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里一直放不下的那个人……” 陈新突然压低声音,“他给不了你想要的未来。”
“胡说什么!”顾影怜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愠色。
陈新却笃定地看着她:“有些事不用说得太明白。”
其实他并不知晓,顾影怜早已在理想与现实间划清界限,两人的人生轨迹本就南辕北辙。
转眼到了“五一”劳动节,陈新回老家相亲时遇见了周琳。两个年龄相仿、门当户对的年轻人一见如故,从相识到相恋只用了短短五个月。在亲友的见证下,他们于国庆节举行了婚礼,在众人祝福中携手迈进婚姻殿堂。
顾影怜发觉,生活似在逐渐褪色。父亲术后病情反复,三度被推入重症监护室的那一刻,生命的无常如惊雷般震颤着她。银行卡余额近乎见底,现实的重压让她的呼吸都变得艰难。她曾构想,爱应是纯粹的存在,不掺杂现实的苟且,即便所爱之人如虚幻的神明遥不可及,也能成为精神的支柱。然而,迈克的突然消失,恰似星子坠落,让她在命运的风暴里迷失了方向。曾经那个思维敏锐、条理清晰的她,似乎正在逐渐远去,只留下一个在混沌中挣扎的身影。
工作曾是顾影怜生命的锚点,她将博物馆视为文明的容器,相信自己正以创意为钥匙,解码历史封存的基因序列,让沉睡的文明密码在当代焕发生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她慢慢察觉,众多展览并非引领思想的航船。它们要么陷入陈腐说教的泥潭,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强行灌输知识;要么沦为感官享受的狂欢,用五光十色的刺激吸引观众。当游客举着手机在展柜前狂热定格,或在光影幻境中忘情惊叫时,真实的历史正悄然遁入虚空。她明白,当“真”被解构,“善”与“美”便成了悬浮的空中楼阁。
10月中旬,策划顾影怜与设计总监黄一翔、主案设计陈英君组成的项目小组,正与曾洪明导演工作室就江西泽虞县博物馆序厅影片展开技术联调。
“这个项目的核心在于找到水患记忆与文明传承的情感纽带。”曾导演操控着电脑,《山海经》中的人面鸮形象同步呈现在前方的投影幕上:“根据《山海经》记载,这种人面鸟身的神祇能御凶捍灾。我们计划让它化作一道光流,穿越北宋政和年间的滔滔洪水,最终凝聚成镇馆之宝灵凤云纹白玉尊上的浮雕——这个演变过程将成为贯穿全片的精神图腾。”
“视觉呈现颇具张力。顾老师有何见解?”黄一翔道。
顾影怜道:“该设定存在三重文化悖论:其一,《山海经》人面鸮实为旱魃化身,《神异经》明确记载‘见则其邑大旱’,与镇水文化存在根本冲突;其二,镇水兽造型自大禹铸牛传统一脉相承,牛在五行属土,土性克水,泽虞县开元七年镇水碑,碑趺正是铁牛造型;其三,本地‘铁牛锁蛟’祭祀仪轨延续千年,与水神信仰深度绑定。此外,人面鸮与宋代凤鸟缺乏纹饰演变证据链。我们再来看看泽虞县的文物,唐代竹符治水碑,2005年铁牛祠修缮出土,载有‘开元七年,虞民三千,伐竹廿万,筑络石塘十二里’;明代《抗洪全图》石刻,详录竹笼编织、石塘夯筑工序;清代《重修竹络石塘碑记》,记载历次工程改良。这些实物证据构成完整的防洪记忆链,比神话演绎更具说服力。”
曾洪明皱起眉头:“但甲方上次对人面鸮的创意表示认可。”
顾影怜道:“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坚持专业判断。若采用错误文化符号,开馆后必将引发学术争议。”
陈英君道:“顾老师,你看你能不能去说服甲方,接受这个设定呢?”
陈英君轻声建议:"顾老师,您看是否需要直接和甲方沟通?"
顾影怜道:“说服甲方容易,说服自己难。我建议推翻人面鸮的演变线索,改以竹络石塘的千年演进为核心,提炼‘以柔克刚、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
曾导演道:“黄总监,你看呢?”
