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行雁不明所以,但还是跟着内廷使者再度到了明堂。
看到明堂的那一瞬间,萧行雁心中感叹片刻。
唉,又来了。
只是不知道这次又招惹了谁……
萧行雁沉思片刻,发现她好像惹了挺多人的。
她不由得对自己的惹事能力赞叹一声。
“萧大人,”内廷使者转身开口:“请进吧。”
萧行雁迎着翊卫的目光,抬步进了明堂。
琉璃瓦透过初晨的阳光,将明堂内照得熠熠生辉。
萧行雁一进门,就看到武三思幸灾乐祸的目光。
萧行雁:……嗯,不用想了,应该就是这狗贼。
萧行雁掀袍一拜:“臣萧行雁,参见陛下。”
武曌的声音从上首传来:“梁王参你生活奢靡,以玻璃做灯盏……”
说到这里,武曌也有些无语。
谁不知道梁王生活奢靡,可奢靡成这样的人,居然攻讦别人奢靡?
但武三思言之凿凿,御史中那日也有人在摘星楼吃饭,听过此事的。
萧行雁:“……”
她深吸一口气:“臣确有玻璃灯罩。”
众臣一时哗然。
“但臣不认生活奢靡。”萧行雁缓缓开口。
“胡言乱语!谁不知生资署俸禄有几何?若非贪墨,你哪里来的钱买这玻璃灯罩?”
萧行雁纳闷道:“在下还以为御史既然听说了摘星楼的事情,想必也听说过在下与商人叶芜的关系。”
“你的意思是这东西是他送你的?”
“哦,那不是。”萧行雁:“这东西是我差人特地烧的。”
“笑话!”武三思神情讥讽:“谁不知道这样品质的玻璃唯有西域传来,价格高昂,向来都是作为贡品的,你说能烧就能烧。”
萧行雁瞥了他一眼:“能烧就是能烧,不只能烧,我还能烧得比她样子更多更漂亮,还能把它烧到瓷器里。你不行,就别觉得别人也不行。”
武三思正想再度开口,就听见武曌出声了。
“肃静!”武曌看向萧行雁:“你说你能烧出来?”
萧行雁点点头:“此事可请新安县主作证,昨日县主曾与我一同去了城郊的琉璃厂。”
“哈——”武三思终于逮到萧行雁的小辫子,当即耀武扬威起来:“你刚刚还说是玻璃,如今又说是城郊的琉璃厂?”
“……”萧行雁:“算了,和你说不清。”
武三思:“?”
怎么感觉被鄙视了?
萧行雁朝着武曌一拜:“启禀陛下,琉璃和玻璃的制作方法相似,但玻璃匠人难寻,臣才找了琉璃匠人。”
武曌皱皱眉:“你找琉璃匠人做什么?”
萧行雁道:“臣前些日子偶遇一位道长,痛批炼丹尽是以害人东西,臣一时好奇,便与他一同去看,结果却见人拿出一种火药,遇明火如炸雷。”
“臣便想……此物是否可用于战场……”
武曌眼神一动,面上倒还是那副模样:“这与玻璃有什么关系?”
“臣问他可否量产这火药,他说分量看不清,易炸,臣便想,若是有容器能分辨清楚这些东西,肉眼也可看见,是否便能让火药稳定产出。”
武曌沉思片刻:“这火药,有几成概率制出?”
萧行雁微微颔首:“臣不知,故而不敢报与陛下。”
明堂中一时安静下来。
只是众人的躁动肉眼可见。
尤其是兵部尚书娄师德,整个人激动得浑身颤抖。
武曌倒是冷静一些,自从安西四镇陷落,她便无一日不想派兵出去。
前两年内政尚且不稳,她将此事暂且压下,但今年朝堂运转已经步入正轨了,她又慢慢起了出兵的心思。
没想到萧行雁又带给她这么一个惊喜。
她抬起眼皮:“既如此,我看你不如和兵部尚书商议此事,若是此事能成,朕重重有赏!”
武三思张口:“她!”
武曌冷眼看过去:“朕容你再一再二,不能再三,梁王,回去!”
武三思闻言,终于从中察觉到了武曌的不悦,缓缓退了回去。
御史却还张着口:“陛下!不可啊!这玻璃成本高昂,浪费民力,如何能常用!”
萧行雁缓缓开口:“这方子我改良过,成本不过是原来玻璃的三分之一。”
御史顿时也像是被掐住脖子的鸡,安静下来了。
朝中众人再无一人出来了。
试问众人,谁不想收回安西四镇?
现在站出来反对,那才是卖国贼!
事情一说清,武曌便抬了抬手,让人回去,却听见一阵环佩叮当声传来。
“陛下!”薛崇锦眨着眼睛,一身礼服被人带来了明堂。
她有些激动,只当是自己前些日子向太平求官的事情有了着落。
武曌这才想起什么来:“我听闻昨日你随萧行雁一同去城郊看了玻璃?”
薛崇锦不明所以:“是,萧大人还送了我一套玻璃餐具。”
武曌勾勾嘴角:“正巧,今日下朝给我送过来,让我瞧瞧。”
薛崇锦:“???”
那套餐具她都还没捂热!!!
.
傍晚,下值后。
萧行雁照旧上了叶芜的马车。
叶芜捻起茶叶泡了一壶茶,给萧行雁倒了一杯:“今日还去摘星楼吗?”
萧行雁眨眨眼:“去崖津海夷肆吧,咱们好些时候没去了。顺便再去买些颜料吧,上次买得差不多了。”
尤其是叶芜走后,她平均两天就要画一幅画。
叶芜点头,转头就去吩咐严伯。
马车缓缓行进,正晃得萧行雁昏昏欲睡时,外面一阵辱骂突然让萧行雁一个激灵。
萧行雁掀开车帘,就看见几个稍微壮些的人正对着被围在中央的瘦弱男子推搡着。
几人身上还穿着衣裳,像是教坊司的舞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