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知青点,郝佳就向众人介绍自己:“大家好,我们两是上周来的知青,因为突发变故,所以现在才来报道。
我叫郝佳,旁边的这位是李雯雯,我们都是来自四九城的知青,以后烦请大家多多关照。”
这时一位女知青站了出来说道:
“郝同志、李同志,你们好,我是知青点的负责人,我叫江爱华,是来自东省的知青,大家都叫我华姐,欢迎你们加入这个大家庭。”
说完,在场人早就知道两人情况,也不多说,鼓掌欢迎两人的到来。
简单的欢迎仪式结束后,江爱华让一个女知青带着郝佳去了女生宿舍,她自己领着李雯雯,来到了女生宿舍边上一个小房子,对她解释道:
“大队长考虑到李同志情况特殊,为了让你更好的养身体,,特意给单独安排了一个小房间。
这已经是特别开例了,里面的炕床就得由你自己想办法了,不然大队长也不好做。
你的行李,我们已经帮你放在房间里了,今天只能暂时先打地铺,明天你再想想办法。”
打开门,李雯雯观察了一下这个小房间,房间不大,和空间里的小木屋一样都是15个平方左右,她一个人住也是绰绰有余了。
她明天找人修个炕床,整两个柜子啥的,就能住得那叫一个舒心如意了。
她自己独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门一关,想怎么进空间就怎么进,也不用担心暴露金手指。
原本她还担忧暴露的事情,嘿,还没解决就迎刃而解了,真是顺心如意呀!
看来以后她的知青生涯差不了!
江爱华看李雯雯收拾得差不多了,就提出:“到吃饭的点儿了,今天你暂时先跟我们一起吃吧。
知青点都是一起搭伙,每天轮流煮饭的。至于今天的粮食,你明天领了补贴粮。再还给我们就行。
至于你以后要不要和我们一起搭伙?也可以先考虑一下。
你明天和郝同志先去大队办领取粮食补贴,再去置办一下需要的东西,至于上工就看大队长的安排。”
李雯雯听完,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江爱华也没有在意李雯雯的态度,毕竟刚下乡的知青都这样,茫然,更何况她还生了一场大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是理所当然。
江爱华原本还怀疑大队长有私心,不然李雯雯人还没没到大队上,就给她安排了单独的房间,这不是有私心,还是什么?
说的好听,考虑到她身体不好,实际上就是以权谋私,肯定收了她的好处。
今天一见到本人,她就知道自己是一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这李雯雯一看就知道,身体瘦弱的不行,明眼人都会觉得她活不长。
也不知道知青办怎么回事,竟然会同意让她下乡?这不是给人找事儿吗?
这还得归功于李仁柞的狐朋狗友,这群人听说李仁柞要把自己姐姐送去下乡,都在那儿出馊主意,考虑到她姐姐那小身板儿,觉得知青办肯定不会同意的。
于是走了狐朋狗友其中一个人的关系,知青办根本没有调查她本人情况,直接就加到了下乡名单里面,就这样成了下乡知青中的一员。
这倒是顺了李雯雯的意,她跟原主的性子完全不一样,在这地方待久了,迟早被人看出破绽。
赶紧去一个山高水远的地方,也就没人能注意到她跟原主的差别。
就算以后有人发觉她跟原主性子不一样,也能说是,经了事儿,变成熟了,毕竟女大十八变嘛。
再说胡大队长,他也不想给李雯雯特殊待遇的,他是一个正直的好人没错,但也不是个烂好人啊。
实在是知青刚到的时候,李雯雯这么一晕,引来了太大关注,10里八乡都知道了这么一件事。
公社主任还特意叫他去了解了一下情况,叮嘱他,镇长已经关注到了,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就这个小知青,不说要她多能干,至少得保住这条小命。
不然知青办那边,不好交代。
来之前人好好的,来之后,人没了,这谁能撇清关系!
知青办早就虎视眈眈,正愁找不到正当理由,搞事呢!
