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纺织厂,车间工人正讨论白石塔女尸案,林小豪听得昂首挺胸。
前几日他买到《夜港》,招呼工友一起看,有工友觉得故事离奇系编造,直言林小豪上当被骗。
林小豪因不服气,还争论了几句,结果看到最后一句‘故事虚构’,让他被工友群嘲几日,在车间抬不起头来。
早间新闻直播,才知道《夜港》写得切实,大概率是目击者所写——他们看的故事不但不假,还是提前警方几天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该故事逼得凶手投案,可以算此案告破的大大功臣。
林小豪一扫颓气,简直与有荣焉!
……
油麻地小白领钱慧儿在报刊亭重买一份《夜港》,认真再读了一遍,前几日初看只觉得报纸用什么‘我死了’这样的耸人手法博人眼球,心中都是反感,今天再看,原来不是报纸毫无底线,而是专门吓凶手的手段。
观感一变,同样的故事手法都变作新奇巧妙,钱慧儿在心底偷偷将当日怒骂收回,又补一句,“干得好!”
……
灵韵刊社,编辑孙志伟恍然大悟,“我说怎么只有主版那么违和,原来是特意为之。”
他还以为《夜港》不堪压力,为了销量跨越红线,原来人家心中有数,大报纸不愧为大报纸。
他想了想,有些羡慕,“这次《夜港》拿到这样的猛料,报纸肯定卖爆!”
还有些惋惜,“这个目击者怎么不选我们灵韵报社?我们销量也不错的。”
……
新闻署,接线员正登记一位市民的来电。
该市民要求撤回昨日的投诉。
“本来很生气的,蹭这种热度没人性嘛,中午看新闻才知道冤枉报纸。”
“哎呀,肯定不投诉啦,人家抓凶有功,我又不是不讲理……”
诸如此类,接线员已登记数十起,都是香江热心市民打来,撤销这几日来对《夜港》的投诉。
接线员如实登记,心中吐槽《夜港》又增加他工作量,不过报纸建功,他们这种半个从业人员都面上有光。
他就大人大量啦。
不予计较,不予计较。
……
报摊和便利店中,不少人指定要买《夜港》,销量比早间增长更惊人,不过这次少了阵阵骂声,只有一心看报的读者。
“女仔经历好惨呐,晚上烧点纸,希望她下辈子托生个好人家。”
“难怪吓倒凶手,太可怕了,好像死者自己写的一样。”
“不是说是目击者吗?”
“目击者看得这么细致,对话都听到?凶手不傻不盲,能忽略一个大活人?”
“会不会就是死者,冤魂写作之类?”
“痴线,哪里有鬼啊,别吓人了!”
……
旺角警署中,正在梳理结案材料的荣sir突然想起之前觉得违和的地方。
他当日看到报纸,瞬时想到有目击证人这个可能,‘陈永华’此人有反侦意识,又够凶残冷静,难道想不到这点,怎么会轻易心理崩溃?
他前往羁押室再次审问男人,但提到《夜港》后对方又有点癫狂。
男人的目中都是血丝,“你问我为什么确定是鬼?”
“哈哈哈,”笑容浮现在惨白面色上,“因为我根本没说过那么多话!”
“目击者难道是看到这里写出的吗?”男人指指自己的脑子,指尖戳出深深印痕。
荣sir注视他片刻,面无表情离开。
——男人可能真的疯了。
——也可能说的是真话。
荣sir不由摸摸手臂上立起的寒毛。
他回想《夜港》,故事中的男人对女儿说过很多话,如果‘陈永华’从没说出口,《夜港》是怎么确定他十几年前那么详细的过去经历及心理活动?
荣sir不怀疑《夜港》写错,但凡不准,‘陈永华’不至于被吓得失魂落魄。
他想起《夜港》也一口咬定没有目击者。
莫非真是鬼神通灵?
