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未完)

冉魏灭亡后(352)有传言乞活军主力南下入了南朝,作为北地流民内的主要战斗力效力于谢玄建立的北府军,并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北方霸主苻坚(383)。

辛玄更曾听人笑谈,东晋灭亡时(419),在死了无数司马王室的洛阳金墉城,还有千余户流民以“并州乞活”之名活动,试图拥立东晋司马氏。

乞活军未能真正建立一个属于他们的政权,但是用百年血泪写尽了北地凡人的不屈。

“乞活军应该主要在洛阳附近活动,怎么会出现在陇西郡?”辛玄试图推演这一家人的迁徙路线,莫不是想入蜀避难?但是河洛一带北方流民南下甚多,如何会有人走这一条路?

“是啊,我也没想到居然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能遇上自称乞活军后代的。”宋岱转述起这个故事神色轻快极了,根本想不到辛玄在做什么猜测,“她曾祖是个酒痴,听秦地的人入关说了西域的葡萄酿酒滋味奇特,便一路辗转来了这里,不过随着淝水之战苻坚大败,各族自立,东西交通断绝,他们一家也就陷在了这里,靠着一手酿酒好手艺遇上丰年也能有些进项,但是遇了灾饭都吃不起,他们也难腾挪粮食酿酒,朝廷征役,他们这样没有家族依靠的外来户每次都逃不掉,等过两年那仲三也活不下去,这一支也就算是断绝了。”

“也不算断绝,你不是救下了这姑娘,她这家传手艺难得,带去六镇也是给你们部族加个进项。”辛玄垂眸看着在炉火上煎熬着的茶汤,在茶水的咕嘟声响中找不到内心的平静之处。

“你们汉人真的会觉得留下一个孤女算有后吗?你们整天说的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里的后从来就只是男子吧!”宋岱看辛玄停下了投料的动作,探过身拿起木勺,也给自己舀上一小勺倒入自己的茶碗浅尝。

“这次味道怎么样?”辛玄没有先回答这个复杂问题,转而看着宋岱小心尝着滚烫的茶汤,等她给出评价。

宋岱吐着舌头哈气,却不是因为茶水太烫,“胡椒好像放太多啦!再多点油盐我都要以为这是羊肉汤了!”

辛玄的嘴角没笑,但是眼睛微弯,一看就知道是在笑,“嗯,因为你说你很有钱,我刚才放胡椒的时候酒大方了一些。”

宋岱拿过一旁的山泉水冲走嘴里的味道才觉得好受些,“你就是走神放多了吧,明明烤肉的时候很清楚我不吃太多胡椒的。”

“嗯,其实我刚才准备把这锅茶汤全倒了的。”辛玄说话间也确实招呼辛远来把这瓮茶汤端出去倒了,顺便继续给自己解释,“但是你动作太快了,那么烫的茶也要急着吃。”

宋岱气鼓鼓地瞪着他,显然对这个回答并满意,于是继续追问起刚才那个尖锐的问题,“别打岔了,刚才问你的问题还没回答呢!”

辛玄没因为宋岱生气就感到紧张,只是认真看着她回应道,“你我都是由我母亲开蒙的,我不知道外祖父会怎么想,但是陈家的家学确实是由母亲传给了我,在我看来,这样的传承便算得上有后了。”

宋岱对这个回答勉强满意,于是注意力便被另一个问题转移了,“对了,你外祖……嗯……好像还在?你的事是不是应该要找他来做主,哥哥收到的信完全没有提到他。”

辛玄父亲这边已经几代单传,在幼年祖父去世后就没了亲眷,他的字也是他祖父在去世前为他选的,大家也就很早开始喊他的字,不像宋岱,大名小名已经起了好些个了。

至于他母亲那边的亲戚,宋岱这时回忆起来,他好像一直在外,也不知道做些什么,只偶尔有信送来。至少在辛玄母亲病逝前,他外祖父好像都很健康地在外地活得非常健康。

宋岱说了开头又有些担心触及了辛玄的伤心事,边说边仔细观察着他的表情,但是看他表情如常实在看不出什么,也就把自己的问题问了个清楚。

辛玄的表情则有些奇怪,也不像是把情绪全部掩藏的了起来,就像是真的无悲也无喜,他维持着这种平静表情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宋岱更加看不明白了,如果不是人皆有父母,她都要觉得辛玄没有外祖父了。

辛玄则很平静地继续解释着,“你那时候还小,可能不太了解,我外祖父在外祖母西去后就开始信佛,到庙里做了居士修行,等我母亲病逝,他就来了一封信,说他尘缘已了,从此就剃度出家了,之后我们也没有任何书信往来。”

宋岱听着辛玄的解释,嘴巴越张越大,她见过很多说着虔诚的宗教徒,但也就是请个神像回家每天供奉,也未曾细想过那些出了家的都还有没有俗世家人,只好像他们天生就是庙中人一样,现在才意识到世上人自有来处去处,“你外祖父也只有你母亲一个孩子吧?那他见过你吗?就真的能够放下血缘亲人?知道你在世间没有亲长庇佑也不来管你,而是觉得尘缘了尽,可以直接出家了吗?”

----------------

以后重要年份都打个括号注个公元纪年吧,看起来明白点,前面的我慢慢补。

奶茶方参考咸奶茶、印度奶茶、现代网红各类香料奶茶、中药奶茶等,我本人没尝试过按照自己写的做出来什么模样,写的时候全靠直觉,就像我在家折腾饮料也都是随心情乱加,理论上来说比例调节好了应该是有齐受众的,味道应该不会太彼此冲突。

最大的问题是我近年来喝红茶多,有些不太喜欢绿茶了。

以上提到的现代存在的奶茶则多用红茶为底,但南北朝时的茶叶更近似现在的绿茶,没有红茶的发酵工艺,我确实不知道绿茶如果煮这个是不是很难喝。

假装因为小宋小辛只喝过绿茶就是能接受的吧。

甚至严谨点来说,茶字都是陆羽写茶经才定下来的,这时候茶荼混用,荼在文物出现的频率更高,但是不顺手也增加阅读障碍于是本文用茶字。

关于南北朝的茶文化,最早饮茶的地方是四川,南朝通知区域逐渐盛行饮茶养生,北朝纯不怎么被提到,但是考虑隔壁天水就是诸葛亮出蜀反反复复打的地方,我认为陇西和敦煌的汉人跟南朝的各类交流也不会少,所以在这里收到王羲之的字,喝到茶叶理论上都是没问题的。

但我完全完全没考据,所以注一下相关没有根据……

注:

1.《齐民要术》

酿白醪法:取糯米一石,冷水净淘,漉出著瓮中,作鱼眼沸汤浸之。经一宿,米欲绝酢,炊作一馏饭,摊令绝冷,取鱼眼汤沃浸米,泔二斗,煎取六升著瓮中,以竹扫冲之如茗渤。复取水六斗,细罗曲末一斗,合饭一时内瓮中,和搅令饭散,以毡物裹瓮并口覆之。经宿米消,取生疏布漉出糟,别炊好糯米一斗作饭,热著酒中为“泛”,以单布覆瓮,经一宿,泛米消散,酒味备矣。若天冷,停三五日弥善。一酿一斛米,一斗曲末,六斗水,六升浸米浆。若欲多酿,依法别瓮中作,不得并在一瓮中。四月、五月、六月、七月皆得作之。其曲预三日以水洗令净,曝乾用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苦荼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载酒江湖行
连载中当垆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