于是大队长就来了这么一出,把她跟其他知青隔离开来,以防有人趁机搞事。
至于村民,胡大队长还是有信心,把控好大方向的。
江爱华和李雯雯进来的时候,知青点已经准备要开饭了,今天的晚饭是:玉米面饼子和白菜糊糊
这时一个女知青抱怨道:“今天不是说吃好点的吗?怎么又是玉米饼子和白菜糊糊。”
旁边一个女知青反驳道:
“你要不想吃可以不吃,没人求着你。这白菜是我们老知青在自留地辛辛苦苦种的,你没出1分力,就在那里白吃白喝,还好意思嫌弃上了。”
抱怨的女知青叫林香留,她是上周跟李雯雯她们同批到达的知青,这批知青一共有四女两男。
除了李雯雯俩,还有两表姐妹和俩男生。
这两表姐妹是来自沪市的知青,林香留是表妹,林浅浅是表姐。
男生都是来自津省的,一个叫吴冬冬,一个叫王响。
六人都是两两抱团。
出面反驳的女知青叫陈红,她是蜀省来的知青。
老知青除了已经嫁在本地的两个女知青以外,一共三女三男,陈红就是其中的一员。
蜀省来知青还有一男一女,,一个叫杨柳一个叫江勤。
剩余的两个男知青,一个是来自沪市的张爱国,这个是来自江省的郑华。
林香留也不是第一次抱怨了,来知青点的第一天,就开始抱怨伙食。
上工后,又抱怨每天都太辛苦,实际上她还不如一个小孩儿干的多,一个12岁的小孩儿一天都能拿三工分,林香留一天却只能拿两工分。
她的表姐林浅浅也很无奈,自己这个表妹从小娇生惯养,长这么大连家务没干过。
自己又碍于舅舅的托付,只能跟在后面不停得帮表妹善后。
想起舅舅对自己一家的照顾,林浅浅拼命压下对林香留的反感,多想想表妹的长处。
林香留也不是什么坏人,只是她从小娇生惯养,这玉米面饼子对她来说实在喇嗓子,实在受不了。
下乡后,每天从早到晚都要不停的干活,吃不饱,也吃不好,她实在没有办法接受现状。
自从家里发生巨变,通知她下乡的那一天,她接受不了现实,自尊心又强,只能每天晚上躲在被窝里面抹眼泪。
她也知道自己不该任性,但是实在控制不了自己情绪。
自从这批知青一来就闹事,江爱华预感不妙,以后知青点肯定少不了鸡飞狗跳。
这边江爱华和林浅浅在中间说和,林香留又和众人道了歉,说自己只是不习惯,没有其他的意思。
这场饭前闹剧才平息下来,回到正题。
大家再次欢迎了李雯雯和郝佳的到来,郝佳也顺势做到了李雯雯的身边,一边吃饭聊起了,她这一会儿,在知青点的所见所闻。
知青点的女生宿舍,都是那种大通铺,夏天会觉得有点热,可冬天的时候睡起来很暖和。
她还从老知青的口中得知,黑省的冬天特别冷,每天都需要烧炕,要准备大量的柴火才行,不然是熬不过冬天的。
李雯雯自己一个人单独住,就要准备更多的柴火。
现在已经是7月中旬,留给她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凡有点空闲就得上山打柴火。
但她又担心李雯雯的身体,随后她想说什么,但看了看周围这么多人,还是没有开口。
李雯雯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直接去国营饭店解决吃饭问题,到今天她才知道玉米饼子是这个味儿。
玉米面为了不浪费,只将玉米粗粗磨了一遍,分量是多了,可捏出的饼子也是真的拉嗓子!还有这白菜糊糊,要稀不稀,要稠不稠的,盐也好像加多了!
这一刻她和林香留也算是感同身受了一把。
李雯雯她得赶紧把屋子收拾出来,自己做饭才行。不然就她这小身板儿,不说吃不吃的习惯,也不能天天玉米饼子、白菜糊糊呀。
更别说,在和平大队,玉米饼子、玉米糊糊就算相当不错的伙食了。
她可得吃点好的,好好养一养。
也不知道这附近有没有好中医,能给自己调理调理,她实在太怕再来一回猝死了。
李雯雯勉强吃了几口玉米饼子,糊糊直接没动,就实在吃不下了。郝佳也一样,想了想,她俩把剩下的全都送给了旁边的知青——杨柳。
可把杨柳欢喜坏了,她才不嫌弃,这年头有的吃就不错了。
吃不完的,还可以明天继续吃。
杨柳自从体会过饿肚子的感觉,面对只要是能吃的,那是来者不拒。
嫌弃,那是吃饱饭的人,才能干的事。
吃完饭的知青,洗好自己的碗,就各自散开了。
李雯雯牵着郝佳的手,就去了她的小房间,她俩也算是生死之交了,没什么不能说的赶紧商量下接下来的事。
“你要跟我一起搭伙单独做饭吗?知青点吃的实在太差了,我这身体实在遭不住。
我从家里面出来的时候,有长辈给了我一些伙食费,平日里可以补贴补贴。”
想想空间里的大团结,可不就是长辈给的吗,至于是主动给的,还是‘自己给’的,不都是给吗!
郝佳回答:“我也想跟你提这件事呢,我有钱,咱俩一起花。”
郝佳是老来女,这次下乡,可算是吃大苦头了。
家里人都心疼得紧,父母和哥哥姐姐都给她准备了压箱底的钱,现在的郝佳说句小富婆也不为过,实力大大的。
“那就说好了,咱俩搭伙轮流煮饭。
至于柴火,明天去大队里看看情况,想办法看能不能用钱换柴火,不然就我们两个弱女子,什么时候才能准备好?”
郝佳点点头表示赞同。
两人就这么把明天的行程定了下来,先去领粮食补贴,再置办一些生活用品。
李雯雯来到知青点的第一天,就这么风平浪静过去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