逐渐减轻。他每天坚持背50个专业单词,睡前听E国的运动医学讲座磨耳朵,遇到不懂的问题,会主动找教授或同学请教。第一次在课堂上完整地用E语回答出教授的问题时,他偷偷拍了张课堂笔记发给陆霏宇,屏幕那头的人立刻发来一连串的“厉害”“哥你太牛了”,还附带了一张自己举着铜牌的自拍,照片里的陆霏宇穿着国家队领奖服,胸前的铜牌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笑容里满是骄傲,像在隔空为他庆祝。
叶望舒看着那张自拍,忍不住想起陆霏宇之前跟他说过的、这枚铜牌背后的故事——那是本届国际联赛最让人意外的一场战役。半决赛时,面对的是本次联赛的种子选手B国队,对方不仅世界排名靠前,还拥有两名奥运冠军主力,实力悬殊。赛前队会上,王教练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包括陆霏宇在内的6名主力队员全部轮休,由替补队员上场。
这个决定当时在队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连替补队员都紧张地问:“教练,真的让我们上吗?我们怕打不好,辜负大家的期待。”王教练却拍着他们的肩膀,语气坚定:“你们跟着主力训练这么久,早就有打硬仗的实力,我相信你们。”
“与其让队员们背骂名,不如我来扛‘不会决策’的恶名。”王教练后来私下跟助教说,“他们还年轻,未来还有很多机会,不能让一次比赛的压力毁了他们的心态。”这话被赶来询问原因的陆霏宇听见了,也明白了王教练的苦心。
他怕主力尽出的情况下,一旦失误输了比赛,队员们必定会遭受媒体和大众的苛责;更怕就算拼尽全力打入决赛,面对老牌排球强国R国队,主力队员也会因为连续高强度作战元气大伤,最后还是拿不到冠军,反而要背负“万年老二”的名声。
那场半决赛,替补队员们果然没让人失望。他们凭借着灵活的战术和敢打敢拼的劲头,硬是在落后两局的情况下,连追两局,甚至在决胜局一度追平比分,让B国吃尽苦头。虽然最后还是遗憾败北,止步半决赛。不过陆霏宇他们也没辜负教练的苦心,铜牌赛当天,他和其他主力队员上场,面对实力不俗的D国队,多次在关键时刻扣杀得分,最后和队伍以大比分3:1拿下比赛,将这枚联赛铜牌稳稳收入囊中。
拿到奖牌的那一刻,陆霏宇第一个想分享的人就是叶望舒。他在领奖台上偷偷拍了张举着奖牌的照片,想立刻发给对方,却又怕打扰他学习,直到看到叶望舒发来的课堂笔记,才忍不住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