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采儿眼前一亮,“阿柔姐姐竟然还会画画吗,好厉害!”
阿柔有些心虚地用食指挠了挠脸颊,“略懂,略懂。”
就这样,阿柔在两个孩子兴奋且惊喜的注视之下,豪迈提笔,一挥而就。
“呃……”张闻亦盯着画作,沉默半晌,迟疑地道,“阿柔姐,画的可是年兽?”
阿柔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这是梅树啊,画得不像么?”
张闻亦:“……”
张采儿:“……”
“栩栩如生,妙不可言。”
“笔法幽默,极有个性。”
阿柔扔下一句“喜欢就好”,随即转身离去,留兄妹两个在原地面面相觑。
“突然觉得,哥哥你画得其实还挺好看的。”
“是吧,我也觉得。”
“……”
阿柔隐约听到这段对话,没忍住笑了一下,却迎面撞上了人。
二哥双手环抱,打量着阿柔,疑惑地道:“怎么了?笑成这样。”
“没什么。”阿柔揉了揉脑袋,“不过是解决了一桩兄妹之间的矛盾罢了。”
“你若闲来无事,就去帮表姨包饺子,别逗小孩子。”二哥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张家兄妹,嘱咐道。
“哦——”阿柔应声,朝着厨房的方向去了。
身后,小孩子的笑闹声还久久不消。阿柔嘴角微微上扬,自言自语道:“很久都没有这么热闹啦。”
因逢新年,各家各户都关起房门来庆祝,很少有人在这一天流连于酒榭茶楼之间,商户皆闭门谢客,清韵阁也不例外。因而,整个茶楼空荡荡的,只有二楼雅间里面坐了几个人。
“我还记得小时候,每逢新年,兄弟姐妹们总是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别提多热闹了。”叶温遥轻叹一声,“如今,却是越发冷清了。”
司言看向窗外的红梅白雪,默然无声。
宋岳之端上一盏茶,坐于席间。
叶温遥嫌弃地说道:“谁要喝这玩意儿?酒呢?”
宋岳之淡然地回道:“我这里是茶楼,你要喝酒,上别处喝去。”
叶温遥轻哼一声,“你还真把自己当成开茶楼的啦?小宋啊,许久未见,你可别不认你大师兄了。”
“就没认过。”
眼见着叶温遥就要愤然起身,司言一把拽住他,调侃道:“行啦师兄,多大的人了,为老不尊的。”
叶温遥满脸不爽地道:“阿言,连你也这样!真是白疼你了。”
司言喝了一口茶,问道:“夜兰那边有消息么?”
“还真是过年也不忘处理事务啊。”叶温遥低声吐槽了一句,但仍旧回答,“前几日,夜兰传来消息说,自匪患平定之后,西南一带重归安稳,先前因匪徒骚扰而滞涩的各项政策重新步入正轨,老百姓们也能安生过日子了。先前为了拿到资金支持,我们故渊门给商贾李骁提供了不少商业情报,他手下的鸿运商行竟比当初我们在来阳时的规模还要庞大了几倍不止。如今,这整个西南地区的商业局势,可尽在这位李老爷的掌握之中了。”
“此人确乃行商奇才,纵然有故渊门的一手情报加持,能做到这个份上,也实属不易了。”司言说道。
“不过我听夜兰说,那李老爷似乎有意北上发展,几次三番地向人打探与京城有关的情报。”叶温遥又道。
“这也很正常。毕竟,人的**永远没有上限,但凡得到一点好处,就会想要更多。长祈繁华,无怪乎他想来捞一笔。”司言毫不意外地说道。
“那你怎么想?真要把京城这边的情报告诉他吗?”叶温遥问。
“京城水深,各方势力盘结交错。还是让他不要为了这点蝇头小利,把自己置于如此暗流涌动之地,到时被人吞得连骨头都不剩。”司言淡淡地说道。
叶温遥有些疑惑,“真有这么夸张吗?若是我们故渊门暗中相助,这鸿运商行未必不能在京城占有一席之地,到时候我们也能跟着赚上一笔,联络起来也更为方便。”
司言笑了一下,没有应声。
倒是宋岳之没好气地说道:“若是照你所说的那样,我们当初直接在京城里找一个合作对象不就好了,何必大费周章地在来阳开一间流仙坊,安□□们的眼线,再与李骁接头呢?”
