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哭。”顾兰之回头看了一眼茶房的方向,长长地叹了口气。
“因为无话可说,所以选择哀哀哭泣。希望用眼泪把眼前显而易见无法面对的矛盾糊弄过去,希望你不要再继续为难她。”赵如卿笑了一笑,“若你心软,她便能轻而易举地达成目的——看来你不是心软的那个人。”
顾兰之也笑了一笑,或许是因为听着张嬛哭了一晚上,他觉得此时此刻他的感觉都有些麻木。
“因为没有心软的理由。”他收回了目光,看向了庭院中的假山,语气中全是自嘲,“没有什么过往用来回忆往昔,也没什么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就好像是听陌生人诉说一件和自己无关的事情,除了烦闷之外,甚至都没有别的什么想法了。”
赵如卿看向了他——在回廊这不甚明亮的灯光下,他的侧脸显得分外柔和,大约是因为听了一晚上的哭泣,这会儿脸上的神态也不似平常那样丰富,眼角带着显而易见的疲累——忽然之间她便想起来方才在大厅中跳出来自荐枕席的突厥三王子处月,不自觉地把眼前的顾兰之和那突厥三王子处月比较了一番,还没得出那个显而易见的结果,她便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陛下?”顾兰之带着几分迷惑看向了她。
“无事。”赵如卿摆了摆手,在廊下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了,她抬头看向了顾兰之,指了指对面的位置示意他可以坐下说话,等到他坐下之后,才道,“你与张氏为何是这样的关系?朕从前不记得你说过这些。”
这问题倒是让顾兰之自己愣了一会儿,他是没想到这时候赵如卿会问的。他想了想,又斟酌了一会儿语句,才说了这么一句:“当初永王并非是把她强抢过去。”
“原来如此。”赵如卿点了点头,若是有这个前提,倒是能解释后面一连串的事情以及顾兰之为什么对张嬛是这样的态度,“剩下不必多说了。”她无意去揭开顾兰之难过心事,只是往茶房的方向看了一眼,“仍然是之前说过的,她再如何也是你的生母,便只为了孝之一字,你不苛待她,能接纳她,便足够了。”
顾兰之点了点头,这会儿倒是深刻理解了赵如卿的意思。
无论如何张嬛都是他的生母,许多时候很多人并不会去管前因到底如何,只会揪着结果不放,接着便是指手画脚地站在高处说风凉话,用道德孝道二字来压人,他若是不想被这些事情所禁锢,那便一定不能落人口实。
这时,和谈的大厅中忽然说话声音大了一些,接着从窗户的投影上看到里面的人都站了起来。
赵如卿抬眼看过去,便见到突厥那两个王子一前一后从大厅中出来,在庭院中环视了一圈,就直直朝着自己走过来了。
她皱了眉头,抬了抬下巴示意庭院中的近卫把那两人拦住。
突厥这两个王子被拦住之后面上露出了恼火的神色,但因为没有带太多的人,所以连发火也不敢,最后只闷闷地站定了。
“去问他们,是准备签下和约了吗?”赵如卿向顾兰之道。
顾兰之依言起身上前去,还没来得及问话,便见那突厥三王子处月眼睛睁得老大,气呼呼道:“陛下,我以为我不比这个男人差!为什么我不可以!”
“???”他一晚上都在茶房,根本不知道大厅中发生过什么,这会儿听着这话,便是一脑门的疑惑了——但作为一个臣子,他很明白这时候应当做的是什么,于是他淡然无视了三王子处月这话,平平静静地开口,“陛下问二位殿下,是打算签那和约了吗?”
“陛下,我不服!”三王子处月也直接无视了顾兰之的话,愤愤不平地看向了赵如卿。
与他们一起出来的大臣们此时此刻已经从回廊绕到了赵如卿身边来,为首的是周稼,他低声说了与这两位王子和谈的结果。
“是愿意签,但想加一条和亲的和约,他们想与陛下您……”这话说得十分为难,周稼看了一眼赵如卿,又扫了一眼那两个突厥王子,“陛下您的意思是?”
“让他们清醒点,不要随便做梦。”赵如卿冷漠地看了一眼那两个王子。
周稼应了下来,也根本没有劝说的意思——在他看来,这突厥人与魏朝人勾结在一起,最后的结局已经注定了。他重新走回到了两个王子面前,笑容可掬道:“两位殿下,和亲一说是断然不可的,二位再好好想想,和约要不要签下吧!”
一旁的顾兰之倒是从这句话中猜出了前面这三王子处月会那样说的缘故,一时间倒是有些哭笑不得了。他后退了几步,回到了廊下,站在了赵如卿身后去。
三王子处月憋闷地看了顾兰之好几眼,最后又迫于周稼就在面前等着他的回答,不得不收回了目光。
“既然陛下不愿意,那我们便也不强求了。”最后是四王子纳星开了口把话圆了回来,“不过将来我们一定会为陛下献上美貌年轻俊朗的儿郎,请陛下一定笑纳!”
这话一出,顾兰之整个人都僵硬了。
他下意识看向了赵如卿,由心底里升起了一些慌乱:赵如卿将来是会有个庞大的后宫吗?那他……他算什么?他是能被承认的那一个吗??
而赵如卿仍然只是漠然以对,她淡淡道:“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吧!”
突厥的两位王子听着这话,神色倒是缓和了一些,多半是因为赵如卿这句话并不是一口否决,那便还有转圜的余地了。两人低声用突厥语交流了一会儿,然后换了官话,向周稼道:“那便早些把和约签了吧!”
虽然已经是夜晚了,但并不妨碍和约的签订。
一条一条确定了文书,最后两方用印,再交换信物。
等到全部签订完毕时候,东方天际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御城城门打开时候,突厥大营里传来了一个让两个王子都惊愕万分的消息:魏朝那个永王竟然带着近一半的大军往西边撤走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