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 16 章

陈思道“嗳”了声表示赞同,复又道。

“你太冲动,方才要不是我摁住你,就口不择言起来。你呀,这儿好歹是皇城,你先失了为人臣子的本分,就算武家不动手,张易之也能削你的脑袋,你那一百条,一千条,又有何用?”

曹从宦大感羞惭,嗯嗯两声。

两人已走到黄道桥前,下朝官员的马车分了七八溜排成队伍,挤挤挨挨等着接人,方才那些要紧话不好再说,只得先登车向天津桥去。

曹陈二人对望一眼,依依不舍的分了手。

两家同期入朝,买地盖房子紧挨着,这会子自然也并排而行。曹从宦气呼呼闷头在车里坐了一会子,还是不放心,索性打开窗子喊陈兄长,陈思道听见,探出团团一张和气脸。

曹从宦皱眉道,“鄙夫兄,河北寒冷,座主走时便带咳嗽,个把月熬下来,定然又添了病势。”

他沉重地喘了口粗气,很是不满。

“圣人嘴上尊仰座主,说武周的江山全靠他扛着,可是为何碰到这种千里奔袭抓流寇的辛苦差事,放着李多祚、郭元振、武攸宜、武攸宁不使唤,却让座主去?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当日河北道报说突厥来犯,李多祚、郭元振便跃跃欲试,自请上阵。除他们之外,朝中还有不少武将纷纷请旨去练兵,其他驻扎边地的战将,譬如张仁愿、唐休璟、薛季昶等,常年驻守幽州、朔方、并州、定州,亦可驰援,却都被女皇拦了回来。

那时便有人猜测,难道是张易之想亲自去混个功劳?想不到末了竟是年迈的狄仁杰去。

陈思道也是满脸无奈,不过还是鼓励他,也自勉。

“等吧!等座主回来,咱们的力气就有地方使了。”

****************

早起更衣梳妆,便换了豆蔻进来伺候。

瑟瑟的生辰在十一月十九,本来已经满了十五岁,可那时举家赶路,没来得及办及笄礼,就还照小孩儿式样梳头,紧紧挽个归顺髻,戴上花冠就完了。

长椭圆形的大铜镜磨得水银般锃亮,极能聚拢天光,镜罩子一揭开,房里顿时仿佛点起了几十盏灼灼大灯,照的镜中人纤毫毕现。

豆蔻瞧见瑟瑟眼下添了两抹隐约的青影。

“表姑娘睡得不大好?我们公子吩咐了,往后枕园咳嗽一声都要报上去,断不能委屈了贵客。”

武崇训实在体贴,也琐碎,才丢了帕子,知道武家的丫头她不放心,转头就把李仙蕙在宫里的四个大宫女借了出来,领头的女官名叫银朱,姓司马。

司马银朱的阿娘出自琅琊颜氏,数百年诗礼传家,先祖乃是隋朝开皇年的大儒颜之推,一生博学多识,著作颇丰,单说一本《颜氏家训》,便是如今九州儿郎开蒙的必备读物。

颜之推的孙子颜师古,又是初唐著名的大儒,与魏征合撰《隋书》,博引晋、宋旧文逐条考证,引得时人叹服。

颜夫人少有才名,守寡后召入宫廷,专司侍从论证,朝夕陪伴,有她提纲挈领,再有上官婉儿起草诏令文书,两人皆是文不加点,落笔成章的捷才,正正经经是女皇的左右手,如今已经官拜四品。为了表彰她,女皇特追封她的先夫为沂南县开国伯,因而太初宫上下都尊她一声‘颜夫人’。

因这一层关系,司马银朱区区二十五岁年纪,云英未嫁,红粉菲菲,已有了六品官衔,日常不施脂粉素面朝天,不止要做男子打扮,而且从不穿官员儒雅的常服,只以胡服示人,挎刀骑马,来时连王府长史都要向她行礼,因她坐镇,枕园这才算是气象一新。

照豆蔻想,李四娘有颜夫人撑腰,还有什么可愁的?