黄一翔沉吟片刻,转向曾洪明:“曾导,我们今天先按这个方向调整方案。你负责修改脚本,我和顾老师去争取延迟汇报时间。”
会议结束后,顾影怜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此时,陈英君跟了进来,手里拿了一张刚调整好的手绘平面布局图。她带着一丝调侃的语气说道:“顾老师,您今天在会议上可真是魄力十足啊,直接就把曾导的方案给否了。要知道,他在业内那可是响当当的大导演。”
顾影怜正翻开《泽虞县志》,听到这话,头也不抬地回应道:“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陈英君接着说:“您没注意到吗?曾导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估计他心里正不痛快呢。”
顾影怜道:“不至于。”
10月下旬,顾影怜与谢庭兰、陈新一行三人出差陕西太虚县。到了那儿,大家先去参观县博物馆。在 "天人合一" 主题展项前,不少观众驻足赞叹。该展项采用分层结构:顶部为二十八宿彩绘穹顶,中层置宋代针灸铜人复制品,底部是立体麦浪装置艺术。
“顾老师,你觉得这个展陈设计如何?”谢庭兰指着展项询问。
顾影怜凝视着旋转的铜人模型:“符号拼贴大于文化诠释。”
谢庭兰道:“怎么说?”
这时,旁边的两名观众也围了上来,想要听听顾影怜的看法。
顾影怜轻点地面麦浪装置:“天人合一的本质是物我交感的生命节律。这里将天文、人体、农耕三个维度机械叠加,却未建立气脉贯通的动态联系。就像《黄帝内经》讲的‘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真正的天人合一应该是动态的生命循环。
谢庭兰道:“如果你重构这个展项呢?”
顾影怜道:“我将基于《黄帝内经》四气调神理论,来设计这个展项。如果展项设计为动态,可以采用幻影成像或LED大屏,以太虚县明代古村为原型,春三月北斗东指,草木萌发间村民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播种劳作,食嫩芽绿叶,减酸增甘以养肝气;夏三月斗柄南指,蝼蝈鸣蚯蚓出时,村民无厌于日耕耘田间,食酸咸固护心气;秋三月斗柄西指,松鼠储粮之际,村民早卧早起收割稻谷,食梨润燥以敛肺金;冬三月斗柄北指,动物蛰伏时,村民闭藏温补,啖食根茎养护肾水。”
谢庭兰道:“静态展项怎么设计?”
顾影怜道:“可以聚焦单季,比如春三月:穹顶采用星空彩绘,描绘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东方,象征春季;微风装置模拟东风轻拂,营造春天的氛围;地面设置机械草木发芽装置和冬眠苏醒的动物模型,展现自然的复苏。人物形象设计为披发宽袍的古代村民,呼应《黄帝内经》中‘被发缓形’的养生理念,体现顺应节气的生活方式。”
陈新道:“那如果只用图文来呈现呢?”
顾影怜道:“可以用动态连环画来展示——比如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画出来古人怎么跟着节气种地、吃饭、作息,就像《黄帝内经》里说的,北斗星转到哪儿,人就跟着干什么,动物和植物也一起变化,这样大家一看就明白‘人和自然要同步’的道理。”
话音刚落,两名围观的观众鼓起掌来。其中一人感慨道:“展项这么设计,才算是把‘天人合一’讲清楚了。”
11月上旬,顾影怜参加河南阏伯县商文化体验馆的布展汇报。在汇报会上,甲方的一名领导问道:“顾专家,能不能把商城复原成《封神演义》里的朝歌那样?”
顾影怜道:“目前的考古发现仅能确定都城的大致轴线——通过柱洞间距可推算出宫殿区的大致范围。但对于城垣缺口是否为城门、外侧有无防御沟等问题,学界尚无定论。我们对先秦都城的了解,除了依靠有限的考古发现,主要依据的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然而,该书所呈现的是理想化的都城模式,且其成书时间晚于商朝约五百年,因此商朝都城的实际布局未必符合《考工记》中的记载。”
领导道:“我要的是‘体验感’!商业街需要的是妲己跳舞、姜子牙封神,不是这些破土疙瘩。”
顾影怜道:“可以做猜想复原区,挂牌说明是学术推测……”
领导道:“我再强调一遍,我要的是‘体验感’!游客是来看故事的,不是看你们做研究!”
顾影怜道:“若我们呈现的内容经不起推敲,这会对观众造成误导。”
会后,黄一翔拽住她的袖口:“你轴什么呢?跟领导呛声?他要复原商城,咱就依着复原,很难吗?”
