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道和一个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年纪约莫往四十以上走的中年男子并肩立在一处,不晓得是不是错觉,老道士今日脸上笑容格外真实。
王熙凤屈膝见礼,“张爷爷好,今儿又劳动您老人家多跑这一遭。不知这位先生是?”
张老道回了半个礼,“二奶奶好!”握着一人手臂上前,“这位张友士张先生,是避世隐居的名医,不但学问渊博医理精深,且能断人的生死,几年前曾受冯紫英所请给东府里蓉大奶奶也看过病,只可惜,终究是治的了病治不了命。”
这话乍听没毛病,再一想又有几分古怪,不知这老道葫芦里到底想卖什么药?
张老道继续说道,“医家看病,须得望闻问切才可诊得仔细,二奶奶休怪我们来得鲁莽冒失。”
张友士上前,这是个初看很不起眼很没存在感的人,说是大夫,身上却没有丝毫药味儿,细细看多几眼,其中正平和处,却颇有几分返璞归真近乎道的气韵。
王熙凤笑着请两人坐下用茶,“难为张爷爷费心,我们做小辈的感激还来不及。”
这位张先生细细向王熙凤脸上瞧了几眼,伸手道,“二奶奶请先坐下,容我先诊个脉。”
王熙凤目光往他全身上下一扫,在他颔下三缕胡须处停顿了片刻,眉梢轻挑一下不再言语,坐在椅子上伸出右手,将手腕轻轻搁在桌上的脉枕上,“张先生,有劳!”
张友士伸手,左手抚须,将右手三根手指轻轻搭在王熙凤手腕上。
这位张先生的手生得极秀气,手上皮肤保养得也好,光泽如玉且柔软光滑,如果不看脸倒像是一双养尊处优的贵妇人的手。
张老道坐在二人对面的椅子上喝茶,目光须臾不离张先生,仿佛要从那身朴素无任何纹饰的赭色长袍上盯出花来。
张友士收回手,张老道忙问,“如何?”神情竟比王熙凤这个病人更急切。
张友士神情淡淡,“请这位奶奶换左手”。
王熙凤依言换了手,平儿紧张地捏紧了手帕子。
张友士伸手搭脉,沉思片刻凝神在王熙凤脸上细看几眼,平静面容上终于起了几分变化,同张道士对视一眼,后者隐晦地点点头,放在膝盖上的左手做了个只有玄门中人才看得懂的眼神,“请奶奶张开右手容我再看看手相。”
从未听过大夫看病还要看手相的,这是治病还是算命?
又或者看出什么来了,既然说是隐居的名医怎么这么巧就让贾琏给碰上了?那就真的是冲自己来的了,不知这位先生道行深浅如何?
王熙凤忽然笑了,慢慢将手收回,“当年我爷爷在时,我常扮成个小子同他老人家在酒楼茶馆听人说书,也听那些走南闯北的人们讲些奇闻异事。据说世间除俗世中只管医治身体病痛的寻常大夫外,玄门内的道医和佛医手段更为玄妙神奇,道医通晓医卜星相术数命理,佛医擅辨善恶祸福缘孽因果。敢问张先生是道是佛?”
一言出,张友士还未怎样,张老道先被惊到了,脱口道,“奶奶好见识!”
王熙凤瞧着表情没有变化的张友士,又问,“先生既然与张爷爷相亲厚,想是出自道医一门,道医以黄老、庄子为总纲,符箓、祈禳、祝禁治神本元重在护生;辟谷、房中、丹鼎形神兼治重在养生;不知先生擅长护生还是养生?
张友士起身,忽然向王熙凤行了一个道家拱手礼,“自我行医以来,奶奶是第一位看破我真正师门的,在下不才,乃是终南山中一无名小派的俗家弟子,于护生养生都略懂一二。”
表情没变,语气的变化却很明显,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不以为然再到现在的终于有人能识货的欣欣然,态度转变很有点意思。
王熙凤起身回礼,“道医七流派中,符、咒、诀、禁、气、法、术,先生属哪一流?”
张友士淡淡看她一眼,眼神含笑,“区区不入流,自成一派,本派看病问诊效果好坏全取决于医患只间的缘分,无缘者不看,有缘无分或有分无缘者管治不管埋,有缘有份者药到病除。”
可惜,这位二奶奶虽是有缘人,却和从前东府里那位秦氏少奶奶一样,与自己的缘分并不深。
王熙凤将手帕团在手中,只她自己知道,她掌心纹路变与不变只在两可之间,一切看她自己选择,就拿姻缘来说,是夫妻和睦子女双全还是一别两宽各奔前程,决定权如今正拿捏在掌中。
这位先生故弄玄虚地说了一串,到底想暗示什么?
“既然今儿都遇见了,可见先生与我是有医缘的,至于缘分高低我信事在人为,我不认得几个字,先生别糊弄我,只直说我到底得了什么病,病有几分,可治不可治?”
张友士隐晦地看了一眼低低垂着头站在王熙凤身后,姑娘打扮实际已是妇人之身的平儿,料定其必是琏二奶奶的心腹之人。
“人生如梦,梦醒之后方觉昨是今非;奶奶的病三分在形,七分在神,可医与否,全在奶奶自己。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我看奶奶亦如是。”
你既然知道我是玄门道医,当知晓我已看穿你非是原身。
有病没病有救没救的,你自己个心里没数吗?
