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神女在上

刘相眼观鼻鼻观心,

偏嘴上却不肯闲着。

王司徒只冷哼一声,

“相国府上的班子,可敢于朝堂唱戏?”

“自然不敢。”

“那便不值一观,且看今日朝堂,将有新戏上台。”

很快,

皇帝现身,

御座左右,

分立一男一女,

皆是仙姿玉骨。

“紫微星落,神女现世。”

“本座奉天命,迎神女入朝。”

眼见一黄毛丫头立于群臣之上,

王司徒和刘相一对视立时发难,

“陛下乃天子,神女纵得天命,焉敢一言不发,是为大不敬。”

大祭司从容道,

“神女言灵,不可轻语。”

“平日神女之意,皆由本座转达。”

刘相一哂,

这意思是,

神女话不多,

可但凡她说的,

就得被奉为圭臬?

黄口小儿自己招摇撞骗,

现在还拉上个黄毛丫头,

野心倒是不小,

不过这也难怪,

大祭司近年来,

观星频频失误,

他想借神女重塑威信,

可这也给人可乘之机。

言灵之说,

但凡失误,

便是死局。

“首座,言灵之说,是否太过冒险?”

玉明神色有些不安,

隐露出一丝不赞同。

心隐表现更为明显,

眉宇之间皆是焦急,

“若是一朝失误,只怕万劫不复。”

白衣青年面色淡然,

目中闪过一丝凌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如今我们声望不稳,唯言灵之说可摄人。”

他望了眼少女,

见她并无惧色,

心中更添赞叹,

软下声安抚道,

“况且本座声明,代传神女之意。”

“本座虽为大祭司,可毕竟不是神明。”

“偶尔理解错,也并不奇怪。”

心隐震惊又担忧,

“如此大臣能信神女言灵吗?”

大祭司看他一眼,

“自然不能全由本座代传,神女偶尔也要亲授天命。”

“但她开口,绝不能错。”

他露出一个微笑,

“近日便有一事,可助神女立威。”

大祭司能担大任,

自然很有些手段,

国祚不稳,

时有叛乱。

近日又有流民起义青州,

天子日前派兵前去剿匪。

然叛军众多,

且民情激愤,

又据守青州,

易守而难攻,

此次平乱,

数月不成,

天子震怒,

群臣激愤。

大祭司使人暗中推波助澜,

很快朝堂便有人按捺不住,

要用此事来一试神女言灵。

“启禀陛下,青州之患,延绵数日,臣忧甚之。”

“神女言灵,此时不语,更待何时?”

玉旒之后,

天子面上淡淡,

不着痕迹看眼少女。

此番大臣来势汹汹,

而且所用理由正当,

他没借口替她挡下。

“神女。”

众臣瞩目,

少女张口,

“青州之患,月内必平。”

众臣哗然,

久攻不下,

月内能平?

“神女,青州之患,当真一月可平?”

日晚间,

天子召见,

借手谈之名,

探破青州之事。

“可。”

少女面露苦恼,

却不为破青州,

而是对着棋局。

天子闻言,

不掩担忧,

“神女年纪尚轻,言灵若有不成,也不必太挂怀。”

他眉间沟壑隐现,

身上披着件外衣,

看起来殚精竭虑。

她心中叹息,

他自身难保,

还为她开脱,

他虽不算成功的皇帝,

但肯定算是一个好人。

她不知该如何宽慰他,

叫他不必再为她担心,

只露出一个笑容,

拿了个橙子给他。

他接过橙子,

摸了摸她发顶,

露出个明了的笑,

“橙,成。”

小姑娘很懂事,

他剥了橙子,

递还给她。

“朕不饿,你吃吧。”

她接过,

细细咀嚼,

他望向窗外,

但愿此事能成。

事实证明,

大祭司准备充分,

青州之内,

他早已安插内应,

只等得令,

便助力大破青州。

神女传说由来已久,

比大祭司更得人心。

而今神女降世,

声名更胜从前,

一时风头无两。

“神女在上,保佑我儿金榜题名。”

“神女在上,保佑我家香火延绵。”

……

神女祠人来人往,

青年目光悠远,

低头悄声道,

“当年我们初见时,这可没什么人来。”

少女戴着帷帽,

忆起当年往事,

缘分之事,

当真奇妙。

“有时我在想,当年带你回来,究竟是救了你,还是害了你。”

少女看了他一眼,

他虽然看着冷漠,

却一向多愁善感,

他和心隐一样大,

却显得成熟不少。

她拍了拍他的肩,

用目光让他安心。

但行前路,

多思无益。

“神女得天授意,诛剪宦官,百姓方得平安。”

“神女得天授意,废人殉制,陛下延年益寿。”

少女垂下眼帘,

大祭司倚仗神名,

行的倒都是公义事。

百官虽对他不满,

但也无法反对。

在这皇宫中,

除了心隐玉明,

她平日见最多的,

便是天子和大祭司。

“神女有名字吗?”

