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真相微光

清晨的阳光依旧准时洒在"听雨轩"的招牌上,但茶室里的气氛却与往日大不相同。沈墨站在柜台后,看着空荡荡的茶室——平日里这个时间早已座无虚席,而现在,连最忠实的老顾客王大爷都没来。

门口的风铃响了,沈墨抬头,是隔壁杂货铺的张婶。他刚想打招呼,张婶却像见了瘟神似的,放下两包茶叶钱就匆匆离开,连句寒暄都没有。沈墨的手悬在半空,最终无力地垂下。

"第三天了。"爷爷从里屋走出来,看着空荡的茶室叹了口气,"这帮老顽固..."

沈墨勉强笑了笑:"没事,省得我忙不过来。"他拿起抹布开始擦拭一尘不染的茶桌,动作机械而重复。

自从三位长辈上门质问那天起,古镇的风向就变了。茶室的熟客们纷纷避而远之,市场上大妈们的闲言碎语越来越难听,甚至连从小看他长大的赵奶奶都绕道走。唯一还常来的是李局长,但他公务繁忙,不能天天来捧场。

后门轻轻打开,宋临川走了进来。他这几天都住在客栈,尽量不在公共场合与沈墨同行,以免加剧闲话。但沈墨知道,他每天早晚都会绕到后门来看看自己。

"还是没人?"宋临川皱眉看着空荡荡的茶室。

沈墨摇摇头,强打精神:"正好,我们可以专心准备文化项目的材料。"

宋临川走到他身边,手指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这个小小的接触让沈墨心头一暖。自从公开关系后,他们在人前反而更加克制,连这样简单的触碰都成了奢侈品。

"墨墨,"宋临川突然严肃起来,"我在想...也许我该暂时回上海一段时间。"

沈墨猛地抬头:"什么?"

"我不在,那些闲话可能会慢慢平息。"宋临川的声音低沉,"你的生活能恢复正常..."

"然后呢?"沈墨打断他,声音有些发抖,"你永远不回来?我们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

宋临川沉默了一会儿:"我只是不想看你受苦。"

"我不怕!"沈墨抓住宋临川的手,不顾爷爷就在里屋可能看见,"我们说好一起面对的,不是吗?"

宋临川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温柔的笑意:"好。那我们一起扛。"

爷爷的咳嗽声从里屋传来,两人赶紧分开。沈爷爷慢悠悠地踱出来,假装没看见他们交握的手:"临川啊,祖宅那边修缮得怎么样了?"

"进展顺利。"宋临川接过话题,"不过阁楼还需要整理,有些老物件需要分类。"

"小墨,下午你去看看吧。"爷爷突然说,"那些都是你父亲留下的,该由你决定怎么处理。"

沈墨点点头。自从发现父亲的日记后,他一直不敢再翻看其他遗物,怕触及更多伤痛。但现在,或许正是面对过去的时候。

午后,沈墨独自来到祖宅。工人们午休去了,整栋房子安静得出奇。阁楼的门半掩着,阳光从狭小的窗户斜射进来,照亮了漂浮的尘埃。

父亲的木箱还在角落里,旁边堆着几个纸箱,都是工人们从各个角落整理出来的旧物。沈墨深吸一口气,在木箱旁跪下,轻轻掀开盖子。

这次,他的目光被箱底的一个牛皮账本吸引。翻开泛黄的纸页,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些数字和名字,是父亲的笔迹。仔细辨认,竟是当年工地上的工资记录。

「五月二十日:收到宋总私人借款3000元,发放工友欠薪。周会计克扣部分已补上。」

沈墨的手指顿住了。这...和父亲日记里的抱怨完全相反。他急切地翻到下一页:

「五月二十五日:宋总暗中送来安全设备,命我们夜间偷偷安装,别让周家人看见。」

一页页翻过去,沈墨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宋父多次私下帮助工人,甚至自掏腰包补发被周家克扣的工资;他冒险送来安全设备,叮嘱工人注意防护;事故发生前一天,他还派人传话,说会再想办法拖延工期...

最后一页写着:

「六月一日:若有不测,请将箱底信封交予吾妻。宋总承诺照顾小墨成长,我安心矣。」

沈墨的视线模糊了。他颤抖着摸向箱底,果然找到一个泛黄的信封,上面写着"爱妻亲启"。信封没有拆过的痕迹——母亲在父亲去世后一病不起,可能从未看到这封信。

正当他犹豫是否要打开时,手机响了。是宋临川。

"墨墨,"电话那头的声音异常激动,"我找到了!我父亲当年的私人信件,证明周家才是——"

"我知道。"沈墨轻声打断他,"我也找到了证据...在我父亲账本里。"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我马上过来。"

不到十分钟,宋临川就气喘吁吁地出现在阁楼门口。他的衬衫被汗水浸湿了一片,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文件袋。看到沈墨红肿的眼睛,他立刻跪下来将他拥入怀中。

"看看这个。"宋临川松开他,从文件袋里取出一叠信件,"我父亲写给母亲的信,里面详细记录了当年的事。"

信件揭示了更加完整的真相:周家作为大股东控制着公司财务,宋父虽有管理权却处处受制;周父故意克扣工人工资、削减安全开支,将责任推给宋父;事故当天,宋父其实已经下令停工,但周父背着他强令继续施工...

