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随春好
春与人宜
张妈妈爱吃红薯,春早微寒,给她烤个红薯正好。
这会儿天刚刚亮,她往街南走,南街热闹,这会儿已经有摆摊卖早饭的了。
一个个早餐摊子,豆浆油条冒着热腾腾的气,竹屉里的肉包子圆滚滚的,刚出锅的小汤圆大汤圆,阳春面,煎饼团子都勾着苏明月的味蕾。
她想着,努力经营铺子,有了钱什么都能买。
人在帝都,皇城根儿脚下。
人来人往,都穿着齐整,大隅王朝市井日常,每个人都显得精气神十足。
大隅王朝分为东,西,南,北,中四城,城中,城北皆为富贵街巷。
一些伯府,侯府都在这两处。
剩下的城东,城西,城南相比之下,贫苦人家居多。
那些走街串巷的流动小摊贩们大多来自此处。
大隅王朝宵禁较严苛,晚上不可随意外出走动,做买卖之人,上午进货,下午卖完便已收摊。
可谓是费力又费时。
这样就显得张妈妈尤为厉害。
在城中有铺又有宅,完全不用担心这种问题。
张妈妈在该花钱的地方非常舍得花银子。
宅子可以布置简单。
胭脂铺可不行。
用张妈妈的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铺子不好看,人家京中小女郎们又怎会进此店看所卖之物呢?
铺内也是经过张妈妈小巧思的布置,精心点缀的各种小玩意儿居多。
如憨态可掬的陶瓷狮子摆件
异国而来的羽毛扇
辟邪祈福的龙涎香,**香料香囊
珍贵小巧的玛瑙项链耳环
设计精巧的银质发簪
由物及人
张妈妈还要痛骂她一句,女郎家家的一天穿的太素,不知道拾掇装扮自己。
不能倚仗着自己长得好看就使劲儿素净,她一个五六十岁的阿婆都比她穿的艳。
还要她多用口脂,花钿,眉黛,妆粉,不要整天这么寡淡,让她体面一点。
长得好看有什么用,民间都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更有人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大隅王朝家中长辈会言传身教,一般由母亲教导家中女子装扮,会传授化妆,梳头,服饰等技巧,教女儿用米粉,铅粉敷面增白,用胭脂涂抹脸颊嘴唇增加气色。
苏明月入宫太早,又没人教
前世虽贵为御女,但却大多由身边丫鬟帮忙装扮,自己却是不大会。
今世努力藏拙,也不用胭脂铅粉使自己增添艳色
毕竟她是要出宫的,还是要远离那些宫中主子。
贸然打扮只会徒增祸害。
如此以来,这仪容装扮之事便落下了。
但她长相也是不差的,不然上辈子也不会爬龙床成功。
张妈妈说她眉似新月,笑时更显灵动之美,那双眸剪秋水显得更加清澈明亮,尤其是那樱桃樊素口,说她嘴唇小巧圆润,色泽红润,不添胭脂却胜似添胭脂。
她自己也觉得自己挺好看的,但比起五官,她觉得自己的鬓发如云,虽在宫中磋磨多年,仅用洗米之水简单洗护,却光泽靓丽,引人艳羡。
上辈子那死皇帝在情动之时对自己的赞美有加,说她“行一步,盼一步,不如桃杏,舞态轻盈”就是说她行走姿态非常的优美,如同那桃花和杏花在风中摇曳,显得非常的婀娜多姿。
苏明月无语凝噎,可不姿态轻盈嘛,在宫中为迎合他的审美,每天都吃不饱,走起路来也没力气。
想来想去,也就自己的肌肤不白,大隅王朝以白为美,“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人们讲究肤如凝脂,但这对她也不难。
毕竟自家就是开胭脂铺子的,铺中各式各样的妆粉都有,再加上不用在宫中劳作,好好养护自己的肌肤,想要变白不是难事。
途中经过布店,给张妈妈挑了一个鸟语花香的淡绿色手绢。
十文钱
带回去孝敬张妈妈
张妈妈给她置办了好几条手绢,唯独自己的那条,洗洗用用,缝缝补补好多年
都已经看不出所绣之物了
张妈妈给她扯了好几块好看的布,说要给她做新衣裙,京中女郎们最流行的那一款。
给她精挑细选了好几块雅致的手绢。
因为张妈妈说手绢还可以当定情信物,让她给她带回来一个如意俏郎君。
苏明月经历上一世,心态已经不一样
貌似大龄女郎,心已进入老妪之龄。
磋磨多年她都已经忘了,像她这个年纪的女郎们是如何打扮欢乐
如何与自己的公婆郎君相处
忘了说像她这个年纪的女郎们
大多已有婚配
极少之数已经和离
而她却似乎一直停留在原地
大隅王朝,民风开放
