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还是按照计划,在学习上多下功夫。
国文和英语上的欠缺与理科不同,需要靠大量的记忆、积累、理解与体会才能补足。尽管存在一定的答题技巧,但思路的偏差会引发致命差错,我不想冒太大风险。
最终选择的解决办法是每周多一次私塾时间,国文和英语交替。
另外是将学习融入生活,加大自己的文学阅读量,还有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4.
一般看文学作品,我会更多地去阅读作品分析和评论,学习如何剖析作品内核,找到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而看英文书刊我则是更注重原文,积极查词汇,再多张嘴读几遍来提升熟练度和语感。
至于英文电影、文艺片什么的,我认为作用不大,只是偷懒的借口而已。有这个时间完全可以去多翻译几篇论文。
说到底,我们为什么要在休息时间看英文电影——我问小缘。
“因为想看,”他说,“想和千树一起看。”
周六的傍晚,已经吃过晚饭。妈妈跟缘下太太去外面泡汤泉,拓也和缘下先生在家看球赛。小缘和往常一样来找我,手中是一张电影碟片。
“就当放松吧,”他把一袋手工小饼干放在我们两个之间,拿起一块,递到我嘴边,“这部是比较安静的文艺片,睡着也没关系。”
“那我为什么不去卧室睡,起码床比沙发舒服。”我无语反驳,把饼干叼走吃掉。
巧克力味的。
好吃。
“氛围不一样,”他又递了一块,也被我叼走,“先试试,好吗?”
“唔嗯。”我模模糊糊应声,算答应了。
灯光关闭,客厅陷入黑暗。
我往旁边转头,发现看不清小缘的脸——尽管也并不需要看。我们仍然倚靠在一起,肩头紧贴,他喜欢这样,我也能舒服一点。
我的英语水平能让我听懂大部分对白,但小部分还是要依靠他来补足。他十分熟悉这部电影,听说看过很多遍了。在电影角色的对白结束后,我往往能听见小缘轻声的讲解。
他会观察我有没有厌烦。
我觉得还好,任由他说,时不时提问或者做出回应。
影片并不是多么晦涩的难懂的类型,而是平淡温和,如午后阳光一般的氛围。讲述了一位年轻人与一位老年人在雪山登山团队中萍水相逢,又经历分别,回到自己人生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要角色都是女性,不存在什么刺激的内容,却不会让人觉得无聊。
里面对人生与冒险的思考很有趣,某些时刻,年轻人反而是顾虑太多、畏首畏尾的一方,老年人却能坦然想象死亡,希望自己在任何一刻死去都没有遗憾。
感觉还可以。
是小缘会喜欢的类型。
播放结束,听见了旋律温柔的片尾曲。
“她死了吗?”
我直白地询问了这个问题。
那位老年女主角的结束画面存在一些蒙太奇手法,会让人联想到生命终结。而年轻女主角最后关于“寻找”的镜头,也像是一种告别。
“死亡与否,对她来说都不是结束,”小缘如此回答,“所以答案不重要。”
“噢,”我身体向后靠去,脑袋转向他,“你这个是标准答案。”
“不存在标准答案,千树,”他也看向我,“没有人去评判对错,没有人给你的看法打分。”
他覆住我的手。
“只需要感受就好了。”
“下次也一起看吧?”
5.
生活一旦规律起来,体感上时间会过得更快。
步入十一月,由秋入冬,温度逐渐降低。我买了新的加绒裤袜,从家里带走了不少厚实的衣服,用棉被换掉了秋天的毯子,还在宿舍囤了一箱暖宝宝备用。
白鸟泽设施完善,建筑物内都很暖和,但每次赶往下一个地点的过程总是让我十分痛苦。我不得不减少了出门次数,最近都没怎么去图书馆,能闷在宿舍和教室就绝不前往室外。
也不知道吉田的身体为什么能那么好。可能是从小在家里帮忙干活的原因,她不怕冷也不怕热,任何时候都精力十足。
而且她还会做饭。
我们之前就会时不时买一些食材,到宿舍楼的公用厨房做点饭吃。一开始还是我来做,等她掌握那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几乎全都由她接手。
总觉得只要涉及到做饭,我一直是被投喂的一方。这让我有点心虚。所以后来变成了我出食材,打下手。她出人力,一起吃。随着天气变冷,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我连食堂都不想去,她也乐意陪我在宿舍做饭。
到了十一月中旬,宫城迎来第一场雪。吉田说因为路不好走,她大概这个学期都不会回家了,要等十二月末,期末考试结束再回去。
这倒是个好主意。
我想了想,在跟妈妈沟通过后,也和吉田一样选择留校。只是一个多月不回家而已,天气太冷,少折腾几趟也好。
我已经放心妈妈自己在家了。她现在时不时会给我发点生活日常,比如养了新的植物,和缘下太太去了一家好吃的饭店,尝试了一次滑冰之类的。我相信她不会让我担心。
没回家的第一个周六,晚上收到小缘的信息时,我才想起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他。
【缘下力:所以要期末之后才回来?】
【加藤千树:对,不想出门
加藤千树:题目可以发消息问我】
【缘下力:知道了
缘下力:等你】
注视了几秒,我把手机放到一边,不再关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