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舒今年四岁,他的父亲母亲是一对行走江湖的游侠,双方都是武功高强、行侠仗义之士。江湖夜雨啸风起,当初桥的两端各自走来一人,两人与桥上对视、插肩,然后在无数次再相遇后,情定终生。
本来以为志向相同的两个人会携手白头,路过这个不起眼的小城时,妻子闻到最喜欢的红烧鱼味而反胃恶心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肚子里已经有一个两个多月的小宝宝了。在客栈醒来,听到街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声音时,妻子摸着肚子,露出一个柔和的微笑,“这里很舒服,我们在这里把宝宝生下来吧。”
这么一句话,让他们决定在这里短暂停留一年左右的时间。租了个两进的小院子,妻子在后院大树下吃着葡萄修养,丈夫按照以往的习惯在院子里安装各种防御措施。他们知道这个小城安静和谐,没什么危险,但是这是他们这些年行走江湖养成的习惯,防范于未然。
就算你是武功高强的江湖儿女又如何,生孩子是每个孕产妇必须经历的一次鬼门关。妻子在产房里挣扎了一天一夜,最后产婆抱着哇哇大哭的宝宝出来,宝宝的母亲却进入弥留阶段,只留下泪流满面刚刚成为父亲,却要失去妻子的男人,在里面陪妻子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我后悔了,我宁愿不要这个孩子也不想失去你。”再厉害的一身本事也救不回他心爱的妻子,男人握住女人的手,女人的手也是习武之人的手,从来不柔软,却始终有力度。可是大出血到几乎流尽一身血液的时候,女人一贯蜜色的肌肤苍白如雪,手掌虚虚的搭在男人的掌心,全靠男人自己握紧了才不至于垂落下去。
听到男人的话,女人笑得一脸恣意,“哎呀,都当爹的人了,就别这么幼稚。我们结缘那天说过,缘来缘走,自有天定,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我,我也没有走啊,我留下我一半的骨血陪着你,你好好的对他,我会在天上继续守护你们的。”
两人就这么头靠着头,在床边说着话,不知不觉,女人的声音越来越低,身体越来越冷,男人在满是血腥味的房间里守了女人一夜,出来后,才从可怜孩子带去喂奶的邻居那里接回孩子。从此,他就带着孩子在这里定居。
妻子就埋在院子里她最喜欢的那棵大树下,春天的鸟啼,夏天的虫鸣,秋天呼啸的风,冬天飘落的雪,男人知道这是女人在天上告诉他们,她没走,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
有人劝男人再娶一个,孩子太小了你照顾不过来,男人笑笑,一直在拒绝。他的妻子又没有离开,只是化为另一种形式陪伴他们,他有妻子,孩子也有母亲,他们家不需要再多一个女人。
他掏钱给邻居,白天在外面工作的时候,拜托邻居家生产六个月的媳妇一起帮忙照顾孩子,工作完一天回到家后,他先去邻居家接回吃饱饱、洗完澡的孩子。邻居家还会递给他一大碗奶,防着孩子夜里肚子饿。他家能有这个邻居实在是很幸运,这孩子两岁前就是在邻居家长大的,和邻居家那个大半岁的小姐姐每天开开心心一起玩。
男人工作很忙,忙到连个名字都来不及给孩子取,他说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准备等到五岁送孩子去私塾时,请先生取一个。这个城里大多数小孩都是这样到五岁才有个正式的大名,在此之前,大家都依循惯例,跟着孩子的父亲,叫这个孩子小哥舒。
小哥舒挺好养的,不爱哭就爱笑,身体棒棒的跟个小牛犊似的,每天跟在邻居家婶婶身后,婶婶去哪他就跟着去哪。去菜场帮婶婶提篮子,做菜的时候在灶台后面添柴,打扫院子的时候他端着簸箕站在一边,洗衣服的时候他帮着拧干。
吃了婶婶两年的母乳,有时候小哥舒偷偷学着小姐姐一起对着婶婶叫“阿娘”。婶婶一开始拒绝的,告诉他,他有自己的阿娘,最爱他的阿娘,愿意把生命交换给他的阿娘。但是后来也有心疼的时候,会偷偷把他抱在怀里,告诉他,“要不你叫我干娘得了,反正都是娘。”
小哥舒有阿爹,闲暇时带着他习武的阿爹。从今天起,他又有一个干娘,四舍五入他也算是爹娘俱全了。有了干娘后,他对干娘、对姐姐、对阿爹更亲了,似乎心底的虚空被填满,他再不是无根的浮萍。
叫爹的时候,会有双大手揉揉他的头。叫娘的时候,会有温暖的怀抱。叫姐姐的时候,有时候姐姐也会化身喷火霸王龙。尤其是有时候在街边玩,总有调皮的小孩嘲笑他,说他没有娘。这个时候小哥舒一声“姐姐”,某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高举着扫帚就会冲出来,“哇呀呀”的冲着那边的小孩而去。干娘也会跟出来,点点他的小鼻子,往他嘴里塞一块饴糖,然后把他抱在怀里轻轻晃着,“我们小哥舒有娘的,干娘也是娘。”
小哥舒以为他会一直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他第一次有这样的认知时才三岁,他阿爹拿着鼓囊囊的钱袋子找上一直照顾他的邻居,说他存好钱了,等到小哥舒和小丫五岁去上学的钱他都准备好了,到时候拜托小丫继续在学堂里看着弟弟。
邻居两口子还没来得及说话,小丫已经跳出来拍着胸口答应了。大家也就就此达成共识。干娘说了,这两年再好好玩一玩吧,等到两年后,他们就要去学堂读书,到时候还能不能每天这么开心就不知道咯。邻居大叔笑着摇摇头,“别这么说,说不定孩子们读书会读的很好呢。”
当天晚上,两家人在一起吃了顿饭,两个男人喝了点小酒,婶婶又去厨房给他们准备上醒酒汤,两个孩子就在院子里嘻嘻哈哈追逐玩闹。夏日过去,秋风渐起,酷暑褪去,凉爽舒适。一年里最舒服的时节要来了,两家的父亲又会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回家时要么带上几个烤红薯,要么带上一包炒栗子。两个孩子如同两个土拨鼠一般塞得嘴里鼓囊囊的,两张因为苦夏而消瘦的小脸又会在秋日里圆润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