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番外三:师父(六)[番外]

待到《哭五更》的余音绕遍了整个县城,葛老先生的灵柩方才下了葬,戏班子唱过了,学生哭过了,纸钱烧过了,待一干人等离去,已是暮色四合。

寂静的墓园中一道影子如鬼魅般闪过,偷吃贡品的野狗见了,差点吓得给老先生的坟头画一张地图。

那道影子无声无息地落在新坟前——面冠如玉,发白似雪,不是鬼魅,竟像个翩翩谪仙。

宁晏清朝一旁瑟瑟发抖的野狗柔和一笑,然后……从贡品里捡了个两个大馒头扔给那饿得前胸贴后背的短毛畜生。

“走吧,是叫葛平的人送的,记住啦?”宁晏清指了指石碑上的名字,那狗子呜咽一声,叼着馒头踏着“啪嗒啪嗒”的小碎步走了。

看那野狗走远了,宁晏清摩挲着粗粝的石碑轻声道:“易安,你别生气,我这是帮你记一桩功德,你马上要投胎转世,刚好用得上。”

石碑不会说话,但墓前的野草却被不知哪来的风吹得沙沙作响,好似一个老头气得吹胡子瞪眼,不住地骂骂咧咧。

宁晏清手掌一翻,拿出一柱香来,他指尖一股灵力涌出,香没见明火竟自己着了。他将其插在坟前的香炉上,那香燃了一会,飘出来的烟没有散在风中,反而在香炉上方兀自聚成了一圈又一圈的铭文,待香燃尽了,铭文也成了形,从里到外共有九层,一圈套一圈地流转着,隐隐闪着金光。

“这是我跟师父讨的。”宁晏清对着墓碑解释着,就像那长眠于此的人真能听见似的,“是符咒的一种,叫「往生咒」,可保你来生平安喜乐。”

之后,宁晏清没有再出声,他一动不动地坐在坟前盯着那悬在空中的铭文,神识沉浸在经年的往事中,流转过金碧辉煌的金銮殿,歌舞升平的锦绣丛,金戈铁马的生死场,与东海边又小又破的院落。

刚得知葛平死讯的时候,宁晏清仍有种恍惚的不真实感——对修士而言,凡人的一生真的过于短暂了。几十年的清修令他对死亡的感知逐渐迟钝,如今坐在昔日旧友的墓前,那个字眼才再度撞进他的世界。

死了,就是没有了。

葛平死了,东海县少了一位老塾师,宁晏清少了一位旧友,也偏偏是那唯一一个。除他自己以外,最后一位见证两朝轰轰烈烈往事的人故去了,那段岁月终被世人淡忘,曾经的少年储君在这一刻真正成为了史书上的墨迹。

萧宁真正地死了,活下来的人是宁晏清。

过了许久,夕阳沉入地平线,天光彻底暗淡下来,宁晏清视线落在炉中即将燃尽的香上,陈年的记忆忽然掠过心头。那人似乎说过“如果真有那一天,我一定死在你之前”,兜兜转转,终究是一语成谶了。

他望着香头上那点微弱的火光,口中不由自主地哼起了小调,那是几十年前曾在前朝旧都风靡过的曲子,“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故人不见,旧曲重闻。他明明唱歌走调。

最终,他掐了个法诀,盘旋在香炉上方的往生咒蓦地沉入那座新坟中。而后,便走了。

一桩老塾师的白事耽误不了县里年轻人过七夕,白天在葛平坟头号完的戏班子晚上把衣服一换,在临时架起的戏台子上唱起了《牛郎织女》,可谓是业务广泛。

宁晏清隐去身形在喧闹的人群中穿行而过,忽然便怔住了——谢桓站在鼎沸的人声中静静地看着他。宁晏清十分诧异,虽然谢桓从来不提,但这些年来他隐隐感觉到,对方与归墟秘境冥冥中似有某种联系,谢桓不会轻易出门,不知是不想还是不能,这是他入门后第一次见对方离开归墟。

谢桓没有做什么,只是用灵力给自己的弟子传音,“回去吧。”

他的眉眼依旧很淡。

宁晏清注视着谢桓那张太上忘情的面孔,突然明白了什么——谢桓从未要求他了断尘缘,甚至没有阻拦他探望旧友,因为对方早就知道死亡自会将一切带走。

早就知道,他早就知道。

宁晏清望着那道渐行渐远的青色背影,宽衣广袖中的手不禁攥紧了,良久后才虚脱般地松开。

光阴流转,又过百年。

谢桓消失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清晨,他道心圆满飞升了。来如风雨,去似微尘,他的道合该如此。

宁晏清亲眼看着谢桓与天地融为一体,一直以来禁锢着他的无形之物随着对方的离去而消失,他没有十分悲伤,也没感到解脱,只是心里有一块蓦地空了,这一刻他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谢桓其实说的很对,有些东西就是会被一个人的离开带走。

尽管观念不合,谢桓照料了他二百年。

谢桓飞升时曾将归墟的传承交给了他,宁晏清在知晓师门的秘密时方才恍然,其实谢桓一直以来也在守护这世间,和归墟的列祖列宗一样。他本可以做一散人,逍遥天地间,而不是终生面对青山,缄默不言。

在最后一刻,宁晏清终于开始试着理解谢桓,但为时已晚。

也正是在那时他才意识到,无论有意还是无意,谢桓都已在无形之中将自己如刀痕般深深刻在了他的骨子里,或许是想留下一些活过的痕迹,又或者是单纯地有些寂寞了。谜底他无从知晓,永远不能了。

很多年以后,宁晏清从尸山血海中领回了自己的开山大弟子,牵着少年的手和他一起走过山门前的三千石阶,而后在尽头处驻足片刻,回望来时路。之后,他又目送着亲手养大的少年怀揣着道心离开归墟,走入人间。

再后来,他又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和第四个,他欣慰地看着最小的弟子继承了自己的衣钵,成为了锋锐无双的剑修。养育这些孩子的时候,他偶尔也会想象,谢桓抚养他的时候是否也怀着同样的心情。

宁晏清终其一生都在济世救人,可如果有人问他,他便笑笑,“我没有度任何人。”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柏舟》

其实写这六篇的时候一直在想,谢桓对于宁晏清算不算一种无形的控制,就像许多长辈对子女那样。何止是宁晏清不懂谢桓,就连我也不懂。

后边的番外是凤岐和陆濯明的故事,同样发生在正文时间线之前,简而言之就是这俩人咋好上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9章 番外三:师父(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你的大师兄

逆剑狂神

贫僧最善以力服人!

傲气凌神

凌天战神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照君心
连载中白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