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 72 章

因此朱高炽虽不知情,但宁王还是没忍住揍了他一顿。

你说徐妙锦是怎么知道的?

额,宁王刚重生就见到敌人……揍人时言语间带了些他不该知道的事情……

就在宁王惴惴不安的以为朱元璋会将他当作妖孽处理掉时,徐妙锦将他和朱允炆、朱高炽拉进了群聊。

至此,群聊**有朱家成员9人(分别为朱元璋、马皇后、朱标、朱棣、鲁王、湘王、宁王、朱允炆、朱高炽),外加徐妙锦和徐达共11人。

鲁王率先发现道:【咦,前辈怎么将十七(宁王)、走失儿童(朱允炆)以及爱狗人士(朱高炽)拉进来了?】

朱棣眯眼道:【爱狗人士?什么意思,臭小子玩物丧志了?】

【那倒不至于,就是他儿子朱瞻基有个外号叫‘蛐蛐皇帝’,】鲁王道,【后人每每提到朱瞻基喜欢蛐蛐,都会嘴一句朱高炽喜欢小狗。】

朱棣磨牙道:【也就是朱瞻基玩蛐蛐丧志了?高炽,过来挨打!】

朱高炽:……

眼看自己带大的崽即将无缘无故被打第二顿,难得心疼的徐妙锦转移话题道:【先不说这个了,让我们欢迎建文帝和宁王大驾光临!】

八卦系统配合的放了十几秒礼花。

得到鲁王通知后上线的朱标:【?】

朱元璋没好气道:【你那被朱棣抢了位子的宝贝儿子来了。】

朱标无语道:【爹,老实说,他是您的宝贝孙子,但不是我的宝贝儿子。跟这玩意比起来,我更喜欢雄英!】

朱允炆:……

马皇后解围道:【朱允炆也就算了,老十七怎么无缘无故的也过来了?】

【不知道,】徐妙锦光棍道,【陛下,三人打架的事情怎么处理?】

身处南洋的朱棣不解道:【打架?打什么架?@朱标】

朱标吐槽道:【你不在应天府,我就在应天府了?@湘王,解释一下。】

身处朱元璋跟前的湘王颤巍巍的看了眼朱元璋,见朱元璋没阻止,快速的在群里解释了前因后果。

刚上书致仕,正在走三留三辞的徐达,饶有兴致道:【所以宁王为什么没揍Judy?】

朱棣无语道:【先不说他打不打的过我的问题……我现在不在应天府啊,他就算想要打我,也找不到人啊!】

【所以,你默认自己会被揍了吗?】徐妙锦暗搓搓道,【不过你在登基后学朱允炆削藩……确实够狗的。】

朱棣翻白眼道:【朱允炆觉得老十七他们大权在握,如鲠在喉,我就不觉得了吗?我反的不是削藩,是他削我!】

朱允炆:……

宁王:……

朱元璋磨牙道:【所以你们这是在怪我给你们的权力太大了喽?】

朱棣光棍道:【如果我是太子,确实,如果我不是,爹,你给的还太少了!】

朱元璋:……

朱标无语道:【老四,你也太现实了吧!】

朱棣翻白眼道:【大哥,是大侄子先不当人,不是我。】

朱标磨牙道:【不是大侄子,你大侄子是雄英!不是那个给他机会都不中用的废物!】

朱允炆:……

【说实话,从谁更适合当皇帝的角度来看,】鲁王摊手道,【那确实是Judy更合适一些。】

【比如说?】马皇后问道。

【比如说朱允炆一上位就废除了‘禁止苏州或松江人氏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徐妙锦吐槽道,【老朱本意是借此防范出身于这些富庶州府的人把持财政,偏私家乡,从而牺牲了国库的利益……这哪里有问题?】

砰——

朱允炆艰难躲过直直向他飞来的茶盏(朱元璋丢的)。

湘王则在心里给大侄子,哦不,二侄子点了根蜡,要是废除的是苛捐杂税也就算了,这种……真是勇士啊!

【还有就是限制佛、道二教寺观所能拥有的免税土地的数量。】鲁王耸肩道,【这一点倒是没错,但谁让朱棣的智囊团里有道衍和尚呢。】

咔嚓——

这下躲过袭击的是代父替过的朱高炽。

朱高炽:为什么在御前的是我,不是我爹?呜呜呜~

朱棣拍了拍胸脯,心想,还好我远在万里外的南洋,不用挨鞋底板!