可瑟瑟还是摇头,“上元节就要颁诏书了,他还不来。”

自那回武崇训来过,夜里瑟瑟便向豆蔻致歉,改口叫她姐姐,诉说了一番初来乍到的紧张,得了这婢子再三保证,定然按照公子的吩咐处处维护她。

“表姑娘别着急呀,这几日,神都的大街小巷都在传这个,奴婢虽不是家生子儿,不及流苏有管家、长随传递机密,却也听说了。”

“外头传什么?好姐姐,你快说与我听。”

瑟瑟放下手里的团扇抬起眼来,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笑意,小人儿家家的,也学大人一本正经叹气。

“从前在房州,哪里我都能去,也有几个手帕交,也上茶楼里坐着听戏,如今竟像是坐牢狱,行动有人辖制,罢了罢了,放我回去才好。”

豆蔻挨在她耳畔。

“外头都说,不日魏王荣登太子之位,南阳郡王便是太子嫡长子,闹不好,要直接封个……封个……”

本章备注比较长:

1、凤阁/鸾台/文昌台:即李唐上三省的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经女皇大规模更名到这样。

2、凤阁:可以简要理解为立法(政令出台)机构,负责立案起草诏敕、政令,下辖集贤殿书院、史馆,主官为内史,正二品,副职为侍郎,正三品,凤阁内史时常空悬或兼任,本章节这个时点,凤阁内史是狄仁杰。

3、鸾台:可以简要理解为复核机构,负责审议凤阁之立案、草案,决定实行与否,下设了弘文馆,主官为纳言,正二品,副职为侍郎,正三品。鸾台纳言也经常空悬或兼任。

4、文昌台:可以简要理解为行政机构,辖六部二十四司,主官为文昌左、右相,从二品,比凤阁内史/鸾台纳言低半格。

5、座主/门生:士称主试官为座主,自认门生,同场考试的官员互称同年。

6、武周的女官体系:武则天的女官体系规模很大,涉及众多世家女眷,但记录不多,更没有列入名臣传,只散见在各家族的墓志铭中。

窦氏最出名,李隆基生母窦德妃的妹妹,在李旦的正妻刘氏(肃明皇后)/妾侍窦氏(窦德妃,后追封昭成皇后)被武则天处死后,窦氏撇下儿女,进宫抚养李隆基几兄弟。李隆基登基后,封窦氏为邓国夫人,还把她的外孙女张氏(就是《长安不见月》中的张秋微)嫁给皇子,张氏最终成为肃宗的皇后。

另外,裴行俭的妻子库狄氏也很出名,甚至有‘库狄氏深得女皇信任,才有裴光庭少年得志’的说法,详见蓝云舒的《大唐明月》。

另据《资治通鉴》,‘安乐、长宁公主及皇后妹成国夫人、上官婕妤、婕妤母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皆依势用事,请谒受赇,虽屠沽臧获,用钱三十万,则别降墨敕除官,斜封付中书,时人谓之“斜封官’。可见不止上官婉儿,其他女官也有深入参与权力斗争,甚至站队。

7、颜夫人:原型颜真定,颜昭甫长女,颜真卿姑母,钱塘县丞殷履直之妻。颜真定丧偶后,以‘精究国史,博通礼经’之名选为女史,以李延寿的《王孙赋》、崔氏的《飞龙篇》、江淹的《造化篇》和《五都赋》为教材,教育宫中人口。开元二十五年卒于其子,县尉殷成己官舍,84岁。颜家曾因卷入高宗废后案被女皇打击,但颜真定本人的仕途,和上官婉儿一样,由女皇一手发掘。

《长安不见月》本来想写一写安史之乱中的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和平原郡太守颜真卿兄弟。当时玄宗避走成都,肃宗刚至灵武,尚未捏合兵力组织反击,中原群龙无首,只有颜氏兄弟振臂一呼,传檄河北,得到十七郡响应,率先反攻,但颜杲卿及儿子、侄儿被安禄山肢解残杀,颜真卿也处境艰难。

但因故事主线在肃宗和杜良娣,没有机会展开(有提一句颜真卿不眠不休赶到灵武),我很遗憾,为了弥补,这本特意把司马银朱的母亲设定为颜夫人。

8、上官婉儿:在诸多女官中,上官更接近女皇的私人秘书,很亲近,但在政治上不是最重要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武侠:从倚天开始当掌门

寻仙

碧血刀

女仵作

长刀入春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郁金堂
连载中青衣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