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跟我走?”
跟我走,不是跟我回去。
迟椿不知从哪弄了辆自行车,祝心坐在他的身后,脖子上裹着他的围巾,手里拽着他的衣角,泥路颠簸,车身摇晃,不知她将被带去何方。
他的速度不快,气流缓缓地从两侧擦过。祝心合上眼,睫毛落在围巾上,脸颊轻轻贴着迟椿的后背。
风是空中的海,一个下坡,祝心在浅浅的失重感中起伏。
很久之后,祝心感到周围的环境越来越亮。
她微微睁眼,在看清景象逐渐瞪大。世界由饱和度很高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组成,路边的景色迅速向后倒退,它们交缠在一起,织成一条条彩色又透明的丝绸。
迟椿就这样蹬着自行车将她带到了城区。
此刻他们在天桥的正中间,桥下车流攒动。
祝心扯了扯迟椿的衣摆。
迟椿微微偏头,撞进少女流光盈盈的眼眸中。他捏住刹车,用腿撑着自行车停下。
祝心跳下车,扒住天桥的栏杆,闭着眼,微笑着将半个身子伸向桥外,感受这与江镇全然不同的气息。
迟椿站在她的旁边,侧身看着她眼底拦不住的惊喜。
“这里好漂亮,”祝心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发丝,感叹道:“原来世界不止一种色彩。”
她八岁来到江镇,迄今十年,从来没有走出去过。至于八岁前的记忆,早就模糊得像一团雾,只记得一些声音了。
有时候她会做梦,梦到在孤儿院的日子,梦到同伴的欢笑,院长的低语,独独看不清他们的脸。想想那个时候虽然吃不饱,但是没什么烦恼,大部分时间还是快乐的。一晃十年过去,能吃饱了,但是很难再快乐了。
醒来后的落差感差点将祝心溺死,她躺在床上,迟迟缓不过劲儿来。
后来祝心才明白,记忆最先遗忘的画面,最后遗忘的,是声音。
在这十年里,大多数时候,祝心的世界只有夜晚烛火发出的暖黄色。
“那是什么?”她指着远方的一座建筑。橘黄的灯带勾勒出建筑的轮廓,在昏黑的夜空下璀璨夺目。
“双子塔。”
“干什么的?”
“好像是一所大学的图书馆。”迟椿也不太了解,只是听说过。
“是江楚大学哦。”
一道声音横插进来。是一个女生,手里提着一篮花。
她挑了一枝递给祝心:“我是江楚大学的学生,这是我们的校花,山茶花,今年开的多,学校让我们剪一些送给附近的人。你们刚才说的那栋楼是我们学校的双子塔图书馆,塔对面是南湖,里面种了很多荷花,不过要等到夏天才看得到。”
祝心将山茶花捏在手中。
山茶花不像梅花和蟹爪兰那样开的随意,她的花瓣红得似血,一层叠着一层,无论是花瓣得大小还是绽开的方向都十分有秩序,中间的花苞没有完全打开,紧紧抱在一起。
女生看了眼祝心的校服,问道:“你们是高中生吧?来着这边玩的?”
“嗯。”
她眨眨眼:“欢迎报考我们江楚大学哦。”
不知怎么的,祝心的脑海里突然闪过那张印着梅里雪山的明信片。
她想,她知道自己要去哪了。
女生的期待溢于言表,祝心不忍拒绝,嘴角漫出点点笑意:“好。”
下了天桥,迟椿带她去了一条老街。
这条街道还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黄昏路。
整条街道的两旁都种着柏树,正值冬季,枝桠上落满了雪,空气中浮着些枯枝烂叶夹杂着冷气的味道。
祝心喜欢这个味道,她猛吸一口,再缓缓吐出。
她戳了戳迟椿的腰窝,又指了指自己,示意他跟她一样。
“你也试试,会觉得很轻松。”
迟椿学着她的样子,吸了一大口气,却被冷气呛到。
祝心笑起来,迟椿也哈哈大笑。
两个人在街边笑得东倒西歪,也丝毫不在意别人向他们投来的打量的目光。
迟椿将自行车藏到绿化带后面,两个人沿着黄昏路散步。一零年,市区的轿车还并不普及,大多数人都骑着摩托或者电驴奔驰在广阔的大路上,没有堵车,更没有躁动的喇叭声。
黄昏路的尽头是一条大江,由南向北,蜿蜒而下。可惜现在已是傍晚,若再早点,说不定能看见日落。分岔口处,祝心选择了左边。再往深处走去,路越来越窄,沥青地面也变成了小石板路,是刻意打造的复古感。连建筑也是,清一色的红砖房,有一种老上海的感觉,站在房前,恍若置身于老电影中。
一幢洋房前摆放着许多折叠椅,越来越多的人去那坐下。
祝心瞥了眼门牌号:黄昏路182号。
她也拉着迟椿去占了个位置。靠近了才知道,这栋老洋房其实是一间书店。等人来的差不多了,白色的幕布亮起,上面放起了电影。
《爱在黄昏日落时》
很符合这条路的名字。
高中生这个身份并没有给他们将这部电影看完的时间。
下一个转场后,他们又要开始赶路了。
回家的路上,迟椿依旧骑着自行车,祝心依旧坐在他的后座,指尖轻轻捏着他被风撩起的衣摆,这次她不再昏睡,她清醒地想着:
如果时间能停留在这一刻就好了。
“迟椿,明年春天我们再来这里吧。我们买下这部电影的碟片,把这部电影看完。”
她的声音被风流吞噬一了大半,但迟椿还是清楚地捕捉到。
“好!”
他说的毫不犹豫。
前面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迟椿半站起来,弓着身,加快速度俯冲下去。
“抓好了!”
路灯一盏一盏地往后移,月光被枝桠遮挡着明明灭灭,祝心张开双臂,屏气闭眼,逐渐享受冷气流打在脸上的疼痛感。
太自由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