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体能教练的办公室,叶望舒朝着训练馆走去。训练场上,队员们正在进行对抗训练,陆霏宇正在练习扣杀,虽然用的是左手,但动作依旧标准有力。看到叶望舒站在场边,他忍不住朝这边看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眼神里满是鼓励。
叶望舒也朝他笑了笑,拿出手机,开始整理下午收集的数据,准备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
叶望舒坐在医务室的桌前,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13名队员的检查数据——从姓名、位置,到伤病部位、严重程度,再到初步的康复建议,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晰明了。他盯着纸上“陆霏宇(主攻):右肩冈上肌水肿,建议每日理疗 拉伸”“郭家源(副攻):右膝积液 半月板磨损,建议水下训练 冰敷”的字样,忍不住摘下眼镜,用指腹轻轻揉了揉发紧的眉心。
其实在开始检查前,他就有过心理准备——奥运备战强度大,队员们常年高强度训练,难免会有伤病。可真当数据全部汇总,他还是有些意外:除了陆霏宇、郭家源,还有薛凯阳的腰椎小关节紊乱、邵云峰的踝关节韧带陈旧性损伤这4个严重案例,其余9名队员也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赵磊的腰背部慢性劳损、许队长的肩颈紧张、二传王哲的手腕肌腱炎……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健康的,关键是他们之中最年轻的是陆霏宇,19岁,最年长的郭家源不过才26岁。
“看来工作量是真的不小啊。”叶望舒自言自语道,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他清楚,康复训练不是一成不变的模板,每个人的体质、伤病恢复速度都不同,后续需要根据队员们的训练反馈和复查结果,不断调整方案。13个人,不能一锅端,得有优先级——先把陆霏宇、郭家源、邵云峰、薛凯阳这4个受伤严重的队员列为重点关注对象,每天跟进康复进度,其余队员则按“训练后放松 每周复查”的节奏来,慢慢调理。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戴上眼镜,在笔记本上圈出4个重点名字,旁边标注“每日跟进”,又在其他名字后写上“每周三复查”。做完这些,他才稍微松了口气,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没关系,慢慢来,总能做好的。至少队员们都很配合,现在已经轻松多了。”对他来说,工作忙碌不可怕,最怕的是患者不配合,只要队员们愿意听话,再大的工作量他也能扛下来。
正想着,医务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随后传来陆霏宇熟悉的声音:“哥哥,你在吗?”
叶望舒抬头,就见陆霏宇端着一个保温饭盒,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他穿着训练服,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刚结束上午的训练,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去食堂打饭了。
“刚在食堂没见到你,我猜你肯定又在忙,没顾上吃饭。”陆霏宇把饭盒放在桌上,打开盖子——里面装着热气腾腾的米饭、糖醋排骨和清炒时蔬,都是叶望舒爱吃的菜。
“我特意让食堂师傅多盛了点排骨,你这段时间天天对着数据,肯定没好好吃饭。快吃吧,别饿伤了胃。”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听赵磊他们说,你这两天从早到晚都在医务室,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特别认真负责。但你也不能这么拼啊,要是你生病了,不仅是我,队友们也会很担心的——大家现在都指望你帮他们调理伤病呢。”语气里带着点嗔怪,更多的却是心疼。
叶望舒看着饭盒里冒着的热气,心里瞬间暖暖的。这两天忙着检查,他确实经常忘了吃饭,有时饿了就随便啃个面包应付。没想到陆霏宇会特意记着,还专门给他打了饭。
他笑着合上笔记本,起身走到桌前:“好,正好也饿了,那我就不客气了。”他拿起筷子,夹了块排骨放进嘴里,熟悉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和陆霏宇之前做的很像,带着满满的心意。
“怎么样?好吃吗?”陆霏宇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像只等待夸奖的小狗。
“好吃,比我自己随便吃的面包强多了。”叶望舒点点头,又夹了口青菜,“谢谢你啊,阿宇。”
“跟我说什么谢谢。”陆霏宇摆摆手,眼神落在桌上的笔记本上,忍不住问,“全队的检查都做完了吗?大家的伤病情况怎么样?是不是很严重?”
