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回来紧接着期中考。
高二上的苏青考试之前还是不会复习的,从教室后面的书架上拿了一本《天龙八部》。
相比爱看人物传记的瞿晔,苏青更喜欢看小说或者诗歌。
可是《天龙八部》实在太长了,考试两天没有看完,苏青又看了一个月,看到下一次月考。在上英语课的时候苏青笨拙地遮掩着看,所幸自己英语比较好,老师也比较和善,只是提醒他收起来,要看就看英文小说。
第一次接触武侠的苏青被这种酣畅淋漓的写法感染,怪不得语文老师曾经让他们趁年轻一定要看看武侠。
体育专项课正好选的短兵。指导老师姓邱,很年轻,单眼皮,剪了薄薄的刘海,有点可爱。他更注重实战技巧,对学校为了表演美观将动作夸大的做法只是笑笑。
练习基本动作的时候,小邱老师就站在苏青面前。
“来,劈。”
小邱老师一动不动,被几个学生反复劈。明明是学的挺有攻击性的武器,苏青却感觉很踏实很安心。基本动作练过几轮,开始实战。
实战中的一招一式都是一瞬间完成的,在小说中被放大为好几段。
苏青感觉这是与上课、看书、写书法时的专注都不同的状态,他直勾勾盯着对手,尝试预判对方进攻的招式。可惜现实 并不像小说一样,太快了,他看不出来,预判不了,全靠本能反应。
泡沫剑身砰砰的撞击声吸引了别的项目的同学。别的同学已经自由活动了,他们还在打,三三两两的同学围在周围,也挥挥短兵玩闹。当然也有本身短兵课的同学,感觉武术短兵枯燥无聊而逃课的。苏青不管他们,心中发堵,没一个认真的。
两节课下来,苏青只觉酣畅,积压在心中的不快转化为实战中在对手身上、剑上的重击。
临近期末,来上课的人变少了,还好加上老师正好4人,没有人闲着。小邱老师让另两个女生组合,自己和他组合。
上节课,小邱老师让他们自己想一套三连招,下课后苏青想了一会。
没想到想好的招式被老师轻松挡下。
“再来。”
苏青乱打。
“再来。”
“再来。”
“没招了?随便打。”
刚刚都在随便打了,再怎么打啊?
最后一击,老师不再防御,任由苏青打中肩膀。
“换我打你,防住了。”
一剑剪到手腕,苏青楞了一下,抽开手。
“可以。也可以这样用剑挡。”
两人三招三招换着进攻防御,苏青进攻时打到老师为止,老师进攻时苏青全部防住为止。
打到最后,老师也要想一会才出手。
终于下课了。苏青感觉手腕酸疼,转着手腕活动,转到握短兵的姿势时酸痛感最强烈。应该没事吧,以后不要转到这个角度了。
“累不累?给我吧。”小邱老师伸手。
苏青遇到这种问题就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还好。”苏青递出短兵。
说累的话,是不是显得自己有点弱啊?
说不累的话,又好像有点装。
而且自己确实没有那么累吧,就说“还好”吧。
下节课,是最后一节课,是期末测评。
逃课的同学都来了。
苏青没有看到小邱老师。
“邱老师考研去了,我来代他一节课。今天期末考试啊。”学校的负责老师站在他们面前。老师找了前短兵队的学生,带苏青他们做基本动作,作为测评项目。
看着他浮夸的动作,苏青依旧打出小邱老师教的招式。
瞄了一眼名单,64,不算太差。反正最终成绩还要加上考勤呢。
短兵课结束后,苏青的手腕还会疼。
下学期重选体育专项,苏青没有抢到羽毛球,还是选了武术。
苏青早该想到,小邱老师去读研了,哪里会再回来呢?他还是太自作多情了,现在只能挤在吵闹的人群中练习真正无聊的武术套路。
吃过晚饭回到班里,男生们聊起了武侠小说。
可惜苏青只看过《天龙八部》,听他们说《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什么的事情有点懵。
男生们掰着手指头,了如指掌地聊着不同的角色。
“丐帮帮主不是叫萧峰吗?”苏青插了一句,好像听说金庸的小说设定有继承关系,但具体苏青也不知道是什么。
“你看过什么?”男生问。
“我只看过《天龙八部》。”苏青笑笑。
“哦,《天龙八部》里是萧峰,他是第九代,排在前面的。《射雕》里是洪七公,是他之后的人。”男生耐心解释。
“哦。”
纵然武侠世界很酣畅,苏青觉得以自己好静的性格,不太可能长久与之相伴,他要写自己矫情的小诗和随笔,他有自己喜欢的抽象的、错综复杂的、冷暖的世界。
暂别了武侠世界,又不想学无聊的武术套路,苏青上课的时候时时望着羽毛球课的同学,有时候能看到煜在人群中,或认真训练,或嬉笑打闹。
唉,想打羽毛球了。
苏青之前没有学过羽毛球,一开始和同学打的时候基本上接不到球,但他仍很认真地挥拍。同学也指导了几下。苏青自己也仔细别人打球,如何发力,如何控制方向,如何转换步伐。可惜这个过程也在一瞬间发生,很多人也没有特别标准的姿势。
煜有时看到苏青的目光,于是暗中来拉他上羽毛球课。苏青仍有些担心。
“哎,没关系的,这个老师挺好说话的,我跟他关系也不错。而且人多,你站在后面他可能不会发现的。”
苏青对煜的热情有些茫然无措。
苏青担心在武术课的考勤和测评。
苏青害怕自己被发现。
苏青没有这个年纪的勇气,犹犹豫豫地上完了武术课。有时候他有点羡慕上课开小差做别的事情的人、敢和老师套近乎的人、小说里敢翻墙的人……可惜他一直以来都是个老实人,对这些事情都没有经验。
母亲给苏青买了羽毛球和球拍,哪怕不上专项课,平时的体育课和同学打打球也不错,不用去器材室借歪歪扭扭的球拍和几乎没有毛的羽毛球。
其实苏青并没有开口要球拍。
其实苏青开口要了相机。母亲却说自己也不太懂这个,要问问朋友和同事。
或许是相机确实太贵了,用眼睛和心来记录也挺好的吧。
或许苏青只是说了一句大家体育课打羽毛球的多,母亲便觉得大家都有球拍了,他也要有才好。
但是苏青仍在球拍上贴上偶然调出的好看的颜色,系上流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