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世当作家的日子》
文/红姜花
独家发表于晋()江文学城。
001
“一位女士要想写小说,必须有钱,还要有一间专属自己的房间。”
——著名的英国女作家伍尔芙这么说。
而穿越到名为《玛格丽特·罗斯金》小说中的凯瑟琳·罗斯金,如今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
撰写文章可不是一日之功,首先,她得有钱,才能确保创作过程中衣食无忧;
其次,创作也是需要思考的,拥有专属自己的房间,才能保证她在构思、创作时不被打扰。
但现在,凯瑟琳二者都没有。
对住在乡下的罗斯金一家来说,每天的生活都是按部就班、大差不离,今日也例外。用过早餐后,凯瑟琳本想趁着难得的晴天,伏案提笔构思一番,可她刚刚坐稳,卧房之外就传来了再熟悉不过的争吵声。
“玛格丽特,你把帽子还给我!”
“借我戴戴怎么了,安妮,你都把她压在箱底呢。”
“你怎么可以不经允许翻我的箱子,玛格丽特,你可是姐姐!”
“可是这颜色你戴上也不好看。”
“你——你太过分了!凯瑟琳,你看看她!”
话音落地,卧房门一声巨响,两名与凯瑟琳年纪相仿的小姐一前一后冲了进来。
年纪较小的安妮,哭着就倒在了床上,而跟在她身后的玛格丽特,则戴着一顶华美的帽子漫不经心走了进来。
“哭什么呀,”玛格丽特还是满不在乎的样子,“不就是顶帽子,真小气!”
坐在书桌前的凯瑟琳揉了揉眉心,幽幽地叹了口气。
得,今天上午也是别想安宁了。
“怎么了?”凯瑟琳放下纸笔,转身问道。
这位叽叽喳喳争吵的年轻小姐,是她的两位姐妹。
听到凯瑟琳发话,趴在床上啜泣的安妮愤怒地抬头:“玛格丽特偷翻我的箱子,凯茜*,你怎么不阻止她?”
凯瑟琳还没说话,玛格丽特就撇了撇嘴。
她生得貌美窈窕,哪怕是做这般不淑女的动作也是带着青春风情,“安妮,你少迁怒凯茜,我拿帽子时她还在楼下。”
“你这就是偷东西!”
“我可是你姐姐,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凯茜,你怎么了!”
玛格丽特话说一半,见坐在书桌边的凯瑟琳扶着额头,一副马上要晕过去的模样,立刻中断了争吵。
这下连安妮也不哭了。
两位姐妹惊慌失措,赶忙上前,搀扶着凯瑟琳从椅子上起身,小心翼翼地将她放在床榻之上。
“别吵了。”
凯瑟琳故作虚弱地说,“看到我的姐姐和我的妹妹争吵,我心里就难过,一难过,我就头晕。”
话音落地,玛格丽特和安妮不约而同流露出愧疚之情。
“是我……是我们不对,”玛格丽特赶忙摘下帽子,“凯茜你刚刚病愈没多久,不该吵到你。”
“要不要我喊医生再来看看?”安妮紧张道。
“不用。”凯瑟琳装出无力的模样,“好好休息就好,谢谢你,安妮、玛姬*。”
别说,装晕这招屡试屡灵。
谁叫凯瑟琳是经典的落水穿越来着?
半年前的凯瑟琳,还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畅销书作家。
她的本职工作是调查记者,工作了几年后,利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和阅历,撰写了一本悬疑小说。没想到一经出版,大受欢迎。之后她又创作了两本同题材的悬疑故事,同样广受好评,甚至出版社在宣发时称她为“二十一世纪的阿加莎·克里斯蒂”。
对此凯瑟琳无比汗颜:自己有几斤几两,她还是很清楚的!
放在同类作家里,她的水平也不过中游,出版商如此大肆营销,她心里很是发虚。
但不论怎么说,钱还是赚到了的。
而就在凯瑟琳辞去辛苦的记者一职,准备度假三个月再着手准备新书时,乘船出海的她遭遇了海难。
再一睁眼,她就成为同样不慎落水的凯瑟琳·罗斯金小姐。
罗斯金家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凯瑟琳是家中老二。
《玛格丽特·罗斯金》的故事,就是从凯瑟琳·罗斯金落水溺亡开始的。
所幸穿越过来的凯瑟琳会水,她没像原身那样直接溺死。但凯瑟琳坚持到被打捞上来后,仍然是大病一场。
这病断断续续半年,她才逐步恢复健康。
到现在了,身体还虚弱着呢。
因为凯瑟琳痊愈,罗斯金一家不曾蒙上死亡的阴影,所以她的长姐和小妹尽管日常因性格不合争吵,但远没有像原著中那般,走上反目成仇的开端。
尤其是凯瑟琳性格好,玛格丽特和安妮都很喜欢她。哪怕是病好了,两位姐妹也生怕她再次病倒。
因此凯瑟琳一装晕,二人当下和好。
“不就是顶帽子,”安妮不想凯瑟琳担心,忍痛割爱,“玛姬想要,就送给她了。”
“我,我不要了。”
玛格丽特很是愧疚,看都不再看一眼帽子,“本来也不是我的,对不起,安妮。”
就是嘛!
凯瑟琳心里偷着乐,差点没真笑出来。
几分钟前还面红耳赤、吵到哭泣的姐妹俩,瞬间就和好了——说到底都是亲姐妹,又不是什么大矛盾,有什么说不开的?
日常吵闹拌嘴,起点小矛盾是正常的,不该影响到姐妹感情。
当然这是建立在凯瑟琳还“活”着的情况下。
《玛格丽特·罗斯金》原著中的情况则要灰暗的多。在二女儿凯瑟琳意外溺死后,罗斯金家的经济就每况愈下。父亲罗斯金先生急于筹钱,难得从长河村的养老生活中抽身、奔赴伦敦,向银行贷款,将资金投在了远在美国的某个生意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