“啊?”叶温遥挠了挠头,“难道不是因为,当时承王带兵在西南剿匪,需要资金支撑,才找上李骁的吗?”
宋岳之白了他一眼,“当初李骁会答应为承王提供资金支撑,非是忌惮承王的身份,而是被我们故渊门开出的好处所吸引。承王手底下缺人,故渊门又正好在来阳有暗桩,他才会默许由故渊门来与李骁联络。可承王又不是傻子,岂能看不出李骁一直在听从故渊门的安排,而他这个皇子却没有半分掌控权?若是鸿运商行真开到京城来,承王绝对会派自己的亲信与他联络,而不是让故渊门来牵线搭桥。”
“你是说,承王并不完全信任故渊门?”
“连戚家那个小丫头都能看出来我们效忠承王是别有用心,承王自己能看不出来?”宋岳之道。
“啊?那怎么办?”叶温遥瞪大了眼睛道。
司言从容地说道:“无妨。承王根基未稳,正是无人可用之际,暂且不会直接向我挑破这种种疑点。”
宋岳之却不认同,“可他就算嘴上不说,私下里也绝对会派人去查。若他知晓了故渊门的真正意图,我们又该如何?”
司言轻轻勾了勾唇角,摩挲着茶杯,没有去看身旁坐着的两个人,意味不明地说道:“若他真能觉察出故渊门所谋之事,将所有的来龙去脉都查得水落石出,不也是一件幸事么?”
“这算什么幸事!”叶温遥难以理解。
司言自顾自地说道:“这恰恰说明,我们这位承王殿下,除了野心之外,确有真才实干。若他将来登上皇位,兴许也能有一番作为。”
宋岳之皱眉道:“师弟,你的意思是,你真要扶持承王上位?可当时师父临终前的嘱托,明明是……”
宋岳之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只是神情复杂地看向司言。
司言说道:“师兄,你看,师父当年的遗命,你果然也说不下去了吧。既然如此,又谈何遵从呢?老实说,自打七年前师父仙逝,我正式接手故渊门的时候起,就没想过要走师父安排的那条路。”
“那你打算如何做?”宋岳之问,“师弟,你可别忘了,你身上还背负着故渊门内七十一人的冤仇呢。”
叶温遥打断道:“小宋,你这话说得可就不厚道了,阿言他可从来没有义务要为别人的命运负责。”
宋岳之冷哼一声,“我只是谨遵师父遗命罢了。”
叶温遥还嘴,“那师父临别前还让你唯阿言是从呢,你听是不听?”
“至少也要让我知道师弟究竟作何打算。”
司言挥了挥手,示意两个人不要拌嘴,“师父制定的那条方案实在是太过于铤而走险,若稍有不慎,我们整个故渊门都要遭殃。可说到底,我们最初的目的,不就只是为了求一个公道么?既如此,大可以扶承王上位,再借他的手来翻这些旧案。”
宋岳之不赞同地道:“承王怎么可能会帮我们?就因为这雪中送炭的情分吗?师弟,你不会不知道,在皇家,情谊是最廉价、最不堪一击的东西。几十多桩冤案汇集在一起,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天曜年间,皇家粉饰出来的繁华盛世,很有可能都是假的。这是在打天家的脸!”
司言也不恼,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师父指定的那条计划,难道就更有胜算吗?”
宋岳之沉默了。
“既然两条路都希望渺茫,为什么不选牺牲更少的那条呢?”司言说道,“我不会拉着整个故渊门的人去送死。”
“你这是……质疑师父的决定?”
司言看了他一眼,竟大大方方地说道:“对。”
“你……”
“我并非不尊重师父,相反,我始终不敢忘记师父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司言说道,“其实师兄不必如此忧虑,我们手里还有一张用来掣肘承王的底牌,不是么?到时这底牌一亮,兴许他就肯帮我们这个忙了呢?”
宋岳之最终没有再辩驳什么,而是说道:“希望你能说到做到,不要辜负了师父他老人家的一番良苦用心。”
“师兄放心吧。”司言说道,“虽然我与师父的一些理念不同,但我绝不会逃避责任,更不会将门中兄弟姐妹们的冤屈弃之不顾。纵然拼尽一切,我也会为大家讨一个公道回来。”
为了这份公道,就算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