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归心局

圣上卧病多日,朝堂开始安静得不自然。

安静之下,是重组的**。

——

御史台连日进奏。

林文正低声禀报:“太子府旧臣仍有残党,暗中走动频繁。风纪院请旨封查。”

“陛下未批?”

“未。陛下病重,近几日只召内监、太医。”

杨璟合上卷宗,眉目平淡:“病的时候,人最清醒。”

林文正叹息:“他若真要立储,该早立。”

“他在等。”

“等什么?”

“等我。”

——

那日午后,宫中传召。

御书房寂静无声。

圣上倚榻半坐,面色蜡黄,目光却极亮。

“杨卿。”

“臣在。”

“朕问你一件事。”

“请陛下示下。”

“你看,谁能继朕之后。”

她抬头,看着那双衰老却仍锋利的眼睛。

“陛下问臣,不问天命?”

“天命由人书。”

“臣不敢论储。”

“你不答,朕就死得不安。”

她沉默良久,终于开口:“若论才学,太子平稳;若论胆识,六殿下更胜;若论权衡天下之重——无人堪此。”

圣上笑了,笑声极低。

“你还是不说。”

“臣说了,只是您不听。”

“你是说,他们都不该活?”

“臣说——陛下未死。”

圣上的笑意收敛,视线落在她身上,良久未语。

“杨卿,你以为自己能避世?”

“臣只求尽职。”

“你尽的,是谁的职?”

她行礼到底:“臣心向陛下,无二。”

“很好。”圣上闭上眼,轻声道,“那就由你监国。”

——

此旨一出,百官震惊。

女子监国,前所未有。

有人上奏弹劾,有人暗中观望。

御史台门外,折子堆成山。

林文正急急而来:“中丞,您得想办法自保。”

“保?”她冷淡一笑,“我若想保,早该推辞。”

“那您为何不推?”

“因为他已经在看。”

“看什么?”

“看谁背他。”

——

几日后,宫中设早朝。

圣上卧榻未出,由杨璟代宣。

殿上群臣交口,局势分裂。

太子派借旧恩力求复位,徐昭琰一系暗中调动禁军。

杨璟朗声道:“陛下令,储位之议暂缓。凡擅自聚众、私交兵者,皆以谋逆论。”

殿下哗然。

太子府代表冷声道:“杨中丞此令,恐越职。”

“奉诏行事,何越之有。”

“圣上可有旨?”

“圣上之口,在此。”

她抬头,目光直视殿堂深处。

那一刻,所有人都想起——这是那个查账、问案、从未失手的女子。

朝堂重新安静。

——

散朝后,殿外有人等她。

徐昭琰。

他穿常服,神情平淡。

“你终于成了真正的主事人。”

“暂代而已。”

“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替陛下稳局。”

“稳?你让整个朝堂都盯着你。”

“他们盯着我,就不会动。”

他看着她,半晌:“你变了。”

“人总要变。”

“你以前,不会撒谎。”

“现在我学了。”

他笑了一声,带着疲惫:“学得挺好。”

“殿下是来劝我的?”

“不是。”

他走近一步,低声:“是来提醒——圣上未必真病。”

她一震:“什么意思?”

“他在试你。”

“怎么试?”

“他要看,你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她的手指收紧,语气极轻:“那你呢?”

“我不想看。”

“那你来做什么?”

“看看你还认不认识我。”

她静了片刻:“殿下若仍是昔日的徐昭琰,就该走。”

“若我不走呢?”

“那就别后悔。”

——

夜,御史台。

林文正推门而入,面色苍白。

“中丞,圣上……召六殿下入宫。”

“什么时候?”

“方才。”

“带刀吗?”

“未带。”

她站起身,拿起那支金笔。

“林大人,若我明日不在台上,你记得这句话。”

“哪句话?”

“棋未终,不许散。”

她步出堂门,身影消失在暗色宫道。

——

翌日清晨,圣上病情“骤变”,宫中传旨——

太子废,储位空悬,

御史中丞暂摄朝政。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她赢了,

也意味着,她已经走到权力的尽头。

她走上无人能退的路——权与心,都归于她手。

朝堂看似重归平静。

平静的湖面下,

是新的杀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朝蓁浮世录
连载中梁素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