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共议

戚思彦叹了口气,“陛下说得是。”

桌案上铺展着一幅卷轴,其上绘着长祈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城防设计。李晁奚又将手边的案卷推到戚思彦的面前,说道:“这些是京军之中职级在校尉以上的名单,戚少卿可知这其中有哪些可用之人?”

戚思彦接过名册,一边思索,一边用笔在其上圈点勾画着。

“宁长衫,从三品归德大将军,西山营主将。西山营乃治军严明之地,即便大昭境内十多年无仗可打,西山营依旧保持着如边军一般的训练作风。这足以说明其主将严于律己,又有治军手段,是个可用之才。”

“段怀远,巡防营统领。段统领负责京城巡防事宜,因职务所需,微臣经常与他打交道。此人武功高强,曾拿下演武大会榜首,长祈城中无人可与之匹敌。再兼之勇武忠诚,虽鲜有上阵杀敌之经历,却未必不能一用。”

“陈焕,从七品武骑尉。先前清剿黑云山一役曾与陛下同行。此人年轻,却有不少带兵经验,只是心思单纯了些,适合听从别人发号施令,而非自己做出决断。”

“……”

一番分析过后,戚思彦将做好批注的名册递还给李晁奚,“大致就是如此了。”

其余几人听过如此全面而客观的分析,皆露出赞叹之色。

李晁奚更是欣喜地说道:“爱卿不亏出身将门,竟有如此独到的见解。”

阿柔坐在一旁得意地偷笑。

戚思彦则淡定而谦逊地道:“承蒙陛下厚爱,能帮上忙便好。”

李晁奚并不吝啬夸奖,“你可是帮了朕大忙了,阿彦!”

选出可用之人后,便是要商讨城防的具体布置。

阿柔提议道:“陛下不妨将宁将军和段统领叫来共同商议此事。宁将军有排兵布阵的经验,而段统领管理长祈城治安多年,对于城中布局最是了解,想来都能提出不少可靠的建议。”

李晁奚欣然应允,即刻派人去传口谕。

恰好此时,云飏进入殿中禀报道:“陛下,定州知州傅城之子傅昭,在宫门外求见。”

“傅昭?”李晁奚对此人仍有印象,没费多大力气就回想起来了,有些惊讶地道,“他怎么来了?”

云飏转述道:“傅公子说,如此危急时刻,他想为大昭河山尽些绵薄之力。”

在座几人中,只有戚思彦没见过傅昭。阿柔附在二哥耳边低声解释道:“傅公子是黛山名医陈老先生的弟子。”

戚思彦点了点头,心下了然。

他虽不认得傅昭,却认得陈老先生——那是位极有本事的医者,与江北孙圣手孙映梅不分伯仲。

长祈城接下来要打一场硬仗,伤亡是不可避免的。此时此刻,若能得医家相助,对于战局大有助益。

傅昭得了入宫的允准,进入殿内,见到几位旧识,微微怔愣,但很快便恢复如常,收回视线,同已是天子的李晁奚行礼。

他开门见山地道:“陛下,草民傅昭,带领黛山弟子一十二名,另携伤药十箱,前来支援长祈守城一战。”

众人闻言,皆露出喜色来。

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李晁奚更是大喜过望,“傅卿当真是雪中送炭!”

傅昭拱手道:“陛下过誉了,傅昭是大昭子民,又是官宦子弟。如今长祈有难,傅家岂能坐视不理?”

“傅卿放心,待到这场战事结束,朕定会论功行赏。”李晁奚果决地做出决定,“傅昭,朕命你为军医营总医官,京中医师可任你调遣,太医院贮藏药品也随你取用。开战之后,务必要跟上伤兵救治。”

傅昭没有意外,也没有犹豫,答应道:“傅昭谨遵陛下旨意。”

李晁奚满意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傅卿便请坐下,共商守城事宜。”

“是。”

待到宁长衫与段怀远二人接到口谕,赶来宫中,这场商议便正式开始了。

段怀远作为巡防营统领,是在座之人中最熟悉长祈城门构造、城防布局之人。

他率先发言,详细地讲述了城门之上的防御设计,以及各个机关应当安插多少人手,希望将兵力用到实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段怀远讲完城防机关后,指着地图说道:“长祈城四面皆有城门,叛军从青函关来,最有可能从东门进攻,我们应当将主力军放在东门处。”