可惜对于荣sir来说,答案注定不得而知了。
……
中环盈信大厦八楼,星报集团会议室。
市场专员Cindy正在文喻讲解报刊业的运营与盈利方式。
这是文喻的盲区,他听得很认真。
Cindy,“报刊盈利最传统的方式当然是发行销售,这里也分两种,一种是送去报摊和便利店的零售,我们和这些店签分成协议或者直接售卖给他们,由他们再分销,前者盈亏自负但赚得多,所以我们向来是签署分成协议的。”
其实是肯做分销的报亭老板很少,就算收也是收那种销量稳定的报纸,Cindy不好意思在新东家面前说自家集团多差,所以换了个说法维护集团脸面。
文喻听得懂,没纠结这点,Cindy继续讲,“另外一种就是报社最中意的固定用户,一般是忠实读者或者企业,直接和报社定购,一定就以半年或一年为期,对我们来说,少了报刊亭分薄利润,赚得又多又稳定。”
“最紧要的是,固定用户的数量,是报纸质量的标杆,关乎报业的脸面啊。”
文喻点头,这很好理解,只有质量稳定口碑良好的报纸,才会有读者愿意长期订购。
Cindy继续,“盈利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报纸上的广告,香江商业活动频繁,商家宣传、广而告之都要通过媒介,所以十几年前报纸广告简直打遍天下无敌手,这几年香江引进不少电视,分流了许多大广告商,各报刊的广告收入都有所跌落。”
“不过,”Cindy泼了冷水又来鼓劲,“还是有很多广告商习惯了报纸宣传,而且电视广告价格高昂,很多广告商负担不起,所以我们仍有很多机会,另外企业招聘、房产租赁买卖、还有些私人的寻人寻物启示等等,依旧是由报纸独揽的,这部分的收费没有广告高,但是胜在量多,加在一起每月都有不少入账。”
Cindy举例了香江目前的几家龙头报业,“如果是权威的杂志或者报纸,增加收入的方式更多些,比如做周边、增刊或特刊,自有忠实读者买账;举行活动或接受赞助也会有银纸入手。”
文喻大开眼界,他的时代纸媒已经式微,甚至电视业都没落了,发达的网络取代了传统的信息传播与广告宣传模式,他虽然知道身处报业的黄金时代,却没有太多实感,随着Cindy介绍各大报刊的影响力以及盈利情况,给出客观数据参考,他好像从泛黄旧梦的旁观者,一脚踏入油墨飘香的时代。
……
会议室外,李从文端着茶杯走过,瞥一眼正认真笔记的文喻,没有吭声,但心内多了两分满意。
不管这位大少是真的寄希望于星报集团,还是三分钟热度,至少他现下是给够了态度的。
他在会议室外又听了片刻,才转回财务室。
星报集团辉煌时期,财务室是配备四五位会计出纳的,但目前财务室只有一个年轻女子,低着头在快速清算报表。
李从文走进去问本月报纸销量情况。
财务员刚好统计完本月结算周期内最后一笔,面有喜色。
“《夜港》印刷三次,加印两次,印刷量分别为三万、二十万和四十万、共计六十三万份,售出是五十八万份。”
李从文也忍不住喜上眉梢。
大众综合类报纸,滞销率在10%—25%都是正常的,在10%以下,算是表现优秀了,且这是加印,李从文都不太记得,星报集团的报纸,上一次加印是什么时候了。
固然是文喻第一次印的数量太少,但加印意头很好,对于星报集团现况来说,简直是一支强心剂啊!
李从文笑眯眯走出财务室,正巧记者林旺群拿着稿件过来,请他审阅。
此人是年轻记者,专业功底扎实,新闻嗅觉敏锐,加入星报集团两年时间,写过好几篇让李从文眼前一亮的报道。
文喻在选择简易班底时,优先选择了他,就是看中他可为报纸质量托底。
他面带犹豫,将稿件交予李从文,李从文看过一遍,文笔生动鲜活,立场公正客观,并没有什么问题。
他疑惑看向林旺群,不明白他为什么面带难色。
林旺群:“我们此前的报纸都是这样的。”
报刊业竞争日益激烈,他们报纸的水平也许没降低,但常年没猛料,没新货,自然被其他报纸追上。
其实这个问题星报集团不是不知道,其他报业花大价钱笼络跑线员,又卖力推广自家爆料热线,给超高爆料费激励市民爆料,等于将‘眼’置于大街小巷,星报集团一开始不齿这种做法,等反应过来时已经落后。
报刊业普遍换了个打法,星报集团尾大不掉,又撞上内部股东争权,更多琐碎纠杂事务,李从文勉力支撑多年,但却无法挽救即沉的轮艇。
而经历过星报集团关门危机,林旺群也自信不再,是,手上的文稿水平在线,但此前也是如此,还不是销量惨淡?
他们早就该思变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