"我父亲一直活在愧疚中。"宋临川的声音低沉,"他以为如果自己再强硬一些,或许能阻止悲剧..."

沈墨将父亲的账本递给他:"看看这个。你父亲...一直在暗中帮助工人们。"

两人肩并肩坐在阁楼的地板上,拼凑着二十年前的真相。阳光渐渐西斜,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当最后一片拼图合上时,沈墨感到一种奇特的平静——父亲没有被背叛,宋父不是凶手,而他和宋临川之间,也不再横亘着仇恨的阴影。

"所以周志强这么针对古镇,是因为..."沈墨突然明白过来。

"他父亲造的孽,他怕被揭穿。"宋临川冷笑,"这些年周家一直把事故责任推给我父亲,如果真相大白..."

"李局长知道了吗?"

"我正要告诉你,"宋临川眼睛亮了起来,"李局长刚来电话,周志强因商业欺诈被立案调查了!有人在查他公司账目时,发现了当年事故的掩盖证据。"

沈墨倒吸一口气:"那古镇项目..."

"会按原计划进行。"宋临川握住他的手,"而且...我想追加投资,在古镇建一个小型纪念馆,纪念事故中的遇难者,包括...你父亲。"

沈墨的心猛地一颤。他看向手中父亲的信,突然明白了什么:"我父亲...他并不恨你父亲。相反,他很感激。"

宋临川轻轻点头,眼中闪烁着水光:"而我们...不必再为上一代的恩怨痛苦了。"

夕阳的余晖透过小窗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沈墨第一次感到,过去的重担终于卸下。他小心翼翼地依偎进宋临川怀里,听着对方有力的心跳声。

"回家吧。"良久,宋临川轻声说。

"嗯,回家。"

茶室里,沈爷爷正在招待一位意外的客人——赵老爷。看到两人手牵手进门,老爷子明显僵了一下,但出乎意料的是,他没有甩袖而去。

"小沈啊,"赵老爷咳嗽一声,"你爷爷刚跟我说了些...往事。关于你父亲和宋家..."

沈墨紧张地看向爷爷,后者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

"老赵是来讲和的。"爷爷解释道,"他听了真相,觉得自己之前太武断了。"

赵老爷不自在地捋着胡子:"我们这些老骨头,有时候确实...固执了些。"他瞥了一眼两人交握的手,"既然你们是认真的,又没什么真正的阻碍...唉,随你们年轻人去吧。"

这几乎是沈墨能想到的最好结果了。赵老爷在古镇德高望重,他的态度转变会影响一大批人。

送走赵老爷后,爷爷神秘地笑了笑:"别高兴太早,还有更多人需要说服呢。不过..."他拍了拍沈墨的肩,"真相总会大白的。"

当晚,沈墨久违地睡了个好觉。梦中,父亲和宋父站在一起,微笑着看向他和宋临川。醒来时,窗外阳光明媚,茶室门口传来久违的喧闹声——王大爷带着几个老茶友回来了,正和爷爷大声说笑。

"小沈!"看到沈墨下楼,王大爷中气十足地喊道,"老样子,一壶龙井!"

沈墨的眼眶瞬间湿润。他点点头,熟练地开始准备茶具。后门轻轻打开,宋临川探头进来,看到茶室里的客人,眼中闪过惊喜。

"进来吧。"沈墨对他笑了笑,不再躲闪,"给大家泡壶好茶。"

宋临川会意地走进来,自然地站到沈墨身边帮他准备茶具。王大爷等人交换了个眼神,却没人说什么难听的话。相反,当宋临川娴熟地帮沈墨分茶时,李叔还夸了句:"配合挺默契嘛!"

这只是开始,沈墨知道。古镇的偏见不会一夜消失,他和宋临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此刻,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茶桌上,茶香氤氲中,他看到了希望的微光。

父亲的信还放在他口袋里,未曾拆阅。那是给母亲的私语,他决定永远保留那份**。但信中最后一句话已经给了他足够的答案——「宋总承诺照顾小墨成长,我安心矣。」

命运兜转二十年,最终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这个承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西江的船

貂珰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雨巷茶香
连载中欧阳瑾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