公主可以养面首
许多大家闺秀如若不想婚配,还可留在娘家生活
亦或许入道观,寺庙选择入道,成为女冠
但是心中无男人和身边无男人,便不可得知了
也有一些非常能干的女子
不愿婚配,帮助家族打理生意
如京中众所周之的崔玲珑,精于刺绣,开班授徒,开设布坊
但这些都只是极少数人
她们亦或出身名贵,后有退路
亦或极为能干,不畏世俗
但苏明月不同
她既无名贵出身,也没有所谓的退路
更没有父母庇护。
她无才无德,更惧怕世俗。
若没有张妈妈,她一孤身女子
又如何能守得住自家铺子
虽说自己已经年方二十五
这在整个京中都是大龄女郎
所以她对自己的另一半,没有什么要求
她宁可找一个,沉默寡言,懦弱无能的鳏夫
生几个孩子
若得过且过,便平平淡淡
若性情不合,和离亦不为过
孩子定是要的
好一个去父留子
铺子是要守的
银子是要自己挣的
她也会努力挣光阴
不会像上辈子一样贪图捷径
她要自己堂堂正正的
挣出一条光明大道
回到铺子,张妈妈看到她花钱买的手绢。
不出所料,她又被狠狠的骂了。
“你这妮子,你这整日里总不爱梳妆打扮,用不惯那些装粉,口脂,虽说在家中干娘能照你一二,但日后总归要自己持家,给娘买着花手绢儿做甚?给娘买还不如你自己买一个。”
“儿啊,你也该学学那持家之道才是,你们这些小女郎用花手绢的次数比咱们老阿婆多呀。”
“娘虽爱穿花衣裳,那是娘喜欢,但我这些老太婆带个花手绢出去,作甚呀!我又不像你,要找一个俊俏郎君。”
“你买就给我买一个素雅的,这花手绢带出去,羞死我这个老太婆。”
“衣裳穿好看点,别人看得见,嘴上抹点油,人家知道你吃肉了,手绢又不常给外人看,你给娘弄啥嘞。”
“你买那玩意儿干甚?又不能吃,又不能喝,还不如给自己买口饼吃,还能多长两斤肉。”
“张妈妈知道你的孝心,咱攒攒银子,买好看的衣裙,咱娘俩穿,这花手绢不实用。”
苏明月晓得自己会挨骂
已经提前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便娇嗔道“母亲,您瞧瞧您,总是这般节省,家中并非缺这口吃穿用度,您却事事苛待自己,女儿只盼你能穿的暖,吃的好,莫要再苦了自己,让女儿徒增心疼。”
“母亲您也忒不爱惜自己了,整日里忙着忙那,也不晓得给自己歇一歇,女儿已经长大,许多铺子里的事情能为您分担的,这是女儿看到您那破破烂烂的手绢,便于心不忍。”
“母亲,您为女儿的日子操碎了心,不仅为女儿置办漂亮的衣裙,还为女儿买好看的花手绢,您为女儿操劳至此,却总是委屈自己,女儿这是心疼母亲。”
“您非我亲生母亲,却胜似明月之母,对我有养育之恩,您待我如亲生女儿这般,明月常常感叹,这份母女之情,女儿也是用手绢来孝顺母亲。”
“这花手绢只值十文钱,但女儿对母亲的真心,却是无价之宝,女儿日后定会多多赚银子,给母亲买更多的衣裙,首饰,来孝敬母亲。”
“您这般日夜操劳,难道连十文钱的手绢都不能有嘛,可您的安康才是女儿最大的牵挂,就听女儿一回,多用用这新手绢儿吧。”
张妈妈听完,用那个花手绢擦拭眼边的泪。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她苏明月既入宫之日便已无父无母
却依旧在干娘张妈妈的悉心照料下
拊我蓄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她和张妈妈之间虽无不是亲生母女。
可是之间的母女情谊却是远超血缘的存在
张妈妈无夫无女
她苏明月无父无母
张妈妈的父母都不疼爱她
正好她苏明月的父母送她入宫。
张妈妈没有受到过她父母的疼爱
却对她疼爱不已。
苏明月的父母舍得她入宫。
拿她的那一笔赏钱
用来给她弟弟做书院的束脩
父母给她起名叫明月
她却当真了
她跟张妈妈,便是这天地之间最般配的母女
张妈妈的父母不爱她,张妈妈却疼爱她苏明月。
张妈妈是真的把她当做明月
明月 明月
当月挂中天
当皎皎空中
当涌大江流
当出惊山鸟
她不应该被人用几两碎银卖掉
她不应该活成别人的束脩之礼。
她不该活得这么低贱
她要活得像明月一样
被人当做明月般的爱
像明月一样用自己的光照拂别人
从此以后像爱明月一般的爱张妈妈
像爱明月一般的爱自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