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

1994年八月,洛川镇。

秋雨绵绵,整个小镇笼罩在淅淅沥沥的雨雾中,白墙黑瓦间,人烟稀少,树木寥落。

李莉抱着怀里的布兜,冒着雨,小跑着朝家中去。冰冷的雨水,打湿了她头发和衣物,一阵风吹过,她不禁打了一个寒颤,看着二三十米远的家门,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李莉推了一下大门,大门纹丝不动,这时才发现,大门上挂了一把大锁头,一看就是被锁住了。幸好她带了钥匙,李莉想到。

整个屋里黑黢黢的,堂屋的门没有关紧,有一条窄窄的缝隙,有一些雨漏了进来。李莉打开灯,将怀里的布兜拿出类,里面是四本高中课本,其中三本都是干干净净的,只有在最外侧的那本的边角,有一点点水渍。她先用毛巾轻轻擦了一下,然后摊开放在桌上晾干。

李莉正要去换衣服,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不一会儿,李莉的母亲王三妮和小叔李红军就走了进来。

李莉的父亲李爱国早在三年前意外去世,只有母亲王三妮带着唯一的女儿和未成年的小叔子生活。王三妮平日子在家替人做衣服维生,家里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李莉今年16岁,马上要上高二了,因为成绩优良,家境困难,学校里减免了一部分学费。与李莉相反,比李莉大了四岁的小叔李红军已经复读了两年,今年还是落榜了,平日里也是叛逆不服管的刺头。

李莉看了一眼,母亲一脸的沉重,小叔则是压抑着怒气的样子,心中微微一动,有了一些猜想。她在家中从来都是安静沉默的,轻声说到:“妈,小叔,你们回来了。”

李红军当做没有听到,直冲冲的走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王三妮拧着眉,应了一声,坐在了桌边,然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李莉全都当做没有看到,去接了一盆水,掺上半壶热水,准备去自己屋里擦洗一下,换一下衣服。王三妮看着女儿拿着暖水壶倒了一半,心里有点堵,忍不住开口,“莉莉,热水省着点用,别待会儿都没得喝了,天又不冷,外头的水也是温的,你小叔都是···”。

李莉忍不住打断,“妈,咱家再穷,也不至于热水都用不起吧?”她心里委屈又憋屈,自己的衣服和鞋子都是缝缝补补,都是实在穿不下了才买一件,还有一些就是母亲的旧衣,自己改了改穿的。小叔呢,每年都有新衣服穿,在王三妮的口中,这就是男人在外面不能丢面子。家里平日里的好东西也都是紧着小叔用,王三妮觉得自己一定得对小叔子好,才对得起死去的丈夫。

王三妮一怔,看着女儿脸上的不忿,想要发火,转瞬间,又想到了之后要和女儿说的事情,把嘴里的责怪咽了下去,冲着女儿摆了摆手。

李莉也不想吵架,端着盆子回了屋里,她的屋子只有六七平米大,一张单人床靠着西侧的墙,床尾有一个小桌子,她平日里就是坐在床上写作业,南侧是半个窗户,东侧靠墙放着一个衣架、几个箱子。

李莉先用干毛巾将头发仔细擦了一遍,确保头发已经没有水珠,再将毛巾放到盆里,洗了一下,将毛巾拧干,小心的擦了一遍身子,李莉拿出干净的衣服,一件蓝底白花的宽大上衣,和一条灰色裤子,裤子是前年买的布料,当时也是放了几厘米的长,但是现在都到脚踝以上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听着外面雨滴落在屋檐瓦片的声音,李莉躺在床上,心里思绪翻滚。

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起身开始倒腾,打开箱子,从棉衣的内侧口袋里摸出来一包手绢,打开手绢,里面一沓整整齐齐的钱,面额十元的十三张,五元的一张 ,一共一百三十五,加上口袋里的两块钱三毛,这就是全部家当。

这些钱除了从小攒的零花钱压岁钱,大头还是这两年干零活的工钱,尤其是今年,在这个小镇上,已经十六岁的李莉已经算是个大人了,暑期和平日里也可以找一些活干。

从父亲李爱国去世,李家的日子一天天不好过,王三妮的手艺不错,但是小镇生意不好,收入也就是勉强糊口。

当年李爱国和王三妮从好不容易攒钱买了现在住的屋子,积蓄花个精光,李红军和李莉还小,花销不大,日子也还过得去。

谁能想到,李爱国跳下河救人,把自己的命给搭上了。被救的人家倒是没有不认账,拿了一份厚厚的补偿给了孤儿寡母,整整两千块钱。当时,李家买房也就花了一千两百块钱。

在九十年代初,两千块钱是很多家庭拿不出来的巨款了,李爱国救的是白家的独子,而且白家也算是洛川镇上一等一的人家。

李莉当时也不小了,十三岁的孩子,从小是个心里多想的。当时拿到赔偿款后,李莉就向母亲王三妮和小叔李红军提议,将钱拿出小叔的那份来,给李红军买一个稍小一点的房子,算是分家另过了,因为李红军是个十七岁的大小伙子了,学习一直也不行,如果不上学,也可以开始谈对象了。

