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新生:簪缨重续亦风波
第十章慈宁宫试探藏锋芒,暗卫传信破阴谋
马车再次驶入皇宫,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响,像是在敲打着苏清欢紧绷的神经。萧彻紧紧握着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锦缎传递过来,让她稍稍安定了些。
“别怕,”萧彻凑近她耳边,声音低沉而有力,“待会儿无论太后说什么,你都不用急着回应,有我在。”
苏清欢点头,指尖却仍有些发凉。她太清楚太后的手段了——看似温和的话语里藏着刀,不经意的举动中设着陷阱,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慈宁宫很快就到了。门口的宫女引着他们往里走,殿内弥漫着浓郁的檀香,与那日宴会上的气息一模一样,让苏清欢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太后斜靠在软榻上,脸色苍白,嘴唇却涂着鲜艳的胭脂,眼神里带着几分病弱的疲惫,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哀家听说,今日金銮殿上,苏侯可是立了大功啊。”太后开口,声音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周显那等奸佞之辈伏法,也算是告慰了你父亲的在天之灵。只是哀家年纪大了,听闻这样的事,一时承受不住,竟晕了过去,让皇上和太子殿下担心了。”
苏清欢屈膝行礼,语气恭敬却不卑微:“太后娘娘凤体为重,不必为这些小事劳心。今日之事,全凭陛下圣明,臣妇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分内之事?”太后轻轻咳嗽了两声,宫女连忙递上参茶,她喝了一口,才缓缓说道,“哀家倒是听说,周显伏法后,有人在殿上提议让你前来探望哀家,你却推说身子不适,不愿前来。苏侯,哀家虽不是你的亲长辈,但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如今哀家病了,你连探望都不愿,是不是觉得,你父亲的冤屈洗清了,侯府重新崛起了,就不用把哀家放在眼里了?”
这话带着明显的指责,若是换了旁人,恐怕早已慌了神。但苏清欢却依旧镇定,她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太后:“太后娘娘误会了。臣妇并非不愿前来,只是今日在金銮殿上,臣妇因回忆父亲旧案,情绪激动,又加上刚解毒不久,身子实在虚弱,怕前来探望时失了礼数,反而让太后娘娘烦心。太子殿下也是担心臣妇的身子,才替臣妇婉拒,还请太后娘娘明察。”
她说得条理清晰,既解释了不愿前来的原因,又抬出了萧彻,让太后无从反驳。萧彻适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关切:“皇祖母,清欢今日确实脸色苍白,儿臣也是怕她累着,才让她先回府休息。如今她听说您醒了,不顾身子不适,立刻就赶了过来,足见她对您的敬重。”
太后看着两人一唱一和,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却也只能暂时压下。她轻轻拍了拍软榻扶手,语气缓和了些:“罢了,哀家也知道你刚经历了一场劫难,身子虚弱。只是哀家听说,那日你中毒,是因为一支寒梅映雪簪?”
苏清欢心中一凛,知道太后要切入正题了。她点头:“是,那支玉簪是太后娘娘赏赐给臣妇的,臣妇当时并未察觉异常,直到中毒后才知道,玉簪裂痕中藏有醉仙散的药引。”
“竟有这样的事?”太后故作惊讶,眼中却没有丝毫意外,“哀家真是没想到,柳氏竟敢借哀家的手害人!那支玉簪是柳氏三日前送入慈宁宫的,她说这是江南新贡的玉饰,最适合年轻女子佩戴,哀家见它精致,才想着赏赐给你,没想到竟成了害人的凶器。”
她话锋一转,目光落在苏清欢身上:“苏侯,你不会觉得,哀家也参与了这件事吧?”
这是在逼苏清欢表态。若是苏清欢说相信,那便是默认了太后的无辜;若是说不相信,那便是以下犯上,不敬长辈。苏清欢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恭敬:“太后娘娘宅心仁厚,断不会做这样的事。臣妇知道,您也是被柳氏蒙骗了,臣妇从未怀疑过您。”
太后听到这话,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还是你懂事。哀家知道,你这些年不容易,如今侯府重新崛起,你又有太子殿下护着,以后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只是你要记住,在这京城里,想要站稳脚跟,光有能力还不够,还要懂得尊重长辈,懂得收敛锋芒,不然,很容易惹来祸端。”
这话带着明显的警告,苏清欢心中明白,太后是在提醒她,就算侯府崛起了,也不能忘了谁才是宫中的长辈,不能忘了依附皇室。她微微低头,语气恭敬:“臣妇谨记太后娘娘教诲。”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内侍匆匆走进来,在太后耳边低语了几句。太后的脸色瞬间变了变,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她对着苏清欢和萧彻摆了摆手:“哀家有些累了,想歇息一会儿,你们先回去吧。以后有空,再来看望哀家便是。”
萧彻和苏清欢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但也只能顺势行礼,转身离开。走出慈宁宫,萧彻才低声对苏清欢说:“刚才内侍跟皇祖母说的话,定不简单。恐怕柳氏那边,又出了什么事。”
苏清欢点头,心中也满是疑惑。两人刚走到皇宫门口,就看到一名黑衣暗卫匆匆走来,对着萧彻躬身行礼:“太子殿下,苏侯,属下有要事禀报。”
萧彻示意他附耳过来,暗卫压低声音,快速说道:“殿下,属下查到,柳氏在天牢中自尽了!她自尽前,曾与一名宫女见过面,那名宫女是太后身边的人,如今已经不知所踪。另外,属下还查到,周显的旧部正在暗中联络藩王,似乎想在周显秋后问斩前,发动叛乱,救出周显。”