天子有一天问,

按说即便是神,

也该有个名字。

可古老的传说里,

却没有神女名字。

这个来当神女的小姑娘,

又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呢?

她没有回答,

也并不在意,

但有人在意。

“你想有自己的名字吗?”

“你后悔被我带回来吗?”

晚间在寝殿,

心隐忽然问。

他仔细观察她的神情,

想看出她有没有难过。

少女有几分无奈,

他一向没心没肺,

忽然变得像玉明,

一副苦大仇深样。

她摇了摇头,

表示不后悔。

他高兴起来,

“就是嘛,相逢便是有缘,哪里有什么可后悔的?”

“若不带你回来,你不就没哥哥,我也没妹妹了?”

他笑得眼睛弯弯,

让她不由跟着笑起来,

这家伙长得可爱,

笑起来更让人不设防。

“在你心里,我是哥哥吗?”

他笑意未止,

眼中却透着认真,

她迟疑片刻,

她无法叫出哥哥,

但可以摆个口型。

她的唇微微一动,

他的手掩了上来,

她静静望他眼睛,

“大人记得当年初遇,我第一句话是什么?”

她忽而发现,

她并不记得,

她一直以为,

当年的初遇,

尚历历在目,

其实至今脑海中记忆犹新的,

只是桌布掀起时的一刹惊慌,

和他们身上萦绕的淡淡檀香。

心隐呵呵一笑,

朝她拜了一拜,

“神女在上,保佑我财源广进、福运亨通。”

她望着他模样,

不由也笑起来,

“不过如今,愿望变了。”

“神女在上,保佑我得一心人,白首不离。”

“大祭司年初言,今年将岁和年丰,然前有青州反叛,后凤阳、淮安接连遭逢大旱,民食草实,请陛下降罪于大祭司。”

前青州之变时,

刘相和王司徒隐忍未发,

而是静待时机,

后恰逢凤阳、淮安饥荒,

才觉证据充足,

当朝对大祭司怒目而视。

“青州反叛,俱已镇压。”

“至于凤阳、淮安饥荒,朝廷也已遣人赈灾。”

“难关皆渡,自然属岁和年丰。”

大祭司神色依然淡淡,

但因着彼此距离极近,

少女看到他面部微抽,

泄露了他的紧张不安。

“赈灾只救得了一时,凤阳、淮安至今仍处大旱,已两月未有降雨,这也算渡过难关?”

“请大祭司明示,大旱几时能止?”

众臣逼问下,

大祭司只道,

“本座已卜了一挂,但卦象复杂,解卦还需时日。”

王司徒冷哼一声,

“万民焦心,如何能等?”

“既然神女言灵,还请神女明示。”

大祭司阻拦道,

“神女年纪尚轻,不可擅用言灵之力,否则神魂不稳。”

天子难得冷脸,

“既然大祭司能解卦,何需动用神女之力?”

天子终究威慑不足,

群臣更是有备而来。

“大旱伤民,求神女明示。”

大殿上满是乌泱泱发顶,

气氛一时陷入剑拔弩张。

“凤阳、淮安,十日内,必降雨。”

话已出口,

举殿皆惊。

天子和大祭司面沉如水,

刘相和王司徒难掩喜色。

“十日?!怎不说三月!”

心隐总是上翘的嘴角沉下来,

少女看他仿佛瞬间生了白发,

“我带你走。”

“不能坐以待毙。”

玉明收拾起了包袱,

不知何时换上了夜行衣,

见少女仍稳坐如山,

他一时间气极,

“现在不是闹脾气的时候,我知道那种情况下,必须说出期限,没有怪你。”

“只是十日太短,降雨的可能,微乎其微。”

“听话,跟我走。”

她挣开他的手,

抱着膝静坐着。

玉明落下泪,

心隐喃喃道,

“当年初见你也是这般,我还以为是段天定缘分。”

“谁能想到,竟是孽缘,我一意孤行,害你良多。”

他坐到她身旁,

“你要如何便如何吧,但到时他们要杀你,得从我身上踏过去。”

玉明放下包袱,

“你们都疯了,我清醒何用?”

“我得守着你,等你清醒了,才好带你走。”

“听说了吗?神女预言,十日之内,便会有雨。”

几人面黄肌瘦,

面上神情雀跃。

有人忍不住泼冷水,

“你真相信有神女?”

“大祭司年初还说,今年是大丰年呢。”

又有人道,

“大祭司窥天道一角,如何能与神女相比?”

“神女说会下,就一定会下。”

众说纷纭下,

时间来到第七日,

凤阳、淮安飘起细雨,

纷纷扬扬随风至,

起轩然大波。

“真下雨了!”

“神女保佑!”

雨落在人脸上,

和泪混在一处。

“大人,你不会真是神女吧?”

