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

一大早,刘小福就把赵小蓝叫起来。

赵小蓝睡意朦胧的,这才想起昨晚她和刘小福商量好的,她今天一早去找高诚意商量婚事的具体细节。

用了早饭后,刘小福就陪着年贵妃去皇后居住的翊坤宫请安了。

赵小蓝看着年贵妃病弱的身子,心中不免又是一阵怜惜。

想到刘小福说的:“娘娘只要没有病得起不了床,从来也不会忘记一早去给皇后请安的。”

赵小蓝一面打着哈欠,一面感叹年氏做人真的算十分谨慎小心了,难怪雍正说她对皇后一向恭敬。

在这个宫里,哪怕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日子过得也不怎么样啊!反正,赵小蓝是半点都羡慕不起来。

赵小蓝再一次提醒自己:一定要抓紧时间做作业,然后快点回到现代去!

在这个没有电脑、没有文献、没有面膜的地方,她的忍耐力实在是有限。

今日,除了和小帅哥商量婚礼细节,关键是还能去套套话,给她的资料库再多攒点资料。这么一想,赵小蓝去找高诚意的动力就十足了!

-

作为一个路盲,赵小蓝靠着一张嘴,好不容易才寻到了内务府所在的地方。

高诚意见到赵小蓝后,惊喜万分:“你怎么来找我了?我真没想到!”

一旁的工匠看到赵小蓝后,也都纷纷打趣起来:

“高催长,媳妇来了啊!”

“媳妇真漂亮!快让人家坐啊!”

“人家是来说悄悄话的!你们瞎起什么哄!”

赵小蓝没有理会这些声音,她对高诚意直接道:“我有话,要单独对你说。”

高诚意开心道:“我带你出宫吧。”

赵小蓝诧异问道:“可以吗?会耽误你的差事吗?”

高诚意摇头,“没事。我最近的事情,就是督办他们给陛下造眼镜。陛下说了,他需要很多副,到时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方便他随时拿取。”

赵小蓝点点头,雍正酷爱眼镜的事情,她确实是在文献上读到过的。看来,文献诚不欺她,还真是这么回事啊!一会儿,在这方面,她可以多问高诚意几句,再核对一下文献上的信息。想到这里,赵小蓝的心情,又明媚了不少。

-

高诚意领着赵小蓝出宫后,直接带着她回了他新买的院子。

这是一个二进的四合院。坐北朝南。

进门处,就有门房,门房旁边有会客室,会客室旁还有书房。

再往里面,就是二门。二门之后,有正屋、东厢房、西厢房。

正屋房旁有两间耳房。西厢房和东厢房旁也有耳房。

屋子里,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家具。而且,红绸和喜字也已经装饰了起来,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

赵小蓝新奇地看着这些,觉得很有趣。

高诚意什么都没说,只是任由她随处打量。

赵小蓝看完后,直接问他:“嫁衣订谁家的,你想好了吗?”

高诚意听后,不由笑了起来,“这个问题,你没想过吗?”

赵小蓝觉得这个时候摇头太打击他了,她只能换一种说法,“我忘记了过去,你知道的。从前我有没有跟你提过,我最喜欢哪家的绣娘?我最想要怎样的嫁衣?”

高诚意见赵小蓝问得认真,心中还是有些失落的,但他脾气好,他并没有把这份失落表现出来,他道:“说过的。你说,你喜欢苏绣。那次,我们一起看到了郑淼淼姑娘的作品,你说欢喜的。”

赵小蓝觉得这个答案很好啊,刘吉祥有偏好比没有要强,最幸运的是高诚意还知道得这么清楚,那赵小蓝顿时便没有烦恼了。

赵小蓝无比高兴道:“那就劳烦你了,向那位姑娘订嫁衣吧。”

高诚意听到这句,也很开心,“吉祥,你还是真心实意想嫁给我的,对吗?”

赵小蓝顿时明白,高诚意是误会了她的意思了。但眼下,她也不好解释她为何让他订嫁衣,遂只能含糊道:“婚礼的筹备挺麻烦的,我又忘了从前,可能帮不上什么忙。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嫁衣的事情,遂对你说了。”

“你今天来找我,就是想和我说嫁衣的事情吗?”

赵小蓝坦白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需要当面同你说。还有些别的事情,我也想和你说。”

“好,你说。”小帅哥一脸喜悦。

赵小蓝被他的快乐的笑脸震到了。她心虚地觉得,帅哥明显是想谈感情,而她想要谈的是作业,这样会不会比较打击他?