而且,李家是二室一厅,李爱国和王三妮夫妻住主卧,李红军住在次卧,李莉就只能住在客厅中隔出来的小房间里。李莉越长大,房间住的就越是狭窄拥挤。她想着,小叔可以把房子买在附近,一日三餐可以回来吃,也算是提前置办了家业,一举多得。

王三妮听不得这话,在她的眼中,这里就是李红军的家,这些钱是用在更要紧的的时候,李莉一个小孩子就是胡言乱语。

小孩子没有话语权,这钱就被王三妮存了起来,日常开支,也是用的王三妮工作挣得钱,紧紧巴巴,但是也还凑合。

青菜豆腐也能填饱肚子,李莉也不会挑剔。但是这三年来,家里但凡好东西,第一个就是李红军,第二个才是李莉,王三妮把自己放到最后面。王三妮对李莉也不是说不好,平日里也不打骂,但是这些年的差别待遇,让李莉心里很是不舒服。

李莉有时候也不明白母亲王三妮的想法,论亲疏远近,自己才是母亲唯一的女儿,李红军说实在话,两人的关系在父亲李爱国去世后,可以说没有直接联系了。

第二天早上

“莉莉,吃饭了。”王三妮推门而入,对着还在睡的女儿喊道。

李莉模糊听到声音,睁开眼睛,看着站在门口的母亲,含糊的应了一声:“妈,我这就起来。”

说着就要坐起身来,头部传来一阵痛楚,李莉蹙了一下眉头,用手背贴了一下额头,感觉热乎乎的,心下有不好的预感。

“妈,你摸一下我的额头,是不是有点发热啊?”

王三妮听到这话,走过来,用手背一贴,感觉手底下的温度确实比平常温度高,心里有些焦急,懊悔的说道:“是不是昨天淋雨淋的呀,早知道就昨天喝碗姜汤了。”

她看着女儿脸上有点潮红,整个人也有点不精神的样子,关心到:“你感觉怎么样?”

“还行吧。”李莉含糊的回答,忍着脑袋的抽痛,有点晕乎乎的爬起来。

“你先起来吃饭,家里还有药,吃完饭再喝药,然后再睡会儿。”王三妮上去帮着把女儿的衣服整理一下。

饭桌上摆着三碗玉米粥,还有几个馒头,一碟咸菜,在李红军和李莉的面前,各自放着一个水煮蛋,李红军拿起鸡蛋,放到王三妮的面前,“嫂子,你吃鸡蛋吧,我用不着。”

王三妮有些感动,满含欣慰的说道,“红军,我不吃,还是你吃吧。你和莉莉都还小呢,你们两个要好好补身体。”

李红军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昨天刚刚惹了很大的麻烦,差点就被人家送到派出所去,还是嫂子王三妮去解决了这件事情,他觉得自己这么大的人了,还总是闯祸,心里过意不去。

李莉正低着头,一小口一小口的喝粥,她习惯把馒头从上下掰开,在中间先夹上咸菜,再把鸡蛋放进去,然后开始大口吃起来。

听到王三妮和李红军就一个鸡蛋推来推去,心里暗自翻个白眼。

之前李莉小,也总心疼母亲,就把鸡蛋让给母亲吃,王三妮总是让一次后就收下了,然后夸李莉懂事孝顺。

一开始,李莉很开心,但是次数多了之后,总是王三妮和李红军吃鸡蛋,自己没有的吃。她就去和王三妮说,鸡蛋可以少吃几次,每人一个鸡蛋不就行了。但是王三妮不同意,说自己不爱吃。

打那之后,李莉就自己吃了鸡蛋,说实活,一个月也就三、四次,每次吃鸡蛋都很珍惜。

这时,王三妮突然开口说:“红军,下个月开学,你再去读一年高三,我明天和宋校长说,实在不行,就去找白家人。”

李红军烦躁的抓了抓头发,:“嫂子,我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啊!都复读了两年了,成绩还是那个样子,我真不想去读了!没戏的!”

王三妮一听这话,急着反驳:“你今年就比去年的好很多啊,多了三四十分呢!”

李红军接着说:“清月怀了我的孩子,我想出去找活干,总得养家糊口。”

‘咳咳…’,惊天大雷一下子震的李莉呛到了,李莉瞪圆了眼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远离剧情的日子[快穿]
连载中八珍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