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中玉带,堪怜咏絮。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是否早已预示了你那注定凄凉的一生?你自幼体弱多病,六岁时又偏逢生母逝世,无奈之下只好抛父进京投奔外祖母。此后,你的生活表面看着光鲜亮丽,可贾母再疼爱终究无法全然弥补你缺失的父母缘,你又是那般“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弱西子胜三分”之人。在荣府那“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氛围里,无人明白你年幼失恃、寄人篱下的孤独,鲜少有知己能听你倾诉并理解你心中的苦楚。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多愁善感的你极易触景生情,每逢落花之时便会轻蹙着眉头,素手摆动花锄将无数飘零落花尽数埋于净土之中随土化去,保它不再为人所随意践踏,事后自己却总禁不住要哭一场,最终作下那篇堪称千古绝唱的《葬花吟》。如今,花锄犹在,落花亦落,只是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这世间,再无那样一个玲珑心肠的林姑娘,再无那样一个文思泉涌的奇女子。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你生得倾世容颜,兼有旷世诗才,居潇湘馆,别号潇湘妃子,又称“林潇湘”,在大观园内兴建海棠诗社,夺魁菊花诗,如此种种,可谓惊才绝艳。都说“黛玉学作诗,宝钗学做人”,可在我看来,你的品性为人绝不差宝姐姐半分,虽总免不了自怜自伤、孤芳自赏,更喜独自一人去“留得残荷听雨声”,常自觉只能以诗词寄情,由此留下“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冷月葬花魂”等诸多凄美之句,但你亦有花季少女活泼热情的一面。总有人摇头叹你“小心眼”“爱使小性”,我看到的却是你的真诚直率和细腻体贴。香菱想学诗,宝钗讥她“得陇望蜀”,唯有你见之以诚,将一身学识倾囊相授,可谓诲人不倦;待听得湘云做的好诗时,你亦不吝夸赞,还会戏言“我竟要搁笔了”,这些都足可见我们林妹妹啊,内心清澈澄明如一泓清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你超凡脱俗,这本无错,但冰清玉洁如你本就不应生于那个污浊的社会,你对周围的事物太过理想化,追求的爱情亦是柏拉图式的,你的思想在当时太过前卫,你的性格在当时太过叛逆,这些无疑都不会为世俗所接纳,于是注定了宝黛二人会是知己,也注定了你香魂归天的结局——尽管也倾向于认为你在故事的最后会离开,但我始终不认同高鹗续书中对你的塑造与刻画,如此品性高洁、至情至性的奇女子又怎会因一段荒谬的换亲闹剧便含恨而终?我相信你不会的。
上一世,绛珠草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的雨露之恩,曾承诺过:“但把我这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这一世,绛珠仙草化作了你,你如约为神瑛侍者化作的宝哥哥流干了一生的眼泪,最终泪尽而逝。
时至今日,我仍为这木石前盟的凄美传说深深动容。
这时,一块玉摔落下来,碎了。
我走上前拾起来,发现那玉虽然碎了,却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玉碎,香如故。
初一参加征文比赛写的读后感,应该也是初中写的第一篇读后感以及第一次写黛玉,最后是拿了二等奖吧我记得,现在看文笔还是太稚嫩了,理解也还是太表面了,不过果然,我那时候就已经喜欢林妹妹了
那就,还是存一下记录一下吧hhh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玉碎香如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