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血洗

尤衍抚掌嘲道:“老子见祝娘子不单耳力过人!就连嗅觉也可与猪狗相较!”

祝好懒得与他逞口舌之能,只当两耳不闻。

正待此时,衙役将卖粉妪与送信小厮请至上堂,张谦无非询问迎亲当日可曾见到奇观异事,见二人所言与祝好言辞相应才将俩人遣散。

张谦自然知晓此二人所答不可重用,如此,正遂了他与尤衍的用意。

观者之众,张谦与尤衍做戏自需做全套,他遂问祝好,“祝氏,猎户与宋氏家住何地,名姓是何?将你推下葬崖之人是熟识?若不是,你可看清此人的样貌了?”

猎户是尤蘅提前安排的,祝好倒背如流:“猎户名作曹资,他因行猎,居所不一,非要论的话,长居之地便是崖下的茅屋。而将民女推下葬崖之人并非熟识,只依稀觑见此人五短身材,体态圆润。至于仙……”她顿了顿,方答:“宋郎名携青,家住南巷松鹤居,不过……宋郎常返京都探望长亲,民女昏睡数日,怎敢断言宋郎尚居其宅?”

谁人不知南巷松鹤居?此宅前身是世家别第,现今已被官署收作己用,多为招待京官。

前阵听说外埠来的勋贵以万两置下此宅,最令众人惊诧之处莫过于祝娘子竟得此等高门公子的垂爱。

众观者及张谦、尤衍打量祝好时目光如电,她佯装沉着。

张谦朝衙役掷拘唤签,“传曹、宋二人及祝氏姨母入堂!”言罢,他转觑尤衍,“尤氏可备辩辞?”

尤衍尚未答话,衙外一观者忽然越众而出,此人体态浑圆,着褐色携烟纹布衫,嗓音雄厚:“草民王莽!欲为尤大公子陈词!”

既有人证,被告者理应庆喜,可众人却见尤大公子面色惶惶。

张谦注意到了尤衍的慌容,想必来人定是不利于他,奈何他实逼此处,只得传王莽入堂。

王莽上堂即跪,大喊:“草民王莽!草民是尤大公子的亲卫!祝氏所言皆虚!草民在堂外观言半晌,方才祝氏竟说她与方氏徒手将棺盖移开,呸!方氏之棺四角嵌有钢钉!两个小女娃如何堪将棺盖掀开?!”

张谦欲审祝好,转目竟见她汗出浃背,双唇抖颤,眸中尽露惊惧。

祝好瑟缩地指着王莽,惶恐道:“就是他!张大人!是他将民女与方娘子暗害坠崖!是他!是他啊!”

王莽明面是尤衍的亲卫,实则是尤蘅的心腹,他看似为尤衍陈词,实则欲与祝好唱双簧。

张谦见势不妙,急急拍起惊堂木,“祝氏!先答本官!方氏之棺究竟是如何开的!?若存诬告!罪加三等!”

祝好声泪俱下,“……民女,民女不曾说谎。”她在袖中摸出条状之物,待众人看清不免生疑。

好端端的,祝娘子为何在袖中私藏钢钉?诶!方才王莽说什么来着?棺盖四角嵌有钢钉,莫非……

祝好手心的钢钉残有锈血,她声哑道:“民女初入明堂,心中自是惴惴,所说遗漏细情倒也合情理。如王氏所言,棺盖嵌有钢钉,民女是借簪钗将钢钉撬出棺盖的。”

她高举两手,只见祝好的掌间布满疮疤,“这些伤都是开棺所致的,民女倒想问问王氏与尤氏!淮城丧葬礼法已弃封棺,此行意将亡魂永囚!寓意死者不入轮回!尤家既将方娘子的棺椁嵌入钢钉,为何尤员外的棺椁未嵌?”

“若是防土夫窃墓亦难通其理!方娘子的棺椁远逊尤员外之棺,再说了,尤员外棺中的随葬物盈千累万,真当土夫子瞎了眼?还是……尤大公子唯恐方三娘活生生地蹦出棺来!”

祝好又从袖中捻出一截褐色的携烟纹布绦,“‘衍’作‘烟’,淮城百姓皆知,着此衣者正是尤大公子的亲卫!这截布绦是王莽将民女推下葬崖时所得。”

尤衍骂道:“你个牲畜!休得浑言!王莽月前随老子到岐州谈商!老子归城时将他留在岐州处理尾事。直到今日,与王莽同留岐州的随从皆未返城!他岂能于半月前现身西皋?!老子倒想问问王莽!他为何在此!?究竟是要替老子陈词,还是想反泼老子脏水?!”

祝好无须再费唇舌,衙外围观的百姓已起声窃谈。

“诶!他三人所言皆有异啊!若依尤大公子之言,王莽尚未回城,他如何能知方三娘的棺椁嵌有钢钉?”

“王莽不仅知道棺椁嵌有钢钉,就连嵌入几枚都一清二楚!依我所见,王莽明面上留在岐州,实则奉尤衍之命,欲将祝、方俩人……”

“所言极是!王莽此时现身定是担心主子被困危境,怎料……将尤大公子推入险境之人,竟是自个儿!”

尤衍眸中阴鸷显现,他转身指着衙外的百姓,“谁在胡言?!给老子滚出来!”

此话方落,王莽直奔登闻鼓,众人耳闻一声闷响,竟是王莽一头撞在了鼓圈坚硬处。

“尤大公子冤枉!草民愿以性命为尤公子沉冤!尤大公子冤枉!张大人明鉴!尤大公子冤枉!”

王莽撞势不减,登闻鼓血流如红绸作悬,衙役正想将他拽开,王莽却自长靴抽出短剑,直直刺入自己的喉颈。

鲜血迸溅,王莽遥指尤衍,“……尤大公子,我阿妹……你应我,允阿妹……过活……”

呜呜呜呜为我的两位数读者们更新一下,这两章走剧情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血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太过分了二师兄

过天门

你的大师兄

她被赶出侯府后

万古第一废材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蕴他仙骨
连载中笔隙藏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