心隐戳戳她的脸颊,

心头一块大石落下。

凤阳、淮安阵雨不断,

此次大旱终于过去了。

“这次运气好,下次不一定。”

玉明望着少女,

“为何不肯离开?有什么吸引你?”

是金银珠宝,

还是无上尊荣,

抑或是天子的关怀,

大祭司的信任?

她闭上眼睛,

他终会明白,

于她而言,

这里并无危险,

不必为她担忧。

“看得懂吗?”

天子批阅奏章,

少女拿起一卷,

低头仔细观阅。

听到天子声音,

她点了点头,

又摇了摇头。

她看得懂这些大臣提出的建议,

但看不懂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提,

也无法看出这些做法是对是错。

“朕也不懂。”

天子微笑道,

“天下大势,暗潮汹涌,朕不是个明君,无法洞悉世情,哪怕每每决策,皆是深思熟虑,结果未必正确。”

她点头表理解,

人生不免如此,

小心翼翼闯祸,

认认真真犯错。

不过于她而言,

这些都是宝藏,

她尽管学做法,

反正学来之后,

用着合不合适,

自有办法分辨。

“陛下,刘相求见。”

天子皱眉,

兀自喃喃,

“他来做什么?”

少女抬头,

看他一眼。

他抬手道,

“想听便留下。”

刘相进来,

见少女在侧,

不由多看几眼,

上次她预言应验,

但他不信神女之说。

“万民书?”

“是。”

刘相面色严肃。

“荆州刺史收到这份万民书后,暂时将百姓安抚下来,并派人疾驰入京来报,但民情激愤,需要尽快给百姓们一个交代。”

天子叹息一声,

“万民书中所告贪官污吏,连及数百人,但书中陈列证据,并不充分。”

刘相点头拱手道,

“正是此事难处。若是不予处置,恐怕令天下寒心,海内失望。可若究查,那恐怕之后对官吏的诬枉会随之增加。”

天子揉了揉眉心,

“朕知道了,容朕想想。”

刘相告退后,

天子陷入沉思,

少女看他的模样,

目光落在万民书上,

天子觉察到她的目光,

“这万民书,着实头疼。”

“这里面涉及的不乏高官重臣,他们一向狡猾,想找到蛛丝马迹,并不容易。”

“朕孤立无援,闭目塞听,纵是想查,也是无力。”

他自嘲一笑,

又逗少女道,

“神女可有良策?”

少女皱眉沉思,

忽而眼神一亮。

武皇设方匣,

开万民言路,

如今天子权威虽差武皇远矣,

但还不到玩不了这招的地步。

路人看着官兵们搬来个大箱子,

又在箱子头顶的墙上张贴皇榜,

纷纷聚拢上前,

想要一探究竟,

“神女向皇上献策,设东南西北四匣,广开万民言路。”

“若有不平事,尽可投入箱中,神女为咱们做主!”

“若内容被传出去,遭到报复怎么办?”

“这信上不必写上名字,且只皇上和神女能看。”

……

因着神女的号召力,

箱子被抬回皇宫时,

里面已经满是信件。

少女一边拿信,

一边嘟嘟囔囔,

嘴巴张张合合,

把信分成两堆。

一堆少,

一堆多。

天子从少的那堆抽了几封。

又从多的那堆也抽了几封,

有说这家拔了那家几根葱,

也有说皇亲国戚杀人放火。

两边信一样五花八门,

看不出她分类的规则。

她很快把信分完。

拿其中一堆给他,

另一堆便要烧掉。

他伸手要拦,

但转念一想,

他看了许久,

但没看多少,

信数量庞大,

想全部看完,

得猴年马月。

明天又会有新信,

干脆便随她去了。

他低下头,

专心看信,

两户人家为了几尺地吵架,

不知道她到底是怎么选的。

他摇摇头,

换下一封,

眉头一皱。

“信中所言,骇人听闻,若此事是真的,恐将朝野震动。”

她挑出来的信不多,

天子看了一晚上,

总算都看完了。

天子手里拿着几封,

眼中藏着一丝犹豫,

“朕手中的人不多,若是派他们去查,结果不过是谣言……”

她眼神坚定,

不会是谣言,

她分这两堆,

所用的标准,

就是真与假。

他看着她的眼睛,

决定要再赌一次。

他不过是病急乱投医,

胜利和权力却不期而至,

每次查找线索都大有收获,

当初的万民书线索不足,

也随之很快迎刃而解,

他明白她功不可没,

“你是怎么做到的?”

“你真的是神女吗?”

少女微微一笑,

他是个好皇帝,

他掌权能利万民,

而她能为万民做的,

广开言路只是个开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洪荒之我是东皇太一

诡仙

我在玄幻无限加点

逆剑狂神

从蚂蚁到深渊魔神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又是开启新篇的一天
连载中急中失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