顾影怜道:“我们是博物馆策展,不是拍电影。”
11 月中旬,顾影怜与黄一翔赴安徽黟戟县,参与该县考古博物馆概念设计方案比稿。该考古博物馆由安徽戟水文投集团投资运营,馆藏文物属县考古所,二十年后无偿移交政府。顾影怜阐述了灵启团队的设计构思:
“我们以‘剑脊成川’为展示主题,除序厅外规划四大主题展区——时空叠印厅、防洪工程厅、共生智慧厅与文明升华厅。方案系统梳理黟戟县考古历史脉络与学术成果,重点聚焦宋元古战场遗址与明清防洪大堤遗址的考古发现,通过沉浸式展陈技术重构历史场景,展现地域文明在军事防御与水利智慧方面的独特价值。基于主题内容,我们提出了‘锋水同构’的设计理念,以战争锋芒与抗洪水系为双核,通过青铜与铸铁的材质对比、防御工事与水利工程的时空叠印、机械传动联动装置等手法,构建刚柔共生的空间叙事体系,实现军事防御与生态治理的同构表达。比如,我们的空间布局模拟古偃月河S形河道与战壕折线形态,转折处设置‘剑脊’形坡道(倾斜15°)与‘川流’缓坡(5°),让观众通过身体感知战争与抗洪的空间张力……”
“顾老师,能否容我补充一点想法?” 安徽黟戟文旅投集团执行董事张翎微笑着抬手示意,这位身着香奈儿套装的资深文旅人语调温和却不失分量,“我们希望这座博物馆能成为黟戟文化的金色名片,重点呈现太平盛世的市井烟火与文化传承。”
顾影怜轻轻点头,滑动鼠标,将PPT页面拉到轴测图那一页:“张总的建议非常重要。我们特别设计了‘水韵商埠’主题展区,通过立体投影技术还原明清时期古偃月河千帆竞发的商贸盛景。但关于遗址部分,我们采用‘逆境中的文明韧性’叙事策略——”她调出防洪堤遗址展区的效果图,“这些历经三十余次洪峰的石砌堤防,正是黟戟人化水患为水利的智慧结晶。我们将用多屏互动剧场,展现祖先如何用糯米灰浆筑堤、以北斗星象布防的科技创举。”
“至于宋元古战场,” 她切换到另一个界面,“我们采用虚实融合技术,通过 3D 建模还原士兵解甲归田、军民共建水利的历史场景。这种锋水同构的文明演进,恰恰印证了张总强调的‘国泰民安’需要智慧与勇气的双重支撑。”
张翎笑道:“顾老师,看来我们在根本理念上存在分歧。我要的是观众走进来就像穿越到《清明上河图》,而不是来看灾难纪念馆。”
顾影怜道:“张总,这些遗址不是灾难的注脚,而是文明的勋章。如果剥离了战争与洪水,黟戟县的历史将失去厚重感,古偃月河不过是条普通河道。”
张翎道:“抱歉,我只要歌舞升平。第一,删除所有与战争、洪水相关的内容;第二,增加非遗市集和科举功名互动体验;第三——”她突然转向黄一翔,“若贵司坚持悲剧叙事,我们将终止合作。”
顾影怜站起身时,西装外套勾住了会议桌的金属边缘,撕裂声在死寂中格外刺耳。“张总,您可以更换设计团队,但无法改写历史。”说完,她转身推门而去。
黄一翔脸上堆出职业性的笑容:“张总的指示非常关键,我们将重新优化方案,重点突出喜庆祥和的文化氛围。”
黄一翔追出旋转门时,暴雨正将顾影怜的衬衫浇透。“你疯了吗?” 他扯下领带甩在积水里,“那是三千万的项目!你知道这关系到多少员工的年终奖?”
顾影怜嗤笑一声:“我们年年十三薪,什么时候见过年终奖?天天加班,加班费的影子都没见过。我要只是为了钱,会在暴雨天跟你争论历史真实?是因为我们站在文明传承的渡口,而你正在把渡船改造成游乐场!”她抹去脸上雨水,继续说:“你知道吗?江承澜初任黟戟知县那年,古偃月河洪水冲毁九座村庄。这位余姚进士跪在废墟中对天起誓,‘不治水患,绝不还乡’。此后,他在古偃月河坚持治水二十年。头三年他徒步丈量河道,在险段埋下刻着水位的石桩;中间十年研发‘九宫连环堤’,用糯米灰浆加固;最后七年建成五里一闸的防洪体系!他散尽家财在堤顶种了十万株水杨,临终前还指着新栽的树苗说‘等树成材,后世子孙就不用再遭水患了’。这样的人不值得铭记?你总说市井繁华,可哪个盛世不是建立在无数人的脊梁之上?”
黄一翔扯松湿透的衬衫领口:“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做馆是为了让游客放松,不是上历史课!”
2013 年除夕,顾影怜在堂屋裁红纸时,父亲的藤椅正吱呀着碾过满地碎阳。母亲与黄大妈的嗑瓜子声从檐下漫过来,混着远处零星的鞭炮响。
黄大妈一边嗑瓜子,一边说,“你家影怜也不小了,该找个对象了。”
母亲叹了口气:“我也跟她说过好多次了,趁年轻找个对象,不然结婚晚了生孩子难。”
黄大妈又问:“莫非是有对象了,你当妈的还被蒙在鼓里?”
