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杀这里人,抢这里的东西,占这里的地方,毁掉他们的尊严,抽掉他们的脊骨,消灭他们的文化,不,他们不是人,他们已经不能称之为人。”
林卓越骂声音越大,尖厉刺耳:“他们害了好多,好多,好多的人,不行,他们害人还能安然的睡觉,还能好好的吃饭?
不行,害了人就得惶惶不可终日,你们怎么能好好地呢,侵略者都该千刀万剐!”
林卓脑袋发热,尖声嚷嚷着,她觉得自己可能要疯了,在这个时代,疯子,好像也是一种选择。
大黄金色的大眼睛一闪,“千刀万剐?”
我听到的什么!
“侵略者是啥?”大猫头一歪,这是个严肃的学问。
它再次趴到已经昏睡的林卓身上,耳朵依旧竖着,捕捉着外面的响动。
屋里的声音渐不可闻。
于嫂冲青年做个去睡的手势,又轻巧地走了。
青年又站了一会儿,听不见里面的声音,确定已经睡着了,也摩擦着手术刀回病房了。
“笃——笃——笃——笃——”四更的梆子声混着卫河的水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响起。
明亮的月亮地里,一只大猫不紧不慢地踏在微凉的青石板上,在“长寿堂”门前停下。
四腿微曲原地起跳,嗖一下竟直接跳到三米多高的房檐上,再一跳直接进里面的院子了。
大黄站在“长寿堂”老大夫床前,清亮的“喵”了一声,一点不也软萌。
老大夫眼睛都没睁,语带无奈地说:“大黄啊,这些学问啊,你也用不着,你先把数数,数明白了喽,再学别的行不行?你——”
他还没说完,“咔嚓”一下,脸上就挨了一爪子。
大黄最烦别人说他数不明白,怎么不明白了?十三就是最大。
大黄的利爪如刀,对老大夫丝毫不留情,一爪下去,眼间脑袋似乎碎了,可转瞬间又平滑如初。
老大夫伸手摸摸有些乱的头发和长须,也有些烦了:“侵略者,就是在铁壳子里的,穿,穿……”
他瞄了大黄一眼,有些怀疑大黄分不清颜色,不过没敢明说,
“反正就是在铁壳子里的,说话叽里咕噜的。”
大黄站在运河边,“叽里咕噜?”
水秧鸡也是叽里咕噜地叫。
明月西沉,月光将大运河染成一条流动的水银。
夜风掠过芦苇荡,惊起了几只夜鹭,它们在叽里咕噜。
当大黄弓起脊背时,月光在它金缎般的皮毛上泼出涟漪状光斑。
琥珀色瞳孔缩成两道金线,肉垫踏过结露的枕木毫无声响。
重型装甲车的汽油味刺激着它的鼻腔,车顶机枪手正打着哈欠——这是日军驻沧县第三装甲中队巡逻车。
大黄后爪蹬地腾跃三米,前爪弹出利爪“滋——”利爪划过车顶装甲,爆出两尺长的火花,在铆接缝留下一道深切口。
车内警报器骤响,九二式重机枪180度回旋扫射,子弹擦过大猫尾尖,烧焦的毛发混着硫黄味飘散开来。
大黄金色的眸子爆闪,显然是怒了。
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大黄的脊椎骨节爆出炒豆般的脆响,体型猛然膨胀了十倍。
月光下一只巨型东北虎摇尾立在装甲车顶。
每根虎须似是缠绕青紫色电弧,爪刃生长到一尺二寸。
大老虎前爪一挥,重达1.2吨的装甲车被掀翻,柴油从破裂油箱渗出,在河滩形成彩虹色的油膜。
左前爪按住车体底盘,右爪精准插入观察孔缝隙。
“咔嚓”撕裂声里,装甲板像宣纸般被剖开。
蜷缩在炮塔后的军曹试图发射信号弹,被爪尖勾住后领拽出,军服如薄绢般碎裂。
大老虎一爪一个,全给勾出扔到地上。
抬爪照着地下一堆吓瘫的人划下来,上下左右,划得很认真,数得也认真,划了十三下,最大了。
还未死的无线电兵对着野战电话嘶吼:“河童!河童,绝对是河童!请求九四式山炮支援!”
河滩上的彩虹油膜突然震颤,漏油的装甲车底盘深处,被虎爪撕裂的电线迸出蓝紫色的电弧。
一缕火星顺着柴油蒸汽飘向油箱裂口,幽蓝火苗瞬间在铁皮下闷燃,将装甲车化作沸腾的钢铁棺材。
车体猛然膨胀成赤红球体,十四枚未发射的九〇式□□在高温中接连爆炸。
炮塔像被无形的巨手揉捏的锡纸团,扭曲的金属碎片裹挟着柴油火雨泼向了河面,点燃芦苇丛中的油膜,整条河道刹那化作一条蜿蜒火龙。
爆炸的气浪推倒了远处的废炮楼。
装甲车残骸仍在低沉爆鸣,如同某种洪荒巨兽啃噬钢铁的喉音。
五百米外警戒塔的探照灯扫过来时,大老虎已恢复家猫的体型,叼着半块兵籍牌窜入芦苇荡。
月光照亮牌面“沧县甲三-072”,正是四日前执行“清淤”的主犯。
河面的火光渐渐熄灭,月光重新漫过焦黑的芦苇,惊飞的夜鹭也盘旋而下,试探着啄食浮尸旁的鱼苗。
五更的梆子响起时,赶到的防疫班发现,十二具遗体呈放射状排列,创口平滑度超越手术刀,装甲车顶盖外面布满爪痕,经检测硬度超常。
柴油泄漏引发的爆炸及地面燃烧持续37分钟,此时已天光大亮。
能清晰看见河滩卵石因高温熔成了琉璃状,折射着爆炸余烬显出的水波纹,仿佛真有河童在火焰深处游弋。
而大黄站在距码头五里外的碎石堤坝上,金色的大眼睛盯着刚冒出一个小边的太阳,
而后又转向一旁的启明星,歪着大猫头认真地看了半晌,
似乎是看出什么了,它绕着河滩堤坝转了两圈,金色的大眼睛竟然在思索,迸出了点点碎金。
大黄转了一圈后停下来,尾巴尖一勾一勾地晃着,还在琢磨着,然后,然后就看见被烧焦的尾巴尖了。
两只耳朵嗖一下扯成飞机耳,大圆眼睛也提了起来,它转了半圈,找到码头的方向。
冲着那边“哈——”
哈完后,听到码头那边越来越吵的人声和车声,大黄垂下尾巴,往医院走去。
随着它不紧不慢的步伐,垂下的发焦发黑的尾巴尖,慢慢再次变得明亮金黄,似是镀了一层阳光。
河边烧焦的芦苇根渗出的汁液,吸引了成团的蜉蝣在晨雾中飞旋舞蹈。
下游早起的洗衣妇捞起一条漂来的日军腰带扣,黄铜鹰徽已被高温熔成抽象的泪滴状。
三只秧鸡试探着啄食装甲车残骸边的浮游生物,它们的喙在柴油膜上划出一道道细小的彩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