宁长衫赞成道:“我同意段统领的看法。”

李晁奚扶着下巴思索,“可叛军足有二十万,若要围城,也未尝不可。”

戚思彦正想说什么,目光却瞄见自家小妹有意表达的模样,便噤了声。

下一秒,阿柔果然开口说道:“围城是可行,风险却很大。若他们要将兵力分散至各个城门,我们可派弓兵伏击在他们行军途中。除非他们有意避开弓兵的射程,可如此一来,路上损耗的时间就太久了。我们有多想拖延时间,叛军就有多想尽快拿下长祈城,应当不会选取如此拖沓的方案。”

宁长衫与段怀远二人皆露讶异之色,似是没想到一个姑娘家能对行军打仗一事提出合理的建议。

段怀远为人真诚敦厚,更是心直口快地开口夸赞:“不愧是景西王家的千金,竟有如此见地。”

阿柔鲜少在外人面前展露出这方面的才能,陡然听到夸奖,还有些不知如何应对,“啊,段统领谬赞了。”

戚思彦开口将话题拉了回来,“尽管围城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能放任其余几座城门不管。但凡有一座城门失守,整个长祈城的防线就会垮塌。”

宁长衫认同道:“这是自然。现在的问题在于,要如何分布我们手上为数不多的兵力。”

“这倒真是个难题,兵力稀缺的情况下,要顾全四面城门,实在是力不从心。”李晁奚突然想起什么,看向司言,“阿言,朕前些日子拜托你去做的事如何了?”

许久没有作声的司言终于开口道:“回陛下,我以故渊门的名义,向天下江湖义士发起征召。直至今日,约莫有三百人应召入京,我已他们安置在客栈和闲置的宅院里。”

“江湖义士?”宁长衫皱了皱眉,“江湖中人独来独往惯了,没接受过军中训练,更不懂军中纪律,能起到什么作用?”

“宁将军,长祈兵力本就稀缺,值此危急时刻,能上阵杀敌之人自是越多越好。”司言解释道,“这些江湖义士虽无行军打仗之经历,却有以一敌百的身手,对于如今的战局有益而无害。”

宁长衫仍旧不能完全打消顾虑,“话虽如此,这些人身份杂乱,到底难以控制。”

李晁奚适时地说道:“将军请放心,朕不会将江湖义士安插进原先纪律完备的队伍里,自然也就不会破坏原本的军纪。”

戚思彦指着地图,“我们将主力军放在东门,宁将军做统帅,江湖义士和其余兵力则分散在另外三面城门,防备敌军趁虚而入。”

宁长衫沉吟片刻,没有再反驳什么,“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阿柔刚经历了西北边境宛阳城一战,深知城内消息传递的重要性。偌大一个长祈城,每道门之间相隔甚远,若不能将主将命令传递到位,造成的错误会是极为致命的。

因着这个原因,阿柔特意问道:“届时开战,陛下坐镇何处?”

皇宫位于长祈城最北边,显然不是适宜发号施令的地方。

“城中央已设下主帅营与军医营,傅卿坐镇军医营。”李晁奚看向戚思彦,“戚爱卿,朕需要你的智计,你和朕一起坐镇主帅营。”

戚思彦出身将门,对于各路军法融会贯通,虽不能上阵杀敌,却是军师的不二人选。

戚思彦拱手道:“微臣领命。”

“陛下,守城一战,须得将主将命令精准地传递到位。阿柔以为,我们需要专门的联络兵,以便在战时能将陛下的计策落到实处,避免因消息传递失误而酿成大祸。”

“说得不错,关于这一点,阿言也已同朕说过了。”李晁奚说道,“传达军令一事,就交给故渊门去做。”

阿柔下意识地看了司言一眼,见他神色稳重,一副举棋若定的模样,觉得相当可靠,顿时安心了不少。

狗皇帝只需要逃跑就好了,臣子和百姓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6章 共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醒春集

北岛长夜

至死靡他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照夜行
连载中未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