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005章

温颐带着江瞻云直奔逃过三个斜坡,在最后一方平地力竭倒下。若说奔行距离算上斜坡不过两里远,若说时辰亦因斜坡之故,更不到半刻钟。对于习武的温颐而言根本不会力竭,他之所以在这一刻倒下,实乃箭上有毒。

江瞻云将他从地上抱入怀中,环顾四下除了滑下来的坡壁算块掩体,东西两处不是平野便是丛林,若遇刺客便活脱脱一块靶子,于是将人拖至斜坡边紧挨坡壁躲避。温颐虽尚有意识,但已唇瓣发黑,四肢无力,后背伤口鲜血泛乌。

“不知刺客有几人,不能这般干等。殿下将臣衣衫脱下,我们换……”温颐明显也发现了东西两处的危机,刺客能出现在禁军层层防卫下的柳庄亭中,那么这处也随时可能出现,遂撑着一口气催促,“换了……臣现身,无人最好,若有人,臣引开他们后殿下自己隐蔽,等三千卫……”

三千卫当看见他们逃奔方向,两里路很快就会到,只需争得这片刻功夫就好。

“快啊!”温颐抓着她的手,望向最后一个斜坡,“如果……最下策,殿下跳入泾河,泾河下游首个出口在镐赢县,那处也有我们的人……”

江瞻云看他又看周遭地貌,终于触上他衣襟,却在这一瞬滞了动作。

她的余光瞥到西边柳树林中有黑影奔跃如兔朝她冲来,几个点跃间搭箭引弓,一入射程范围则脚落地,手松箭,箭离弦,一气呵成。

是守株待兔的架势,一击即杀的利落。

脖颈上的项圈在方才的撞击中就已现出裂纹,一个铃铛落掉落下去,碎成两半。

夕阳晚风里,少年储君的瞳孔骤缩又放大,柳庄亭万千翠柳凋零色泽,枯黄叶落,她的眼中唯剩一个夺命的箭心逼近自己。

季夏的太阳落下去,萧条秋日来临。

“射中了!”

“好!”

“中了!”

“中了!”

三箭连发,前头两箭接连命中靶心,最后一箭入两箭之间,射穿靶子直入靶子后面的一块石头中。

烟尘四起,石生裂缝,箭难拔出。

又准又狠。

青州城郊马场上,一众将士正在比赛骑射。

将将三支箭,正是驸马薛壑射出。

屯于这处的五千兵甲乃是三月里从京畿随薛壑一道遣调过来增援青州军的。他们中很多人虽知晓这位驸马出身将门,但对他最大的印象还是御史台上朱袍法冠的文官模样,以至于当日增援而来时心中多疑,直到其布局谴将,亲作先锋突袭,一战击退高句丽解青州之危,军心才定下来。

战胜之后,薛壑又常一人纵马射猎,锻炼身心。将士们仰其风采,遂有了今日之赛事。

果然,是天上玄鹰,草原骐骥。

“秋日时节,已生寒意。都去沐浴更衣,别染风寒。”

两个时辰的赛事,十里亭比马,一线天夺兵,半里坡组队,最后归来比射箭,酣畅淋漓之际亦是大汗淋漓。

薛壑念及将士们都是长安子弟,恐他们不服气候,好心提醒让其归队。诸人谢过,各自策马离去,有些与他走得稍近的,还不忘再约下回。

薛壑笑着送别他们,不拒不应。

只待人陆续离开,方回不远处一间陋室擦身换衣。再出来时,已是窄袖直裾,系衽封腰。虽不是武官装扮,但比之御史台的广袖朱袍,也是利落许多。

“其实京畿风水把你养得不错,数年未见,愈发俊朗了。”说话的是他小叔父薛允,方才赛箭时,有侍从来禀,他便见得草庐畔一人正烹茶以候。

“不知小叔父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薛壑将马牵至一旁喂食,没有入座饮茶。

“你不知?”薛允闻言都懒得和他周旋,开门见山道,“你该回京了,这里不是你该待的地方。”

“怎不是我待的地方?家族有训,守君护国,我在此正是护国安民。” 薛壑将草料喂入马口中,轻抚马头,“再者,我乃奉陛下旨意离京来此。”

“陛下给的旨意是让你援兵青州城,给你驻守的旨意了吗?”薛允沏茶毕,分了一盏至对案空座上。

薛壑闻言,给马顺毛的手僵了僵,转头继续喂食。

“退一步说,你如今暂居刺史府,官位不明,同城西驻守的青州军两厢尴尬。你想想,若是陛下真要你长留此地,怎会在你击退敌军后,毫无声响。”薛允起身端过茶盏,送来侄子身边,“还有,你今岁二十加冠,陛下可是赐你‘御河’二字为表字?”

“你莫与我说,你不知此二字为何意!”薛允将茶递上去。

薛壑低垂的视线里,看见碧色茶汤中映出半张面庞。

长安风水是养人,养得他肌润面白,金尊玉贵,眉目都少了张扬肆意,多出算计圆滑。

他当然知道“御河”之意。

“壑”字本义“山谷”,取此字为名原是双亲盼子心胸似山谷深广。

然及冠之时,天子亲自设宴赐字,道是,“‘壑’字引申为“沟”,沟中盈水便是护城之河。护皇城之河,当为‘御河’。”

“御河”两字如此叫开,长安权贵无不羡他圣眷浓厚。

唯他自己知晓,实乃天子又一重提醒,提醒他身上职责,乃护佑储君。

薛壑看着澄澈茶汤中的眉眼,眼角带起一抹赤色。

“这些年在京畿受委屈了?”薛允将茶盏搁在长案上,握上他肩头,“你寄回的书信竟全是报喜不报忧的,那信上赞的都是殿下敦厚识礼,同你两厢敬爱……道不知那厢是个风流人物!”

