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瞪大了眼睛,好滋味的模样具象化了。
“怎么样?不错吧。”林老板仔细观察着二人的面部表情变化,看到对方满意的表情,他的嘴已经快裂到耳根边了,喜悦地看着二人。
杨阳浅尝后,回味地又喝了一口,温润的感觉,让他第一次真正领略到了品茶的魅力。小雪点着头“这茶的味道真不错啊。”
得到两人的赞许,林老板特别兴奋。
“这儿的茶都是这种品质吗?”杨阳问道。
“我们用的都是老工艺,品质有保证,这点你放心。”林老板收起笑脸严肃地说。
“你们的茶都是怎么制作的?”杨阳好奇地问道。
“哦,离我们这里几公里外我有个茶厂,要不去看看?”林老板热情地邀请。
杨阳看了一眼小雪,小雪点点头。
“那就请你带我们去看看。”杨阳和小雪立刻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这边走。”
三人从平房出来后,一个工作人员开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停在三人面前。
林老板让杨陈两人坐上摩托车,自己跳上驾驶坐,熟练地打燃起步,向前方前进。
一路还算平坦,杨阳搂着小雪坐在车上,欣赏着这原始韵味的丛林。
不久来到了一排小作坊间的房屋前,车辆停靠稳妥后。
“到了,这里就是我的林家茶厂,虽然规模不大,可是我的茶在当地算得上顶呱呱的。”
杨阳牵着小雪的手进入到了作坊式的厂房。
工人们在忙碌着,有的挑茶、有的晒茶、有的装茶,当然最有看头的是炒茶间,里面的工人站在灶台前重复着一个动作搓揉,娴熟而枯燥,均匀有力地用手在锅里翻炒着里面的茶叶,由湿到干再到卷,颜色由绿变灰的过程。
坊间被一缕缕香气萦绕着,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怡。
杨阳看得起劲也忍不住上手搓揉了两把,怕烫的样子,把一旁的师傅惹得笑出了声。
舅舅和小浩也在旁边的一个灶边炒着茶,舅舅是六七年的师傅,小浩作为徒弟在一旁学,打下手,注意着火候,两父子配合默契。杨阳和小雪并没有过去打扰他们。悄悄地跟着林老板到其他地方参观去了。
厂房不算大,没多久整个制茶的过程两人都大致了解了。
三人又回到了原先的样品间,杨阳挑选了四盒包装精美,品质上乘的茶,准备带回省城送给长辈,林老板喜笑颜开地帮两人把盒子捆绑在舅舅父子俩给他们留下的“狗儿”车上,两人与林老板等人打完招呼,骑着小摩托离开了茶园。
一路上,两人异常激动,小雪紧抱着杨阳的腰,脸贴在他的后背,幸福的旅程即使一路颠簸崎岖也是值得的。
从茶园回来,两人虽然开心,可是快被抖散架的身体让两人甚是疲惫。两人吃过饭躺到姥姥的床上竟然睡着了。
姥姥心疼地给两人盖上了被子。
两人一觉醒来已是半下午了。
“小雪,你说我们弄个茶园怎么样?”杨阳把手枕在头上,望着蚊帐顶。
“怎么,你想卖茶呀?”小雪从床上坐起来,盯着杨阳。
“你不觉得这行挺有意思吗?”杨阳望向小雪有些兴奋地对小雪说。
“是挺有意思的,不过我们这个不懂呀。”小雪有些疑虑地说。
“不懂,我们可以学啊。你看啊,从今往后生活会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那么对这种饮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我以前在国外时,那些大肥佬,都是体脂率高,负担过重,而中国的茶就像他们的咖啡一样,有消脂减肥的功效,这无异于是最有前途的项目啊。何况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你说我们在你老家干这事,不但为公司赢得未来,而且还会带动当地经济,你说是不是。”杨阳的话立即引起了小雪的兴趣。
“说得没错,只是现在我们要在这里做这事,你的集团,还有你爷爷会同意吗?”小雪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没关系,这两三天,我会在这里做一些调研,写一份详尽的企划书,让那些老古董同意我的计划。”杨阳信心十足地说。
“行,我们也去其他茶园看看,趁这次机会四处去打探一下,多看看,多比比,看是否可行。”小雪保守地说。
杨阳嘬了小雪一口,“你真好。”眼里的柔情快把小雪沦陷了。
“快起来吧,一会都该吃晚饭了。”小雪催促着含情脉脉的杨阳。
“我再忍忍,等我回去以后,一定不会放过你。”说完笑着看看小雪那娇羞的脸。
“不要脸。”小雪赶紧逃出门去。
晚上,杨阳找到舅舅询问一下茶厂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他们炒茶工艺的技术特征是什么。了解了周边有多少茶厂,厂家的规模及技术情况。舅舅是个很闷的人,不太善于言辞,对外界不太喜欢关注,杨阳了解的也不太多,不过有几家厂,舅舅倒是挺熟悉的,因为当初他几乎混迹于这片的所有茶厂。后来上树采摘茶叶时他救了个炒茶师傅,师傅感谢他,收了他当学徒,这才终于熬出头了,在林家茶厂一干就是好几年。
第二天,小雪和姥姥到镇上去赶集,杨阳搭她俩到镇上就独自一人开车说找同学去了。
逛完集,小雪拨通了杨阳的手提电话,杨阳说还有点事先不回去,让小雪带着姥姥先回家。小雪有些纳闷,带着姥姥回到了家。
杨阳一直到很晚才回到了家中。
“怎么这么晚。”小雪担心地问道。
“去见了几个老同学。”
“你们这么多年还有联系?”
