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往昔如谜

清晨的古镇笼罩在一层薄雾中,青石板路湿漉漉地反射着天光。沈墨站在"听雨轩"新修的门廊下,手指轻轻抚过重新上漆的雕花木柱。经过一个多月的修缮,茶室不仅恢复了原貌,还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化的防水防火设施。

"小墨,灯笼挂这边可以吗?"李叔的声音从梯子上传来,打断了沈墨的思绪。

"再往左一点...对,就这样。"沈墨后退几步,审视着门楣上红彤彤的灯笼。今天是茶室重新开张的日子,也是古镇罕见的盛大庆典——不仅是为了庆祝老店新生,更是为了欢迎国际文化保护组织的考察团。

街角传来熟悉的汽车引擎声,沈墨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黑色奔驰缓缓停在不远处,宋临川迈出车门,一身休闲装扮却依然掩不住精英气质。看到沈墨,他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墨墨!"宋临川大步走来,手里拎着一个精致的礼盒,"路上堵了一会儿。都准备好了吗?"

沈墨点点头,接过礼盒打开一看,是一套古法烧制的青瓷茶具,釉色温润如玉:"太贵重了..."

"配得上今天的日子。"宋临川自然地揽住他的腰,在额头上轻轻一吻。这个亲昵的动作引来几位路过大妈惊讶的目光,但沈墨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躲闪了。

爷爷从茶室出来,看到两人也不惊讶,只是笑眯眯地说:"临川来啦!正好,帮我看看这横幅挂得正不正?"

宋临川松开沈墨,去帮爷爷调整门口的红绸横幅。沈墨望着他们互动的样子,胸口涌起一股暖流。曾几何时,爷爷对宋临川还充满戒备,而现在...老人看他的眼神已经像看自家孩子一样亲切。

"听说周志强被放出来了?"李叔从梯子上下来,压低声音问道。

沈墨的笑容僵了一下:"嗯,取保候审。但他应该不敢再来古镇闹事了。"

"难说。"李叔摇摇头,"那人心眼比针尖还小..."

宋临川走回来,敏锐地察觉到气氛变化:"怎么了?"

"没事。"沈墨勉强笑了笑,"李叔担心周志强会来捣乱。"

宋临川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他敢来,我就让他重温一下拘留所的滋味。"随即又缓和语气,捏了捏沈墨的手,"别担心,今天是我们的大日子,不值得为那种人费神。"

庆典定在上午十点开始,但刚过九点,茶室门口就已经聚集了不少街坊邻居。国际组织的考察团由林芮带领,准时到达时引起了不小轰动。沈墨穿着爷爷特意为他准备的深蓝色长衫,站在门口迎接客人,宋临川则在一旁用流利的英语为外国专家做介绍。

"沈先生!"林芮热情地握住沈墨的手,"茶室修得太棒了!完全看不出曾经受损的痕迹。"

"多亏大家帮忙。"沈墨谦虚地说,目光扫过围观的邻居们。有些人仍然面带犹疑,但更多人已经对他和宋临川的关系报以善意的微笑——尤其是那些在茶室修缮期间得到过宋临川帮助的家庭。

庆典正式开始,沈墨表演了一场简短的茶道,用的正是宋临川送的那套新茶具。外国专家们惊叹不已,拍照声此起彼伏。随后是剪彩仪式,当沈墨、爷爷和宋临川三人共同剪断红绸时,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真是想不到啊,"王婶在茶桌旁小声对李叔说,"当初还以为那上海老板只是图个新鲜..."

"嘘!"李叔瞪了她一眼,"人家是真心实意的。你看小墨现在多精神,比从前开朗多了。"

沈墨假装没听见这些议论,但耳尖还是悄悄红了。他偷瞄了一眼正在与李局长交谈的宋临川,男人仿佛有感应般转过头,对他眨了眨眼。这个默契的小动作让沈墨的心像被温水浸泡过一般柔软。

中午的宴席过后,宾客们三三两两散去。沈墨抽空溜到祖宅,想取一些珍藏的老茶叶招待几位留下来的贵客。阁楼上,阳光透过小窗洒在那些熟悉的旧箱笼上,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

他轻车熟路地找到茶叶罐,却在转身时踢到了一个之前没注意的小木箱。箱子没上锁,一碰就开了,露出里面一叠泛黄的纸张。出于好奇,沈墨蹲下来查看,发现是父亲的手稿——有些是茶谱笔记,有些是随笔杂记,最下面则是一封未寄出的信,信封上写着"宋文远兄亲启"。

沈墨的手指微微发抖。宋文远是宋临川父亲的名字。他小心地取出信件,纸页已经发脆,父亲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

「文远兄:

久未晤面,甚念。前日工地一事,弟已查明确系周家从中作梗。周会计克扣安全设备款项一事证据确凿,我已暗中收集账目副本藏于茶室东墙暗格(兄所知之处)。若有不测,望兄照顾小墨成长,并将真相公之于众...」

信的后半部分被水渍模糊了大半,只能辨认出零散的字句:「...茶道如人生...」、「...兄所赠紫砂壶日日使用...」、「...小墨天资聪颖,将来必成大器...」

沈墨的视线模糊了。这封信彻底颠覆了他对父亲与宋父关系的认知——他们不仅是雇主与员工,更是以"兄弟"相称的挚友!而那个"东墙暗格"...正是茶室在这次暴雨中坍塌的部分!

