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图宝藏者百般拷打湖上老人,湖上老人坚持不肯画出藏宝图,不幸离世。
“而世间除了湖上老人之外,还有一个人知道藏宝图。即是他的女儿,曲泉石的姑母,阳家二小姐。”
.
关于二小姐怎么知道藏宝图,不同的传说亦有不同的演绎——
有的曰湖上老人之前临摹过一幅,被抓走前用暗语告知了二女儿;
亦有说湖上老人在狱中将藏宝图传给了来探监的二小姐;
更有的故事云湖上老人辨认藏宝图时二小姐在旁协助,藏宝图其实是二小姐看出来的,她也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将宝图记在心里……
“再有传闻,阳家二小姐把曲泉石打扮成姑娘,藏在青楼,待到沉冤昭雪时,又将藏宝图传给了曲泉石……”
程柏和柳知沉默。
史都尉摇头:“着实扯得很。阳家二小姐和曲泉石,手握藏宝图,若高风亮节,就献给朝廷;想自己发财,便去寻宝。一直憋在手里是哪门子道理?”
白如依道:“要扯呢,也能勉强扯圆。毕竟阳家受过冤屈,害怕说藏宝图又坐实某些罪名,不敢拿出。二小姐和曲泉石皆非贪婪之辈,也不要那宝藏。一直留着藏宝图,想等个合适的时机,给此物找个合适的归宿……”
程柏微微眯眼:“白先生的分析很令人信服。我都想曲泉石是不是把藏宝图给你了。”
白如依忙拱手:“大帅千万别开这种玩笑,寻宝的当真了我招架不住!”
程柏道:“若寻宝的听见这一句话便要找白先生麻烦,他们为什么多年来待曲泉石和郎家如此温和?”
史都尉抱拳:“大帅英明!卑职也纳闷。阳家二小姐一位弱女子,曲泉石跟着她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吧,去郎家的时候也不大,郎家做瓷器生意,应该蛮斯文,想也比不过匪寇悍勇,海寇为什么等这么多年才动手?”
柳知肃然道:“阳家二小姐在冤案昭雪后不久便离世了,官府的文书中写的是病逝。”
白如依接话:“传闻说是心愿已了自尽。”
史都尉皱皱眉:“冒昧问一句,真的?”
柳知和白如依沉默。
程柏道:“当年冤案震惊朝野,阳姑娘骤然离世官府必认真核查。此事过去多年,谣言无凭,官府有据,先以官府结论为主吧。”
史都尉点点头。
.
张屏和柳桐倚听到这里,神色肃穆,亦未多言。
他们知道,桂淳把这些原原本本告知,当真坦诚交心,也是极其信任他二人的人品。
之前听谢夫人说起阳家二小姐的往事时,张屏就觉得阳家二小姐离世一事需查证。
在谢夫人的讲述中,阳二小姐是一位坚韧的女子,她会轻易自行放弃生命么?
而沉冤昭雪后,立刻病逝,着实太巧。
藏宝图……
冯大人的教诲又浮现在张屏心中。
「证据不足时,休要多臆测。」
张屏收回思绪,桂淳正讲到——
“白先生对大帅府君和都座说,若拿这件事来编传奇故事……”
.
“大约会这么编。”
白如依慢条斯理吐着字。
“贪图宝物的匪寇找到了阳二小姐,二小姐给了他们什么,保住了曲泉石的平安……”
史都尉猜道:“给了藏宝图?依二小姐的人品,不会如此吧。莫非给了一张假图,骗他们离开?”
程柏淡淡道:“海寇反应很慢哪,二十年后才发现是假的。难怪要改行烧瓷器。”
史都尉再猜:“会不会他们早发现是假图,二小姐才遭不幸。但曲泉石已被郎家带回九江了……啊……这又对上大帅的英明剖析,为啥他们不去郎家。”
程柏呵了一声:“所以,藏宝图之说,破绽百出,难以立住。”
.
白如依再将话风一转:“在下不敢多隐瞒,曲泉石此人及一些事,甚令我好奇,我留意过关于他的种种传言。曲泉石失踪后,我心存疑惑,趁着又有一次去九江之机,与郎家的人聊了几句。”
当年的程柏柳知史都尉和桂淳,此时的张屏柳桐倚,都不相信白如依的说辞。
他肯定是为了曲泉石失踪一案特意去九江的。
众人静静聆听讲述。
.
“也是这一番,在下竟得知,郎家一直声称,郎家已逝的前家主郎今当年从江南带回的是一个女孩。而且这个女孩既不姓阳也不姓曲,是郎家老太爷一位旧友的遗孤,姓宁。郎家老太爷命郎今娶宁姑娘为妻,因带回来的时候年纪小,想等及笄后再拜堂,岂料宁姑娘不幸十三岁时病逝。郎家因此惹来议论,郎今在宁姑娘灵前立誓,绝不再娶,才压下非议。”
郎今真的一世未娶妻,也没留下后人,过世后他的弟弟郎二爷成了家主。
白如依缓缓道:“在下去墓地看过,确实有宁氏之墓。”
宁氏的墓在郎家墓地的边角。郎家人说,宁姑娘过世时,老太爷和太夫人还在,郎今当时是长孙少爷,上有两辈人,提前定墓地不合适,即找了一处风水宝地先安葬了宁姑娘。郎今病逝时,宁姑娘已经过世多年,不想惊扰她,便未把她迁与郎今合葬。墓碑上刻字表明她是郎今的夫人。郎家人祭扫也遵照规制,未有薄待。
史都尉已从前日查案的经历中领悟到推测要大胆,再猜道:“该不会,宁氏的坟是伪造的,郎家人把曲泉石埋进去了吧!”
白如依道:“墓不像近年被开过。不过,在下对陵墓研究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