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 46 章

接连扯了两日的竹笋,寻了两日的野蘑菇,第三日地面虽没干,但已经能干活了。

玉娘泡的蚕豆和和栗子也可以撒下去了。

吃了巳饭,各自干活去。玉娘来菜地撒种子时,发现之前撒的菜种有一半竟然发芽了!

“娘、大河,你们快来看,菜种发芽了!菜种发芽了!”

大河最捧玉娘的场了,本已走出家门十几米,立马返回,飞一般冲了过来、

韦氏只是回头笑笑,“都七八日了,也该发芽了。”

说完她就跟在大山和大树身后,又得去修水渠了。

大河看着鲜嫩的新冒出来的菜芽儿,对玉娘刮目相看,“玉娘,别看你以前没播过种,芽却出得齐,看来你盖上的土壤薄厚正适宜。”

“可不是!”玉娘看着这些芽儿,视如珍宝,怎么欣赏都不够。

大河欣喜一番,必须去干活了,他走之前来枣树旁新种下的桑树瞧了瞧,再轻轻用手摇一摇树干。

“玉娘,你来瞧,这棵桑树应该能成活。”

玉娘过来瞧瞧树上的桑叶芽,“这些芽没蔫,和你那日扛回来一样鲜嫩,这树应该是活了。”

银玲听说桑树种活了,欢欣无比,又带着石头去村后折嫩刺茎吃。

郑老爹已经出门,大河小跑着跟去种红薯了。

玉娘将蚕豆种和栗子种下后,和花姑来到村后找到俩娃,再带着俩娃一起上山去,打算今日把黑豆种完。

花姑有孕在身,玉娘也是干农活的新手,姑嫂两人干活不紧不慢。

玉娘一步一步后退扦着沟,花姑跟着往前撒种子,每隔一尺撒两粒种子。

一般农家,这四厢地一个半时辰就能干完,这对姑嫂干干歇歇,干了三个时辰才回家。

两人坐在门口,一个洗竹笋切竹笋,另一个洗着蘑菇。

“玉娘,你肚子还没动静?”

玉娘笑着摇头,“我又不着急,生娃儿养娃儿多累啊,迟点生才好。”

花姑惊讶地看着玉娘,“别家女人像你这么大,娃儿都两三个了,你一点儿不着急,竟然还想更迟?”

“大嫂,你先拼命生,待你生够了我再生,否则家里带不过来嘛。”

花姑不禁笑道:“待俺生完?那可不行,俺还得生好几个咧!”

玉娘内心突了一下,“你还……还要生几个?两三个?四五个?”

“那俺哪说得准,只要肚子能生,肯定要一直生下去呀。”

玉娘突然清醒了,在这古代,大概就是生到不能生为止。倘若花姑身子好,一直生一直生,或许能生出十几个来。

玉娘想想都觉得可怕。要是没有避孕方面的药,难道她将来也得一直生……一直生……一直生?

这也太残忍了!对她来说,生两个足够了。

花姑见玉娘若有所思,“咋了,你担心俺生得太多,家里粮食不吃?”

玉娘叹了一气,摇头道:“大嫂莫多心,我只是担心将来自己会生太多。”

“怕啥,娃儿多不好么?你看咱村的铜板叔,当年他有七个儿子六个女儿,后来虽夭折了三个,如今也有五个儿子五个女儿。你瞧瞧,修水渠需他去么?上山种地需他去么?水田需他自个去耕耘么?他和老伴只需洗衣做饭,带几个孙子。”

玉娘仔细一寻思,铜板叔夫妻俩每次走哪儿都带着一串孙子孙女,得有七八个吧。

老天爷啊,那还不如下地干活痛快呢!

玉娘窘笑,“我觉得,他们每日忙乎那多些孙子孙女,可不轻省。”

“虽不轻省,但有福气呀,人这一辈子图啥,不就是图个多子多孙么!”

玉娘明白了,花姑哪怕生十个八个的都有可能,而且花姑也觉得生得愈多愈有福气。

反正以后迟早要分家,玉娘倒不担心花姑生得太多导致家里会太吵太闹。

她只是想到未来的自己,不担心都不行,她可不想一辈子都在生娃儿。

晚上玉娘炒一盘竹笋和一盘蘑菇,花姑煮一碗蘑菇汤和一碗鸡蛋百岁羹。玉娘感觉,这样的菜式,估计会重复吃十几日。

不过有霉豆腐搭配着吃,应该也不会吃腻。

如玉娘所料,接下来几日果真每顿有这两样菜,毕竟下雨那几日弄得太多。不过山上各种野菜萌发,大家在外干活时都会顺带着采摘一些回来。

每顿除了吃竹笋和蘑菇,各类野菜也是必不可少的。

菜芽渐渐长大,该栽种了。

三月十三,玉娘和花姑蹲在家门口栽菜苗,忽然认出了菘和蔓菁,不就是白菜和萝卜么!