王熙凤眨眼道,“既然我这病七分在神,交给您这位道医岂不正对路数,还请先生大发医者仁心,为我开方治病。”
张友士意味深长地一笑,“奶奶可是诚心求医?”
王熙凤点头,脸上表情却是要笑不笑,提高了嗓门说道,“虽我一向是个讳疾忌医的,但,难得我们二爷早饭也没吃不辞辛苦地请了张爷爷和张先生过府来给我看病,我若不诚心岂不辜负了他这番苦心!先生若不将我的病症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我们二爷又如何安心?”
外间贾琏听了这话,脸上神情不免起了变化,尴尬地端起了茶杯,“玉京子仙长,请用茶!”
玉京子摇头婉拒,“贫道修辟谷之术,人间烟火于我无益,贾善信自便即可。”
说着起身走到青玉瓮旁,水波浮翠,莲叶田田,青衣人如玉,垂目静看水中花,一时竟分不出人与花究竟哪个更美更出尘!
贾琏看得呆住,手中茶杯倾斜,茶水湿了衣衫都不自知。
屋内,张友士理了理胡须,“奶奶果诚心,便请容我看看手相。”
王熙凤呵地一笑,手帕在手心一擦而过,便将右手掌心向上平摊于脉枕之上。
张友士看后皱眉不语,似乎大有不解之处,心里嘀咕道,“奇也怪哉,怎么又是个治的了病治不了命的?”
张老道见他如此,也好奇地凑过来看了几眼,掐指一算之后,结合王熙凤面相变化,心中已是明白了几分,于是笑着提醒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既接了人家的好处,自然得帮人家了结因果,友士你说呢?”
张友士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正该如此!”,说着便打开医箱取出纸笔一挥而就开出两张截然不同的药方。
“奶奶的病一来是气血有亏失于保养,二来是秉性好强争胜,以至情志不畅焦心竭虑,只需按我的方子将这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吃上十剂便可痊愈,只是……”
王熙凤示意平儿接过药方收好,“只是什么,先生只管说来,我必定谨遵医嘱不敢有所违误。”
张友士目光直视,“身体上的病好治,要补命理上的缺陷却难,我知奶奶是个爽快人,那我便直说了,若有冒犯处还请恕罪。”
王熙凤点头,直起身,知道他前面所开之方不过是引子,后面要说的才是真正要紧处。
“还请先生指点一二。”
“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奶奶若想保全自身,还需牢牢谨记十六个字: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王熙凤起身道谢,“先生果然是个高人,俗语说真人不露相,我今儿也算见识了一回,若是有缘再会,不知先生肯不肯以真面目相见?”
张友士瞳孔一缩,险些失手打翻了茶盏,“奶奶说笑了!”
王熙凤伸手虚虚抚向自己脖颈,笑道,“听闻巴蜀一地有民间绝技变脸术,不知与先生的技艺孰高孰低?”
没有喉结是最大的破绽,不过这也就是王熙凤,换个女子,还真不好意思像她这般仔细打量一个成年男子。
收到她的暗示,张友士顿时明白过来,眼神中露出赞赏之意,“奶奶好眼力,友士是我的字,其实我姓吴名非,奶奶猜我这个张姓是怎么来的?”
说罢起身拉了张道士一起走到外间,自去向贾琏辞行。
王熙凤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她望着门帘下方摇曳的流苏,表情罕见地陷入了呆滞。
回头问平儿,“咱们这位张道士爷爷俗家姓名叫什么来着?”
平儿被她问得莫名其妙,想了好一会儿,从和赵嬷嬷的一次闲聊中找出了答案。“好像就是叫张真人,当年国公爷还开玩笑说他名里有个真字,咱家却姓贾,若是有朝一日府里时运不济,必是被他这个真人假替身给克着了。
王熙凤靠在椅子上,从张道士和张友士两人的姓名中品出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真人存于假(贾),有是(友士)岂无非?
若自己猜想成真,可就有意思咯!
贾琏亲自送几人回去,路上也不骑马,却上了张道士的马车询问情况。
“张爷爷,您老实话告诉我,二奶奶可是不是鬼上身?”
张道士心里直叹气,他虽是受命代替贾代善出家动机不纯,可总归是几十年的香火情,如今眼见贾家一代不如一代日渐衰微,子孙中无一肯奋力上进,全都耽于享乐,心里到底还是有几分难过和怒其不争之意。
众人之中,贾琏算有几分才干,偏在女色上屡屡拎不清,连自己枕边人是人是鬼都分辨不清,修身齐家做不到,还指望他能成什么大事?
现在的二奶奶虽不是从前那个了,但人家是为还债而来,正经经过地府备案许可,不是偷渡入境,并无害人之意,和贾琏之间也无夫妻缘分,自己一个方外之人,还是看破不说破吧。
何况,新来这位背后还站着玉京子这么一位身份来历成谜的大能,是自己或贾府招惹得起的吗?
眼下还是不干涉为好,甚至有必要时还得助她一臂之力。
张道士心中拿定了主意,告诉贾琏,“人还是那个人,只不过经历了一番生死,比常人看得更远更通透罢了,今儿我同另两位认真看过了,琏哥儿,老道实话同你说,你二人夫妻缘分已尽,若不及早打算将来必成怨偶,反倒于你子嗣不利。”
贾琏先是脸色一白,等听到最后子嗣二字又回嗔作喜,急切地抓住张道士袍袖,“张爷爷可是说真的,我命中何时能得子?”
张道士定定看着他,“天机不可泄露,老道只能告诉你,此事还要着落在如今的二奶奶身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