徐妙锦:……

【还有呢?】朱元璋磨牙道。

鲁王怂道:【前辈你先,我不敢!】

徐妙锦:……

朱元璋拍案道:【快说!】

徐妙锦翻白眼道:【他一改你老的重武轻文。优容文士,提高其品级的同时“锐意复古”,甚至想要实行‘井田制’。】

{‘井田制’:把耕地划分为多块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因此像一个井字。

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

理论上来说,井田归属于周王,封邑贵族只有使用权,还须定期上缴一定比例的粮食。但总有贪心的人,所以早在西周中期就有个别贵族强迫耕户开垦井田以外的空地(不用交税也不用分给耕户)……

后来因为技术的发展,比如说铁器与牛耕的推广……为人们开辟广阔的山林、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带来了方便的同时,

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以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阶层兴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井田制’注定被淘汰。}

徐妙锦吐槽道:【明以农为本,而小农阶级以个体家庭为单位……乍地,嫌朱棣一人起兵不够,还想要农民起义不成?】

朱棣:……

朱元璋怒吼道:“朱允炆!你的猪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朱允炆:我也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啊!

朱标:……

鲁王补刀道:【他还把大理寺给换成了大理司,通政司改成通政寺,还有太常寺卿改成太常卿,光禄寺卿改成光禄卿……还有改谨身殿为正心殿,午门为端门,端门为应门,承天门为皋(gao)门,前门为路门……】

朱标点评道:【不务正业!】

“嗷~”

朱高炽瞥了一眼正在挨打的朱允炆,心想,这家伙到底像谁?无论是爷爷还是大伯,都不是这样的人啊?

朱棣则扎朱标心道:【怎么觉得我就算不起兵,朝中大臣也会请我当皇帝呢?】

朱标磨牙道:【爹,帮我多揍几下!】

朱允炆哀嚎道:【爹,你不救我也就算了,别火上浇油啊!】

徐妙锦冷哼了一声,浇油道:【还有呢,当初老朱为了朱允炆能顺利即位,在除掉蓝玉等人后,特地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将领,比如说差点砍了朱棣的平安、瞿能……】

鲁王打断道:【说起瞿能,我就想起了Judy的‘风之魔法’。】

朱棣诧异道:【额?什么玩意?】

徐妙锦解释道:【Judy攻打白沟河时,战况激烈到朱棣接连更换了三匹战马,手里的剑都折了……连连退却,却阻于河堤……

后被瞿能逼的撇下战马,急走登堤……甚至假装挥鞭召堤后伏兵……朝廷主将李景隆上钩了,但瞿能却抓住机遇,率铁骑奋勇杀出,大呼:“燕王倦矣,不趁此时擒之,更待何时。”

一时间士卒振奋,所向无敌……堤下数位燕将同百余骑士均被斩杀,朱棣无法阻挡只得重新策马绕堤而逃……就在燕军惊惧欲乱之际,

忽然刮起一股旋风,李景隆将旗嘎然折断,朱棣趁机与前来救援的朱高煦等千余精骑合兵一处,乘风纵火,杀得李景隆丢盔解甲,残败而逃。】

朱元璋:……

鲁王接嘴道:【要只是一次的话,Judy也不会被称为‘风之子’了。】

朱标一言难尽道:【还能有第二次?】

徐妙锦打击道:【一共三次。】

朱标:……

徐达好奇道:【第二次又是什么情况?】

徐妙锦道:【夹河之战首日朝廷方盛庸麾下部将庄得先后斩杀燕将谭渊、董真保,后燕方虽接连斩杀盛庸部将庄得、楚智等,但寸土未进,

作为进攻方的燕军几乎可称的上失败……于是次日两军再次展开拚杀,战斗持续到午后仍未分出胜负……谁知……

未时,天气陡然变化,东北风大作,尘沙涨天,咫尺不见人我……燕军抓住机会顺风冲杀,朝廷军逆风而战,目迷风沙,招架不住燕军攻势,只得丢盔弃甲,退保德州。】

朱元璋无语道:【这样也行?】

朱棣:……

马皇后追问道:【第三次呢?】

【第三次是在击败盛庸后,朱棣考虑到攻打真定城较困难,决定诱敌出战。于是下令军中四出取粮,再用间谍向吴杰等透露此事……】徐妙锦道,【首次交战当日,朱棣的帅旗都被射得像刺猬一样……但次日双方交战正酣时,又突然刮起了猛烈的大风……燕军趁机四面围攻,共斩首六万余级……】

鲁王扎心道:【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燕王乃天命所归。】

朱标自嘲道:【三次大风,三次反败为胜,再辅以朱允炆这不干人事的……难怪有人会认为天命归于燕王!】

燕王(朱棣):……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百度!

求收藏~求评论~求推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2章 第 7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这个世界是筛子吗?
连载中瓦洛杰卡 /