总共四种菜苗:白菜、萝卜、豆角和冬瓜,果然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品种,几百年后仍然是家家户户必吃的菜。

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玉娘倒是都爱吃,而且萝卜和白菜还可以做成咸菜或干菜,可以一直吃到过年。

咦?她年前来到这里,咋没吃过咸萝卜或干萝卜条?估摸着是家里的存货都吃完了吧。

姑嫂俩花两日工夫把所有菜苗栽种好,只留一小厢菜地空着,那还是玉娘当初自己干辟的三小厢之一。

玉娘这几日每个早晚都来瞅她的蚕豆和栗子有没有冒芽,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玉娘觉得希望不大了,打算翌日赶集时换一把菜苗来把那小厢补种上。

*

又是一个赶集日。修水渠虽是大事,但遇赶集日也得停工。

大河仍然第一件事就是买肉包子给玉娘吃。玉娘来这里吃过各种美味,如今对肉包子没那么大的兴趣,不过硬被大河喂了两个大肉包。

吃完肉包,玉娘就来寻银玲说的蚕籽。

没想到还真有人拿蚕籽来换东西,只不过蚕籽在这里是小娃儿用来玩的,所以极为便宜,一小块粗麻布上得有好几百粒蚕籽吧,只需三颗鸡蛋。

玉娘立马成交,然后再拿两颗鸡蛋换来一把豆角苗。

郑老爹和韦氏拿铜钱去铺子里给花姑买了一包干红枣和一斤红糖,说要煮红糖荷包蛋给她养胎。

花姑和大山只买几缕红线。因为家里有自己搓的麻线,平时用不着红线的,如今花姑想为肚子里的娃儿添喜气,打算给娃儿做老虎鞋或做肚兜时用些红线。一般人家也都是这么做的。

大树和俩侄一样,要么吃肉包子要么吃糖葫芦,其它啥都没买。

虽然是来赶集,全家人或买或换的东西加起来,也就几缕红线、一把豆角苗、一包干红枣和一斤红糖,再加几百粒蚕籽。

对了,除了郑老爹和韦氏,其他人都吃了肉包子,银玲和石头合吃了一串葫芦。

按理说,就这点东西,只需一人来赶集。但大家图的就是热闹,每月就盼着这一日轻闲快活。

打算回来时,花姑却拉住玉娘,“你瞧,那里有催孕的草药,咱带来的鸡蛋还没换完,可以换些草药煎着喝,你就能早些害喜了。”

玉娘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她可不要喝那苦汁子,再者,药是能随便喝的?

花姑见玉娘退缩,又跟婆婆如是说。

韦氏听似有几分犹豫,见玉娘后退几步,拉着大河快速走开了,韦氏只好对花姑说:“不急,过几个月再说。”

回家的路上,玉娘挺不痛快的。

“大河,我要是一年不生娃儿,家里人会一直催生?”

大河知道玉娘不喜欢被人催,愧疚地说:“俺也没想到大嫂比娘还着急。待回了家俺跟家里人说下,以后不许在你面前催,这事提都不许提。”

“那倒不必,自家人,催也是为咱俩着想。我倒不担心自己生不出娃儿,只是担心哪日一旦生了娃,就得一直生下去。大河,倘若县里药铺有那种能让人不生娃儿的药卖,会不会有很多妇人去买,那样就不至于一辈子都在生娃的路上了。”

大河像听天书一般,“啥,还有能让人不生娃的药?”

玉娘可不敢肯定,“以前我在县里生活,好像听说过,就是不知真假。”

大河摇头,“不会有人买。谁家不想多生娃儿?咋可能会买那种害人的药?”

玉娘忽然感觉和大河有代沟了,哦不……不是“代沟”,那是“朝代沟”!

玉娘鼓着腮帮子说:“咋就害人了?倘若生了三个五个的,或是生了六个七个的,还要一直生一直生,那不是祸害女人么?谁身子受得了一直孕一直生?”

大河见玉娘反应过大,哪里还敢支声,他明白了,玉娘不喜欢那种“多子多福”的说法。

大河过来轻轻扯着玉娘的袖子,“俺说错了,那不是害人的药。有些妇人身子不好,想不生是可以吃那种药的。但俺刚才说的是咱镇咱村的人喜欢多生娃儿,不是说你也要那般。之前俺就说过,你不生才好咧,得以你身子为重。”

这下玉娘心里才舒服些。她见大河小心翼翼的,又觉得自己刚才的态度过分了,毕竟大河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要他接受她的观念,可没那么容易。

但大河愿意依着她,这点最可贵。

“大河,你放心,倘若一年后我仍没怀上,就听大嫂的,换那种催孕草药来煎着喝。”

玉娘寻思自己在某些方面也得依着大河,如此两人关系才能平衡。

结果大河却不高兴了,“不行,药哪能是胡喝的,又苦又伤身,俺不舍得看你喝那苦汁子。”

玉娘寻思,大河对她的新鲜感还在保质期内,他能这么想也情有可原。往后啊,若能做到大哥对大嫂那样就不错了。

玉娘一开心,便挽上大河的胳膊。大河却羞红了脸,左顾右盼的,担心来往之人瞧了笑他。

玉娘便放开了手,大步走在前头,大河乖乖地跟在后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章 第 4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在古代悠闲种田的日子
连载中于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