叶望舒咽下嘴里的食物,放下筷子,语气平静地说:“都做完了。大部分人都是慢性劳损,不算特别严重,只要好好调理,不会影响奥运比赛。就是你、郭家源、薛凯阳和邵云峰四个人的伤,需要多花点心思,得每天跟进康复进度。”
提到自己的伤,陆霏宇立刻坐直身子,认真地说:“你放心,我肯定好好配合你的康复计划,训练后该理疗就理疗,该拉伸就拉伸,绝对不偷懒。要是右肩不舒服,我也会及时跟你说,不硬撑。”
看着他严肃的样子,叶望舒忍不住笑了:“我知道你会听话。快到训练时间了,你不用在这儿陪我,先去准备下午的训练吧,别耽误了。”
“没事,离下午训练还有半小时呢,我等你吃完,帮你把饭盒送回食堂。”陆霏宇摇摇头,不肯走,“你慢慢吃,不用急,我在这儿陪你。”
叶望舒没再劝他,低头继续吃饭。医务室里很安静,只有筷子碰碗的轻微声响,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惬意。
吃完饭后,陆霏宇收拾好饭盒,又给叶望舒倒了杯温水,看着他喝完,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那我去训练了,你下午要是累了,就眯一会儿,别一直盯着电脑。”
“好,我知道了。”叶望舒笑着点头。
看着陆霏宇离开的背影,叶望舒拿起桌上的温水,喝了一口,心里满是安稳。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很忙碌,要制定康复计划、跟进队员恢复、调整训练方案,但有陆霏宇的支持和牵挂,有队员们的配合,他有信心能做好这份工作。
日子在紧张的训练与有序的康复中一天天过去,距离奥运出征的日子越来越近。随着叶望舒制定的康复计划逐步推进,队员们的身体状况也渐渐有了明显改善——那些最初有轻微肌肉紧张、慢性劳损的队员,经过两周的针对性放松与调理,症状基本消失,叶望舒便不再为他们安排单独的康复训练,只要求他们每天训练后按时完成基础的肌肉拉伸,确保不再出现新的劳损。
训练馆里,之前总喊着“腰快断了”的赵磊,现在能轻松完成连续的鱼跃救球,休息时还能跟队友开玩笑:“叶医生这拉伸动作是真管用,我现在弯腰捡球都不费劲了,之前总觉得腰上绑了块石头似的!”许队长的肩颈紧张也缓解了不少,之前扣球后总忍不住揉肩膀的动作,现在几乎见不到了,他还特意找到叶望舒,笑着说:“叶医生,多亏了你,我现在扣球都觉得有力气多了。”
在重点关注的四人中,陆霏宇、邵云峰和薛凯阳的恢复情况最为理想。陆霏宇严格按照康复计划执行,每天训练后雷打不动地进行20分钟超声波理疗,晚上还会用叶望舒准备的热敷包敷右肩,原本水肿的冈上肌渐渐恢复正常,扣球时的疼痛感也消失了,甚至能尝试用右手完成难度更高的“大力扣杀”。训练间隙,他还会主动跟叶望舒汇报情况:“哥,我今天用右手扣了十个球,一点都不疼,感觉比之前还有力气!”眼神里满是骄傲。
邵云峰的踝关节韧带陈旧性损伤,在叶望舒制定的“水下力量训练 肌效贴固定”方案下,也有了明显好转,之前训练时总出现的“脚踝发软”症状,现在几乎不再出现;薛凯阳的腰椎小关节紊乱,经过两周的牵引治疗与核心肌群训练,弯腰、转身时的刺痛感彻底消失,他还跟队友调侃:“现在我能轻松做仰卧起坐了,之前做两个就疼得直咧嘴,叶医生真是我的救星!”
相比之下,郭家源的膝盖恢复则要艰难得多。叶望舒每天都会为他安排30分钟的水下康复训练,帮助他减轻膝盖负担、增强腿部肌肉力量,训练后还会用冰袋冷敷膝盖,配合外用药物消肿。即便如此,也只能勉强维持膝盖积液不再增加,无法彻底消除——半月板的磨损是不可逆的,叶望舒能做的,只是尽量稳定他的状况,确保不会在奥运比赛前出现恶化。
每次康复训练结束,郭家源都会看着自己的膝盖,轻声对叶望舒说:“叶医生,谢谢你。能维持到现在,我已经很满足了,至少我能再次站上奥运赛场冲击奖牌。”叶望舒总会拍着他的肩膀,认真地说:“别担心,比赛期间我会随时关注你的膝盖情况,有任何不适立刻告诉我,咱们一起调整,一定能让你顺利完成比赛。”
随着队员们身体状况的改善,叶望舒在队内的口碑也越来越好。之前赵医生虽然经验丰富,但主要擅长应急处理,对于康复训练并不专业,制定的方案大多是“通用模板”,无法满足每个队员的个性化需求。而叶望舒的“一人一策”,精准解决了每个人的痛点,加上他性格温柔,无论队员有什么疑问,都会耐心解答,哪怕是训练结束后已经很晚,只要队员找到他,他都会认真帮对方检查身体。
久而久之,队里几乎每天都有人感叹:“陆霏宇你小子命也太好了吧!不仅有个这么厉害的对象,还能把人拐来当随队康复医生,我们都跟着沾光了!”有次训练休息,齐玉峰故意凑到陆霏宇身边,假装羡慕地说:“霏宇啊,你能不能跟叶医生说说,让他也给我制定个‘私人康复计划’?我也想体验一下‘专属医生’的待遇!”
陆霏宇听着队友的调侃,嘴角忍不住上扬,却故意板起脸:“想让叶医生给你制定计划?先把每天的拉伸动作做完再说!叶医生说了,基础不打好,再厉害的计划也没用。”话虽这么说,心里却满是骄傲。
叶望舒偶尔听到队员们的调侃,也只是笑着摇摇头,继续专注于工作。对他来说,能得到队员们的认可,能帮大家以更好的状态备战奥运,就已经足够了。他知道,自己不仅是陆霏宇的爱人,更是国家队的随队康复医生,肩上扛着的是整个队伍的健康保障,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天晚上,训练结束后,叶望舒留在医务室整理当天的康复记录,陆霏宇悄悄走了进来,从背后轻轻抱住他:“哥,今天王教练还跟我说,队里现在的状态是备战以来最好的,还特意提到了你,说你是咱们队的‘秘密武器’呢。”
叶望舒转过身,看着他眼底的笑意,忍不住笑了:“我哪是什么秘密武器,都是大家配合的好。只要你们能以最好的状态站上奥运赛场,我做的这些都值得。”
“当然值得!”陆霏宇紧紧抱着他,声音认真,“哥哥,等奥运结束,咱们就官宣,好不好?我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我的爱人,也是我们队的功臣。”
叶望舒点点头,靠在他的怀里,心里满是安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