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晴朗的下午,小曼在家收拾行囊,大号行李箱旁的护照夹里是一张飞往悉尼的机票。她决定无论如何要查个究竟,搞不好她在那里有个从小失散的双胞胎哥哥,在心电感应她。
但为什么现在才感应她?恩,也只有这个解释啦,难不成要她承认自己中邪了吗?
突然听到有人敲门,门外传来一个轻柔的女孩儿的声音:“你……你好,请问是罗绮曼家吗?”
小曼一听是个并不熟悉的声音,便隔门喊道:“谁啊?”
“罗女士,我叫李芸,想和您谈一谈,可以吗?”
小曼皱眉道:“推销的吧,不巧正在忙,没空!”
门外的女孩将蚊子声稍稍提高了些,继续道:“实在不好意思,罗女士,这么唐突地到您家来,打搅了。我是在小绿书的“灵异科幻谜之社”群聊里看到了您的留言,因为我有类似的经历,所以特地来的。如果方便的话,我们找个地方聊一聊好吗?真的不会耽误您太久的。”女孩虽然有些怯生生,的但是话语诚恳,透着友善。
小曼却警惕道:“网友?你是怎么找到我住的地方的?”
李芸回答:“我……我从没遇到过和我经历一样的人,真的特别的高兴,很想认识一下。为了找到您,我请了网络高手定位到的”。
小曼不禁叹气:唉,网络发达的世界里哪儿还有什么**可言,分分钟把你人肉出来。这个李芸可真执着,找到这份儿上,如果不理她,肯定还会没完没了地继续纠缠不休,闹得周围的人都知道了也不太好。
要不干脆不认, 撵她走!但转念一想,这个小姑娘也许真的有类似的经历呐?先听听她怎么说,也许就不用跑那么远了,这趟行程毕竟要花掉她积攒了好几年的钱呀!
往好处想,毕竟还多认识了个同病相怜的人,能好好相处的话还能互相安慰一下。小曼的脑子飞快地闪动过这些念头之后,决定会会这个李芸,毕竟航班是明天上午的,行李也收拾得差不多了,时间上不成问题。
想完这些小曼道:“好,我马上换身衣服,和你出去聊,稍等一下。”
小曼租住的房子楼下有个街心公园,她引着李芸来到公园的长椅上坐下。看着跑来跑去的孩子和到处闻味儿的小狗,小曼单刀直入:“我的情况都在网上说了,你是个什么情况,互相交流一下吧。”
李芸腼腆地低头道:“罗女士,您还真着急,可是这里有点吵,不适合深谈。我来的路上看见一家不错的咖啡厅,离这里很近,你我有缘,请你喝一杯吧?”小曼觉得也没什么拒绝的必要,就随李芸来到了家附近的咖啡馆。
从一进咖啡馆的门,小曼就感到有一道目光在盯着自己,凭直觉,她偏头看向侧前方:咖啡厅靠里面的沙发上端坐着一位男子,约35岁左右,衣着素雅,清瘦、斯文,看气质像个学者。
他迎上小曼的目光,不仅没有避开,反而微笑着冲她点了点头,身旁的李芸在小曼耳边道:“其实要和你谈的人不是我,是我的老师,苏先生。”
还没等小曼反应过来,男子站起身,一边向小曼走过来,一边说:“抱歉,抱歉,罗女士,是我有和你相同的经历,但我直接去一个年轻女孩儿家拜访实在不太方便,就让我的学生请你出来,希望你能谅解!”
小曼一时没反应过来,但见他如此谦虚,又连连道歉也不好拉下脸拒绝,只好问:“您是?”
男子道:“敝人苏宇泽,是个大学教师,在网上看到你的经历,给你发了私信,可你一直没回复我,我只好来找你了。”
小曼立即回想起的确是有个网友和她说过“这种事我能理解,我想有机会和你聊聊”,还被她误以为是搭讪的。
着苏宇泽一脸认真的模样不像是在和她开玩笑。不过,看他这气质,不像老师倒像是个科学家,难道是某个科研机构缺少像她这样的精神病案例,要抓她去做实验?
小曼定了定神,看了看眼前这个略显孱弱的男子,又环视了一下周围也没有什么其他可疑人物,确定自己可以轻松跑掉,便试探道:“苏老师,是您和我有相似的经历吗?”
苏宇泽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小曼坐下后,他的眼神开始变得飘渺,仿佛陷入了回忆。
稍后,苏宇泽开口道:“我父亲曾经是个知青,十几岁时下的乡,在陕北插队。一年夏天的傍晚,他正在和大队的工友们吃晚饭,当地老乡跑来和他说:“北京来的学生,你给看看那天上是啥东西呀?”
他继续道:“我父亲顺着他的手指,抬头看到天上一个东西特别的亮,一动不动地停在空中,当父亲正在惊讶地盯着它的时候,这亮点儿一眨眼就到了很远以外的上空停住,然后就消失了。”
“啊?”小曼轻声惊呼。
苏宇泽停顿了一下,说:“我父亲觉得奇怪,以为白天收麦子干活太累眼睛有些花,可旁边的人也都看到了。等晚上回窑洞睡觉时,半夜被一声巨响震醒,眼前却一片漆黑,想起来点个油灯看看怎么回事儿,身体像被绑牢了一样,动弹不得,因为白天干农活儿挺辛苦,就又睡着了。原来那晚我父亲住的窑洞塌方,把和他一起住的另一个知青砸死了。他是被人从土堆里扒出来的,居然一点儿事儿也没有。可自从那天晚上之后,父亲眼前有时就出现了和周围不一样的景色。”
苏宇泽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声音有些变哑,便停下来喝了几口面前的柠檬水。
小曼听到这里,觉得这个苏先生不像在说假话,心下有些激动地问道:“是什么样的景色,也是重复出现的几个固定场景吗?你父亲看到的场景在现实中也存在吗?”
苏宇泽看着她说:“对,是几个固定的场景,你来看看这个。”说着他回头从身边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摞旧报纸。小曼抽出一张英文报纸,顺着报纸上用红色水笔圈住的地方看到:标题是一个印度少年在一次意外爆炸时失踪,隔日在废墟中获救,时间是1968年5月7日,另外几份报纸是世界各国,如美国、越南有人意外获救后的报道,时间都是1968年5月7日。
小曼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似地问苏老师道:“难道你父亲看到的场景是印度、美国和越南的?”
苏宇泽欣赏地看着小曼,点了点头:“没错,再看看这个!”说着,他又掏出了一份报纸,递给了小曼。
他继续说道:“当你在网上说了你的遭遇后,我按照你乘坐航班日期,查到了这一天的一个新闻报道。报道上面说那天有个男子在澳大利亚出海时,遇到了海啸,小船沉了,他被隔日发现冲上了岸边,他的名字叫 James Lee(李远哲),住在Moon Town(月亮镇)。”
对上了!Moon Town(月亮镇)! 小曼的心在剧烈地跳动着,她没想到这个苏先生居然找到了。
苏宇泽没有留意到小曼的雀跃,隔着玻璃眼镜片盯着报纸继续说道:“他出事的时间除掉时差几乎和你感到剧烈颠簸的航行时段是一致的!你看,这上面还有他的照片。”
顺着苏宇泽手指的地方,小曼看到了一张照片,虽然报纸上的那张照片不是很清楚,但看得出这个人20出头,很像她在反光镜中看到的男人。小曼的心激动得都快要跳出来了!她诚恳地向苏宇泽道:“谢谢,这信息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您有查到James Lee(李远哲)的地址或联系方式吗?” 苏宇泽道:“有,不过给你之前,我需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