萧彻和苏清欢脸色同时一变。柳氏突然自尽,还与太后身边的宫女有关,这显然是太后在杀人灭口,怕柳氏说出更多关于她的秘密。而周显的旧部联络藩王,意图叛乱,更是大事,若是处理不好,恐怕会引发一场大乱。
“你立刻带人,严密监视周显旧部和藩王的动向,一旦有任何异动,立刻禀报!”萧彻语气严肃,眼中满是杀意,“另外,派人追查那名失踪的宫女,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暗卫躬身行礼,转身快速离开。
萧彻握住苏清欢的手,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如今局势越来越复杂,柳氏自尽,周显旧部叛乱,太后又在暗中搞小动作,我们必须尽快拿出应对之策,不然,恐怕会有更大的麻烦。”
苏清欢点头,心中也在快速思索。她突然想起一件事,连忙对萧彻说:“我父亲当年查办漕运贪腐案时,曾留下一本密册,里面不仅记录了周显的贪腐证据,还记录了藩王与漕运的勾结。当年父亲就是因为发现了藩王的秘密,才被周显和藩王联手诬陷,导致冤死。若是我们能找到这本密册,就能掌握藩王叛乱的证据,提前做好准备。”
“竟有这样的密册?”萧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那密册现在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苏清欢有些无奈,“父亲当年把密册藏了起来,只说藏在一个只有侯府主母才知道的地方。我这些年一直在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
萧彻沉吟片刻,说道:“没关系,我们可以从侯府的旧物入手,仔细查找。只要密册还在侯府,就一定能找到。另外,我会立刻进宫,将周显旧部联络藩王的事禀报给陛下,让陛下提前做好防备,避免叛乱发生。”
两人坐上马车,快速赶回侯府。刚到侯府门口,就看到管家匆匆跑过来,脸色凝重:“小主,太子殿下,府中来了一位客人,说是您的故人,现在正在客厅等候。”
苏清欢和萧彻对视一眼,都有些疑惑。苏清欢的故人不多,如今这个时候,会是谁来找她?
两人快步走进客厅,只见一名身穿青色长衫的男子坐在椅子上,背对着他们,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来。苏清欢看到他的脸,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讶:“林大哥?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名男子名叫林墨,是苏清欢父亲当年的门生,也是父亲最信任的人。当年父亲被诬陷时,林墨因在外查案,幸免于难,之后便一直隐居在江南,这些年从未与侯府联系过,苏清欢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
林墨站起身,对着苏清欢和萧彻拱手行礼,语气带着几分激动:“苏侯,太子殿下,属下林墨,参见二位。属下这些年一直在江南暗中调查苏老侯爷的旧案,如今终于查到了关键证据,才敢前来京城,面见二位。”
苏清欢心中一喜,连忙说道:“林大哥,你查到了什么?是不是关于我父亲旧案的证据?”
林墨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递给苏清欢:“这是属下在江南查到的,周显与藩王勾结的密信,还有藩王在江南私藏兵器、训练私兵的证据。另外,属下还查到,苏老侯爷当年留下的那本密册,藏在侯府书房的暗格里,暗格的开关,就在书桌左侧的第三个抽屉底部。”
苏清欢接过油纸包,手指微微颤抖。她没想到,林墨不仅带来了新的证据,还知道密册的下落!有了这些证据和密册,他们就能彻底揭露藩王的阴谋,阻止叛乱的发生!
萧彻也十分高兴,他拍了拍林墨的肩膀:“林先生辛苦了!你带来的这些证据,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陛下正为藩王之事烦心,有了这些证据,我们就能让陛下下定决心,提前处置藩王,避免一场大乱。”
林墨躬身道:“属下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苏老侯爷当年对属下有知遇之恩,如今能为他洗刷冤屈,阻止藩王叛乱,属下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苏清欢打开油纸包,里面果然有一叠密信和几张图纸。密信上详细记录了周显与藩王如何勾结,如何转移贪腐所得,如何训练私兵;图纸则标注了藩王在江南私藏兵器的地点和私兵的训练营地。
“有了这些,我们就有把握了!”苏清欢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太子殿下,我们现在就进宫,将这些证据呈给陛下!”
萧彻点头,语气严肃:“好!事不宜迟,我们立刻进宫!林先生,你先在侯府歇息,等我们从宫里回来,再与你商议后续之事。”
林墨躬身应下:“属下遵命。”
苏清欢和萧彻再次登上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疾驰而去。车厢内,苏清欢紧紧握着手中的证据,心中满是激动。她知道,这一次,他们不仅能阻止藩王的叛乱,还能彻底揭露太后的阴谋,让京中的局势彻底明朗,为父亲,为侯府,也为天下百姓,赢得一个安稳的未来。
马车驶过繁华的街道,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阳光洒在马车上,驱散了之前的阴霾。苏清欢看着窗外,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会与萧彻携手并肩,共同面对,守护好侯府,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平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