“左右摆脱不得,我还能怎么说?”

“所以这也是你五年不归乡的缘故?”

“我怕一回来,就脱口什么都说了,怕阿翁生气累他病重。”论及父母故里,少年彻底红了眼眶,“若非殿下此番实在举止太过,我断不会在新婚当晚请旨离京。”

“新婚夜,她还能如何过分?”

“她……”薛壑话到嘴边,眼前顿生那晚入她房中的男子,想起那副足链,想起原无需他在铃铛也可发出声响。

平素也罢了。

新婚夜,他忍不了。

“不说了,都过去了。”薛壑不愿想这遭,然却回神惊起,“小叔父如何知晓我与殿下之事的?””

“你说呢?”薛允挑眉。

少年眉间拧得更深,半晌道,“……是陛下告知的?那阿翁也知晓了,阿翁身子可有恙?”

“这会急了?”薛允晲他一眼,“说到底,陛下也是良苦用心,定是一味撮合你俩没撤了,所以选了反其道而行的法子。让你来此镀层金,让殿下看见你发光的另一面,如此盼着你们生出些好感!结果你却久不回朝,陛下恐以圣旨压你适得其反,便只好纡尊降贵请你父亲劝导,我们这才知道你和殿下的具体情况。”

薛允瞧着愧色渐生的少年,缓了缓压声道,“当今储君到底是个女子,前路艰难。陛下多病,龙体不安,今日不知明日事。你阿翁今岁开春也是旧疾复发,这厢勉强撑着身子入京参加你的婚宴,如今知晓了你们的事……”

“如何?阿翁现在身子如何?我离京时,他身子有所好转的。”薛壑未再说下去,但凡阿翁身子康健,这会来的就不是小叔父了。

“左右就是那副样子。”薛允叹道,“不说为了陛下,更不说为了你阿翁,生老病死是常态,不该以此捆绑你。但是,有些东西却没法解绑。譬如我薛氏同天家的因缘,从百年前开始,凡出女君,薛氏必尚主。薛氏子是大魏女君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她们的护身符,这是祖训,亦是你的宿命。”

“我的宿命?” 薛壑嘴角扯出一点自嘲的笑意,侧身看那盏即将散尽热气的茶。

薛允将茶盏推上些,触上他没再收回的手,“总而言之,你要谨记,你我家族再位高权重,终究是人臣。为人臣子,侍奉君主,就没有不委屈的!

薛壑指腹贴上盏壁。

“再退一步说,你对殿下就一点感觉都没有?”薛允见侄子神色松动,拍过他肩膀,从义论到情,“少年男女,五年相处,若说半分情意也无,那该是随之任之习惯之,怎就能被气得跑到这千里之外来?值得你这般模样?”

“我……”

“别你啊你的,就趁现在好好想想,殿下就没有半点好处?你当真就没有动过心?”

“想!”

薛壑想不出,他很少看她面容,见她最多的是隔着帘子的身影轮廓。

最近的一次见她自然是新婚夜。

新婚夜,薛壑想起那副足链,脸色又难看起来。

“想高兴的!”薛允不愧是花中高手,精准掐脉。

薛壑更想不出了。

但概因将将想起新婚夜洞房中事,于是让他想起某个飘雪的冬日午后,从帘帐中伸出的一只脚,脚腕间带着一副玉石足链,周围挂了一圈细小的玉铃铛。

“不要赤足,天寒。”他站在帘幔外,本想说这句话的,可不知怎么话到嘴边就成了,“不好看。”

【不好看。但玉给了殿下,自有殿下做主,臣的感官不重要。】

【对,你不重要。】

他们就这样又吵了起来。

“想到什么了?”薛允笑问。

薛壑深吸了口气,竟觉画面绮丽。一时扭头不看对面人。

对面他的小叔父,生得一双桃花眼,红颜无数,是益州闻名遐迩的纨绔,无情都能被他扯作深情。

益州的纨绔细瞧少年眉眼,视线落在长案茶盏上,“喝茶!”

薛壑愣了下,垂眸发现不知何时杯盏已被握在手中。他顿了片刻,终是端了起来,“我稍后与方刺史交接军务,最迟后日归去。”

“就这对了,你和殿下的路还长着呢,做夫妻,做君臣,边学边扶持。”薛允不负所托。

薛壑轻叹一声,仰头饮尽茶水。

“驸马,长安来人了。”片刻的展颜中,平地风起,携卷黄沙无数。侍从上气不接下气奔来传话,“京畿悲讯……”

“悲讯?”薛壑叔侄二人皆诧异回首,目光越过侍从看见他身后随着一个浑身缟素的士兵。

“你为何人戴孝,是……”

是我父亲还是陛下?

薛壑没敢宣之于口。

却听那人道,“六月廿三,皇太女于上林苑夏苗途中遇刺薨逝,请驸马速回京畿治丧。”

——本卷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005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六十二年冬

我寄长风

宁得岁岁吵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瞻云
连载中风里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