他匆忙将信收好,飞奔回茶室。庆典的喧嚣已经散去,只有宋临川和爷爷在收拾残局。看到沈墨急匆匆的样子,宋临川立刻迎上来:"怎么了?脸色这么差。"

沈墨将信递给他:"我在祖宅找到的...你父亲和我父亲,他们..."

宋临川快速浏览信件,眼睛越睁越大:"这...我完全不知道他们这么亲密。"他指向信中提到的暗格,"茶室东墙?不就是塌掉的那部分?"

爷爷凑过来看了看信件,突然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茶室东墙确实有个老暗格,是你曾祖父设计的,用来藏贵重茶叶。后来你父亲常在那里放些私人物品..."

"暗格里的东西呢?"沈墨急切地问,"修缮时发现了吗?"

爷爷摇摇头:"墙塌得太厉害,就算有也早就..."

三人面面相觑,都意识到这封信的重要性——它不仅证明了两家父辈的深厚友谊,更暗示当年工地事故背后有周家刻意陷害的证据!

"周志强针对古镇,会不会就是为了这个?"宋临川突然说,"他父亲当年做的事如果曝光..."

"所以他千方百计想拆掉茶室和祖宅!"沈墨恍然大悟,"不是为了开发,而是为了销毁证据!"

这个惊人的发现让三人陷入短暂的沉默。夕阳西下,茶室内渐渐暗了下来,唯有那套新茶具在余晖中泛着微光。

"我去泡茶。"爷爷突然说,拿起茶具走向里间,把空间留给两个年轻人。

宋临川拉着沈墨在茶桌旁坐下,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封泛黄的信:"所以我们的相遇...某种程度上是父辈安排的。"

"命运兜了一个大圈子。"沈墨轻声说,想起那张国际茶会上两位父亲并肩而立的照片,"他们当年没能守护的东西...现在我们有机会弥补。"

宋临川深深地看着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墨墨,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年我父亲再坚决一些,是不是悲剧就不会发生?我..."他的声音低了下去,"我害怕重蹈他的覆辙。"

这是宋临川第一次如此直白地表达内心的恐惧。沈墨握住他的手,感受着那份微颤:"你不是你父亲,我也不是我父亲。我们写的是自己的故事。"

夜幕完全降临,茶室后院亮起了温暖的灯笼。爷爷体贴地早早回房休息,留下两人独处。他们并肩坐在石凳上,仰望古镇清澈的星空,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

"明天我让人仔细检查茶室废墟,"宋临川说,"如果那些账目副本还在..."

"嗯。"沈墨靠在他肩头,"不过就算找不到,这封信也足够说明很多问题了。"

宋临川轻轻搂住他:"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会一起面对。这次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和古镇。"

沈墨抬头看他,在月光下,宋临川的轮廓显得格外坚毅。他想起男人在商业战场上的运筹帷幄,在面对周总威胁时的毫不退让,还有...只为给他一个拥抱而穿越半个上海的执着。

"我知道。"沈墨轻声回应,手指与宋临川十指相扣。

正当两人沉浸在静谧的氛围中,前门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宋临川皱眉起身,沈墨紧随其后。推开门,站在月光下的竟是周志强,西装革履却掩不住脸上的憔悴,嘴角挂着令人不适的微笑。

"听说今天茶室重张,特来道贺。"周的声音滑腻如蛇,"顺便...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宋临川挡在沈墨前面:"这里不欢迎你。"

"别急嘛,宋总。"周志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U盘晃了晃,"我刚从老宅找到些有趣的东西...关于二十年前那场事故的完整真相。我想你们一定很有兴趣,毕竟..."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沈墨一眼,"关系到两位父亲的清白。"

沈墨的血液瞬间凝固:"你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们可以做个交易。"周志强将U盘收回口袋,"你们放弃追究我的商业违规,我保证这里面的内容永远不会公开。否则..."他冷笑一声,"两位敬爱的父亲形象恐怕要崩塌了。"

宋临川上前一步,气场全开:"滚出去。否则我现在就报警,让你重温拘留所的滋味。"

周志强不为所动,只是盯着沈墨:"小沈老板,你确定要冒这个险?有些真相...最好永远埋藏。"

"我们不怕真相。"沈墨站到宋临川身边,声音出奇地平静,"无论里面是什么,都改变不了今天的事实。"

周志强眯起眼睛,最终冷笑一声转身离去:"明天中午前给我答复。否则...别怪我没给机会。"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沈墨的手不自觉地发抖。宋临川立刻将他搂入怀中:"别怕,他在虚张声势。就算真有什么'真相',也改变不了我们知道的实事——他父亲当年确实做了手脚。"

沈墨点点头,却无法驱散心头的不安。父亲的信中提到的"证据"与周志强所谓的"真相"究竟哪个更接近事实?而这一切,又将如何影响他和宋临川好不容易建立的未来?

茶室门口,那对红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如同命运纠缠的线,剪不断,理还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貂珰

狩心游戏

西江的船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雨巷茶香
连载中欧阳瑾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