“那是,你当年的许多事可都是他们给我通风报信哪。”杨阳一脸狡猾地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联系我?”小雪有些愠怒道。
“爷爷不让,被他知道的话,你就得不到他的资助了。”杨阳坦白地说。
“那么说你出国,你爷爷也是拿我来要挟你的,是吗?”小雪急切地问。
杨阳没有出声,只是温柔地看着小雪,点了点头。一脸的疼惜。
小雪一脸的无语,她知道杨阳爱她,可她没有想到杨阳的爱会这么深沉,如此浓烈。她此时有些恨自己,当初为什么对他说出那么残忍的话。
“你当初肯定恨死我了。”小雪想到那次分手自己说的话。
“怎么会,我的爱从来都是坦坦荡荡,轰轰烈烈,面对爷爷我从来没有退缩过,所以小雪也请你以后不要退缩,我们要勇敢,坚定。这样爷爷才不会敢把我们怎样。”
小雪扑到杨阳的胸前,流着心疼的眼泪,不停地点着头。
“我这次回来,打听到一些好的消息。”杨阳怕小雪继续自责,赶紧转移话题。
“嗯?”小雪挂着眼泪疑惑地看着杨阳。
杨阳帮小雪擦着眼泪,“我有个同学叫王凯,你记得不?”
“那个眼镜是吗?”
“记性不错,他现在在当地林业部门。虽然职位不算高,但是找他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杨阳解释说。
“他肯帮吗?”
“怎么不肯,是老同学再加上我是来这里投资的,相当于财神爷呀,谁不喜欢?”杨阳有几分得意地说。
“那就好啊。那你的计划书打算怎么做?”小雪询问。
“项目可行性出发,背景、项目的概况以及建设周期、投资额度,国内国外的市场前景,项目市场定位,投资分析,投资回报率,消费渠道以及消费群体,项目风险等方面进行策划。”杨阳大致说了些。
“那行,以我对当地茶园经济文化的了解,这份策划书我来做,你只管去调研,我俩分头行事。”小雪毛遂自荐。
“就等你这句话,我们文学系的高材生。”杨阳拍了拍小雪的脸。
两人相视而笑。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小雪在家做企划书,杨阳到县城和茶厂四处跑。晚上两人在房间里再探讨项目上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去解决和采取措施。两人配合默契,对待项目一丝不苟,再加上效率高,短短一星期,一份几乎完美的计划书初步形成。
这天晚上,小雪很开心地看着杨阳,杨阳仍然眉头紧锁的烦恼。
“怎么,这企划书有问题吗?”
“不是,现在有个特别大的难题。”杨阳一副困难重重的样子。
“什么呀!”
“你有所不知,这段时间我四处跑,给我最大感受就是交通十分的糟糕。我的车在各个茶厂间奔走时,不是陷进去,就是卡底盘,不是进不去,就是进去了又出不来。弄得一个头两个大,太费劲了。有几次我真的就想放弃了,怎么会这么不方便。”杨阳一脸的沮丧。
“是的,上次我们去的林家茶厂,那路到现在还让我记忆犹新,我去了一次不想再去第二次,一想舅舅父子俩每天这样来回奔波,我都很心疼。”小雪也意识到了问题。
“不行,这路肯定得修,要不然我们的企划书会胎死腹中。”杨阳突然坚定地说。
“修,哪有那么容易啊。”小雪深知这修路意味着什么。
“不行,明天我还是上县里跑跑,这路肯定得修,至于怎么个修法,我想我们还是先把自己的厂办起来再做定夺。这样,这段时间我跑了好几个茶园,生意也不是很好,我唯一想到又快又好的办法就是收购。我想收购现成的,啥都不用改,先收购过来,有一家算一家,然后慢慢一家家地收,相当于联营,你看怎么样?”杨阳提出了比较前卫的做法。
“可人家做得好好的,谁想卖呀。”
“我调研过了,他们的生意其实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茶园传统,经营模式也传统,一直抱着‘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这朝以后走是行不通的,这种模式会被逐渐淘汰的。所以我们要把眼光放远点,打破传统,用国外新的经营模式来图效率,谋发展,这样我们进入到这个行业才能独占鳌头。”杨阳的眼光里充满了信心。
小雪崇拜地望着杨阳,眼里迸发出崇敬的光芒。
一份新的企划书,小雪完成了,杨阳拿着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确认无无懈可击时,与小雪商量着准备返回省城。
谁也不知道即将迎接他们的是什么样的考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