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暮色渐沉,将纪墨工作室所在的创意园区笼罩在一片宁静的蓝灰色调中。
大部分员工已经下班,只有最里间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透过玻璃墙,映出纪墨伏案工作的身影。
门被轻轻推开,温肆拎着一个不锈钢保温盒走了进来。
她看到桌前那人专注的侧影,放轻了脚步,将食盒放在会客区的茶几上,没有立刻打扰。
纪墨似乎有所察觉,从满屏的数据曲线中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涩的双眼。看到是温肆,她紧绷的嘴角微微松弛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还在看测试数据?”温肆走近,声音柔和。
“嗯,最后一批样本的稳定性报告。”纪墨将电脑屏幕转向她一些,上面是几条平滑得近乎完美的波形图,“基本达标了,比预想的还要好一点。”
温肆俯身看去,即使她并非技术出身,也能从那干净、规律的曲线上感受到一种精确的美感。她记得纪墨提过,这是他们工作室成立大半年来,倾注心血打造的第一款面向市场的产品——健康手环。
这款手环的核心优势,在于它在极其省电的前提下,实现了几乎媲美专业医疗设备的监测精度。
用纪墨团队内部的话说,就是“让每一份电量都用在刀刃上”,通过一套他们自己摸索出来的、更为精巧的“计算方法”,从复杂的身体信号中,更精准地捕捉到有效信息,过滤掉无用的干扰。
为了这个突破,团队不知道熬了多少个夜,推翻了多少次方案。最终,他们不仅在“计算方法”上取得了关键进展,还在手环的物理结构上做了巧妙的创新,让它佩戴更舒适,信号采集更稳定。
这两项独到的技术,已经以工作室的名义,正式提交了专利申请。
技术实力是根基,但纪墨也明白,在创业初期,合理调动身边的资源往往能事半功倍。
温肆自不必说,从工作室选址到初期的一些商务沟通,都给出了关键建议;纪沉更是利用他的人脉,为工作室引荐了最初两位重要的天使投资人,解决了启动资金的燃眉之急。
而一个意想不到的助力,竟然从新进入职场的湫。
就在几个月前,工作室正努力开拓医疗机构市场,虽然技术过硬,但一个初创品牌想要赢得谨慎的医疗机构的信任,并非易事。湫不知在哪里听说了这事。
湫之前支教的城区,县里有一家她因公益活动结识的小型康复中心,负责人对引进更智能、更可靠的监测设备一直有想法。
湫当即联系机构负责人,主动在中间牵线搭桥,向那位负责人极力推荐了纪墨的团队和他们的技术理念,尤其强调了他们对数据安全和用户**的极致尊重——这一点,深深打动了本就注重患者权益的康复中心负责人。
有了湫这层信任背书,沟通变得顺畅许多。纪墨团队带着产品和方案前去交流,对方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兴趣。
经过严格的技术验证和临床试用,这家康复中心最终成为了健康手环的早期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这笔合作,不仅带来了实际的订单,更像一个范本,为工作室后续敲开其他几家中小型医疗机构的大门,提供了极大的说服力。
不到半年时间,凭借这份扎实的技术底气,对资源的合理运用,以及纪墨在行业内积累的口碑,工作室竟也顺利地打开了局面。
他们没有像一些初创公司那样盲目追逐大众消费市场,而是精准地瞄准了更需要可靠数据的领域——医疗机构。截至目前,已经与五家专注于慢性病管理、术后康复的中小型医院和诊所达成了合作。
更让团队感到振奋的,是前不久与一家知名老年康养平台的合作。基于健康手环开发的“安心环”一推出,就受到了平台和老人家属的欢迎。
市场给出了最真实的反馈。
大半年过去,纪墨的工作室虽然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却在医疗和健康这个细分领域里,悄悄地树立起了“技术过硬、数据靠谱、**安全”的品牌形象。
更难得的是,在创业维艰的初期,他们的账面上,竟然已经开始出现了小幅度的盈利,资金流由负转正。
温肆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又看向纪墨眼下的淡青,心疼的抚过。她知道这轻描淡写的“基本达标”和“还不错”背后,是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硬仗。
“恭喜,纪总。”温肆笑着,语气真诚又带着点骄傲,“听说‘安心环’那边,家属的反馈很好。湫前几天还问我,你们和那家康复中心的合作顺不顺利呢。”
纪墨端起桌上已经凉掉的半杯水喝了一口,眉眼间也掠过一丝暖意和感激:“很顺利。真的要谢谢她。当时那个机会,对我们很重要。”她顿了顿,补充道,“等下次聚,我们得好好请她吃顿饭。”
“那是自然。”温肆笑道,“不过,她也说了,主要是你们东西确实好,她只是递了句话而已。”
“嗯,能应用到实处,感觉很好。”这或许就是她坚持技术“向善”的初衷,看到自己的成果转化为切实的福祉,远比任何商业数字都更让她满足。
“不过,”她放下水杯,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合作的那家养老平台,今天上午又派人来沟通,希望我们能开放更多的实时数据接口,方便他们整合到自己的大管理系统里,做更全面的‘分析’。”
温肆立刻捕捉到了她话里的谨慎,在她旁边的桌角坐下:“你怎么回应的?”
“我拒绝了。”纪墨回答得干脆利落,“我们承诺的是必要的健康和安全监测,不是无死角的数据窥探。而且,原始数据必须经过加密和脱敏处理,只能在用户授权和明确知晓的范围内使用。这是底线。”
这份底线,是她吸引那些志同道合伙伴的原因,也是她绝不可能用来交换利益的筹码。
温肆点点头,毫不意外。
看着她清亮而坚定的眼神,温肆心底软成一片。她伸出手,轻轻将纪墨额前一缕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做得对。有些路看起来慢,但走得稳。”
纪墨感受着她指尖的温度,微微侧脸,耳根有些发热,却没有躲开。
这时,办公室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和小声的谈笑,是加班的技术团队准备离开了。
有人透过玻璃墙看到里面的温肆,笑着挥了挥手,温肆也微笑回应。
“看来你和他们处得不错。”纪墨看着这一幕说道。
“你们团队的小伙伴都很可爱,执着纯粹,做事认真。”温肆笑道,“很有‘纪墨式’风格,一看就是你的兵。”
纪墨懒得跟她闹,嘴边的浅笑骗不了人。
“走吧,”温肆从桌边跳下来,伸手去拉她,“我给你带了汤,还是热的。工作是做不完的,纪总也得按时吃饭。再说…”她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带着点撒娇的意味,“我都等你半天了。”
纪墨看着桌上不锈钢保温盒,又看看眼前人带着期盼的眼睛,心头那点因工作带来的疲惫感仿佛被驱散了不少。她终于站起身,关掉了电脑屏幕。
“好。”
窗外,城市华灯初上,灯火璀璨。工作室里,核心技术已经成型,产品得到了市场初步的认可,团队凝聚力强,并且守住了创业的初心。这条路,靠技术实力开路,也靠信任与互助铺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