母亲无奈地说:“应该没有吧。再说,我们家条件不好,她爸长年吃药,谁愿意摊上我们这样一家人。你要是有合适的小伙子,就介绍给我家影怜啊。”
黄大妈连忙答应:“一定一定。”
“爸,上联写‘灵蛇衔瑞草’行不?” 顾影怜突然扬起毛笔,墨汁在“草” 字最后一竖上洇出个小疙瘩。
父亲道:“都行。”他躺在藤椅上,晒着太阳,整个人看起来非常虚弱。
那个春节,顾影怜被安排了两次相亲,皆无疾而终——男方嫌她不够鲜活或不够标致。这对顾影怜来说是一件好事,母亲不再逼她相亲了。
第一场相亲是在镇上的茶馆。对方是一名邻村的青年,在昆明做软件销售。他看上去很开朗,五官端正,身材健壮。他坐在顾影怜对面,打量了她半天,却似乎没有谈话的兴趣。
在为茶杯添了第四遍开水后,他问顾影怜:“我每周健身两次,你呢?”
顾影怜如实回答:“我经常加班,没什么空。”
“你体型偏丰满,”他皱眉,“得注意健康管理。”
顾影怜只是轻声回应:“也是。”
他突然站起身来:“不好意思,我还有点事先走了,以后再聊。”
第二场相亲是在黄大妈的家中。黄大妈的远房侄子始终低着头调试新手机,当听到顾影怜是搞策展的,他突然把手机屏幕转向她:“看我刚下的《愤怒的小鸟》,这关卡了三天。”
顾影怜坦白道:“我不太会玩游戏。”
他听后失望地回应:“哦。”
随后,便是令人尴尬的沉默。
9月初,顾影怜与黄一翔抵达甘肃涅川县,为即将建设的工业遗产博物馆项目展开调研。踏入涅川,硫化物的气息扑面而来,顾影怜和黄一翔下意识地掩住了口鼻。
文物局副局长任勇民见状道:“比起前些年,现在情况已经有所好转。那会儿污染严重,窗户都不敢开,太阳都被灰蒙蒙的。”
黄一翔问道:“任局,今天行程怎么安排?”
任局答:“上午我带你们去县里的露天大矿坑看看。”
当他们站在海拔接近1800米的观景平台,俯瞰着长1300米、宽700米的椭圆形矿坑全貌时,这座上世纪六十年代挖掘的人工矿,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奇异的几何美感。
任局介绍道:“我们这曾是资源大县,为国家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当年,这个露天矿不仅结束了我国‘贫镍国’的历史,其爆破与开采技术也开创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露天采矿的先河。只是,过去的发展模式透支了子孙的未来,山被挖空,人口流失严重。如今,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环境生态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外出打工的人也开始回流,经济生活也活跃起来了,未来定会更上一层楼。”
黄一翔道:“废矿也能复绿吗?”
任局道:“其实,我们今年已经启动了对这个矿坑的复绿工程,只是目前还处于以技术试验和基础治理为主的试点创建期。废矿复绿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投入成本大,时间周期长,但是并非不可能,有志者事竟成。国际国内都有一些废矿复绿的成功案例,比如中国的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江西赣州頹土矿区复垦,英国康沃尔郡的伊甸园工程、加拿大温哥华的布查特花园等。”
顾影怜倚靠在围栏边,俯瞰着那个巨大的矿坑,它仿佛是地球被剜去了一块心,**着结痂的伤痕。她的胸口突然绞痛,汗水沁出额头,她不得不趴在围栏上。她突然意识到,原来有些人的离开,是要在人心里凿出整座矿场的空洞。
任局见状,赶忙上前关切地问:“顾专家,您没事吧?”
黄一翔也迅速过来扶住她,从身上找出纸巾递给她。顾影怜用纸巾擦了擦额头的汗,虚弱地说:“没事。”渐渐地,她发现疼痛已经缓解,便慢慢站起身来。
顾影怜凝视着露天大矿坑,心中勾勒出一幅画卷:“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里将重现生机,葱郁的林木遍野,枝头栖息着灵动的飞鸟,潺潺溪水蜿蜒而过。”
只是,废坑的重生不是奇迹,而是科学、时间与生命力的合谋。真正的修复从不是填补,而是让新的生命在创伤之上建立起更坚韧的生态——那些曾被剜去的“地心”,终将在根系的网罗中,重新成为大地跳动的心脏。涅川县的工业遗产博物馆项目,最终归属了他方。然而,那个露天大矿坑,却在顾影怜心底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