不过,赵小蓝只犹豫了一下下,还是说出了她的本意,“我听说,鄂尔泰大人原先是内务府的员外郎?”

高诚意虽然不明白为何赵小蓝突然说起鄂尔泰大人,但他还是耐心答道:“是的,鄂大人原先是从五品的员外郎,但陛下即位后特意召见了他,还擢拔了他,如今他已经是一方的封疆大吏了。”

赵小蓝没有别的意思,她只是想核实一下鄂尔泰的生平。鄂尔泰作为雍正的第一宠臣,赵小蓝怎么可能对他没有好奇?

比起张廷玉、李卫和田文镜,鄂尔泰更得雍正的欢心。雍正十年,他才入内阁,但是他的位次却排在了张廷玉之上,成了内阁首辅,这就是雍正对他的信任和看重。

不过,雍正帝死后,乾隆也没少打压他。鄂尔泰的一生,也算是跌宕起伏。

鄂尔泰早年在康熙朝并不被看重,而且他为人刚直,甚至拒绝过当时还是雍亲王的雍正召见,并且对雍正说:“皇子不该结交大臣。”

雍正元年,雍正即位,再次召见他,鄂尔泰以为新皇要报复他了,没想到雍正反而对他道:“朕欣赏你的刚直和才华。”

雍正对鄂尔泰的信任和看重,有始有终。他也是雍正留给乾隆的顾命大臣之一,并同样留遗愿,让鄂尔泰也配享太庙。

不过,鄂尔泰和张廷玉的关系一直不好。据说,两人互相看不顺眼。虽然他们两人都很有才华,操守也都很好,但是一则满汉之分,二则两人的风格不同,所以这两位的关系一直不和谐。

到了乾隆年间,汉族大臣基本聚集在张廷玉身边,而满族大臣基本都围在鄂尔泰身边。

就算他们不想结党,政治力量也事实形成了。

出于君权的稳固,乾隆有打压他们的现实需要。

但,事实上,乾隆对雍正喜爱的臣子都很不友好。对李卫评价刻薄,对鄂尔泰死后也要迁怒,对张廷玉极尽羞辱。

雍正虽然看上去很铁血,但是外冷内热,他和自己的信任的臣子处得很好,经常说掏心窝子的话。

乾隆号称自己是十全老人,标榜自己用仁义治国,事实上做的那些事,却让人细思极恐。

乾隆甚至逼死了自己最小的弟弟——弘曕。

弘曕,是雍正最小的儿子,出生于雍正十一年,母亲是谦嫔,号称“圆明园阿哥”。乾隆即位没多久,就将他过继给了果亲王。后来,圆明园失火,众人去救火,弘曕来得最晚。另外,在皇太后处请安,弘曕跪的地方,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乾隆于此十分不悦,过后便给予他十分严厉的处分:罚俸夺爵。

弘曕被重罚后,心中抑郁,一病不起。弘曕病危时,乾隆还去探病,并对他说:“因为你年轻,所以罚得重了些,没想到你会病得如此严重,那就恢复你的爵位吧。”但过后不久,弘曕就死了,死得时候还不到32岁。

如果说雍正逼死自己的政敌,手段狠辣,但还算事出有因。那么,乾隆只是因为小事不悦,就逼死兄弟,便更加不堪了。

更要命的是,乾隆穷奢极欲,利用和珅做他的白手套,替他到处弄银子。而他自己,则是扮好人。所有乾隆不方便做的事情,都可以让和珅替他干了,恶名都由和珅担着。

有人甚至调侃说,乾隆朝最大的贪官,不是和珅,而是乾隆自己。

是以,鄂尔泰虽然在雍正朝功勋卓著,但不幸遇到乾隆这么一位继任君主,自然也是无法善了的。他活着的时候,乾隆就各种打压他。后来他病死了,乾隆还特意跑去怀念他。但是,即便在鄂尔泰死后多年,乾隆还因为他的侄子和门生犯错而迁怒他,将他移出了贤良祠。

张廷玉看到乾隆对鄂尔泰不善,决定辞职,可乾隆始终不肯放过他。张廷玉也知道不妙,所以让乾隆保证让他配享太庙。乾隆出于老爹遗愿压力,虽然做了保证,但过后就责问张廷玉:“你凭什么配享太庙?”不久,又找了由头抄家,但是什么都没抄出来,只好作罢。但张廷玉之后也过得非常憋屈,抑郁而终。

赵小蓝一番思绪过后,终于回过神,问起小帅哥一个她非常关心地问题来:“你觉得,陛下和太后的关系怎么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雍正是我的期末作业
连载中画中留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